1、北欧贸易模式变革与汉萨同盟的兴衰内容摘要: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的北欧区域贸易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革,这与 14 世纪和 17 世纪欧洲经济结构的转型有关,也与担任贸易活动的组织者和保护者角色变化以及制度应对的能力紧密相关:大宗转运贸易催生出的汉萨同盟在 14 世纪末达到鼎盛,但随着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兴起,王国时代的区域经济被统一为国内市场并建立起国民经济体系,因而大宗转运贸易走向衰落。17 世纪以大西洋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后,汉萨同盟最终消亡。 关键词:北欧 贸易模式 汉萨同盟 国民经济 12-17 世纪是西欧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正式确立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西欧经济在结构上的两次调整最终确
2、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调。与这两次经济结构的调整相同步的是北欧在区域贸易模式上的两次变革:14 世纪时补充型远程贸易发展为大宗转运贸易;17 世纪左右,大宗转运贸易则固定为北海-波罗的海的国际性区域贸易。这两次大的变革涉及到正在形成的北欧国际市场的各个地区和国家,其中起串联作用的汉萨同盟的命运则与这两次大变革息息相关。 远程贸易的复兴与哥特兰商人共同体的诞生 汉萨同盟的兴起和繁荣得益于 12-14 世纪整个西北欧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动。作为一个海上贸易帝国,其繁荣的本源自然首先要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10-11 世纪农业和商业的复兴是汉萨同盟作为商业共同体出现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构成汉萨同盟的两
3、个最为基本的要素:商人和商业城市。德意志的商人阶层较早就已出现,在 11 世纪时已经在北海-波罗的海上与占有优势的弗莱明、斯堪的纳维亚商人展开了竞争(刘程,2013) 。12 世纪中叶以后,在德意志东进运动推动下,北德地区沿波罗的海海岸一带出现了密集的移民城市,如吕贝克、罗斯托克、斯特拉尔松、但泽、里加等。同时德意志商人积极向海外开拓,在英国的伦敦、基辅罗斯的诺夫哥罗德、挪威的卑尔根和弗兰德的布鲁日建立起著名的汉萨四大海外商栈。为管理和保护海外商栈和商人,移民城市与商人的相互配合构建了汉萨同盟的第一个组织形式哥特兰商人共同体(Gothland Community) ,德国学者如多林格、齐默恩等
4、称之为“德意志商人汉萨” ,将之看作是汉萨同盟的第一个组织形式。 哥特兰商人共同体出现自 12 世纪末,作为一个自发性的海外商人团体,左右其出现和运行的因素诸多,其中至为重要的当属联系欧陆的远程贸易的复兴。最初的远程贸易只是各地区因资源差异而产生的、对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而已,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对谷物等食品的需求、弗兰德城市对羊毛、蜂蜡和毛皮的需求以及斯拉夫地区对工艺品的需求等。远程贸易地域覆盖广、商品种类多、从事者较为独立松散的特点就要求哥特兰商人共同体能够提供完善的制度来应对封建混乱和贸易挑战。因此该组织就以哥特兰岛上的维斯比城作为中枢,通过一个宣誓互助达成的商人委员会来组织和管理所有北德意
5、志海外商人。该委员会的领导层成员通常被称为执事或元老(olderman) ,主要从吕贝克、维斯比、泽斯特和多特蒙德四城选出,以代表四个主要的德意志商人故地。该委员会制定出一系列内部管理条例,最初是用来管理里加、诺夫哥罗德等海外商栈,后来被延至所有北德商人;其颁布的维斯比法典通行整个波罗的海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所有来往于该海域的商人和海员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Semple ,E.C.,1899) 。这些制度性保障维系了哥特兰商人共同体在波罗的海近一个世纪的海上贸易垄断地位。 但随着远程贸易的深入、贸易量的增长、贸易地区的扩大以及贸易纠纷的频繁,依靠宣誓互助运作的商人共同体已无力继续指导和组织德
6、意志海外商人。到 13 世纪中后期,该共同体的领导身份被逐渐转移到德意志本土城市之中。1298 年,吕贝克通过汶德城市同盟获得了掌管和使用代表所有德意志商人的“帝国商人往返哥特兰的商业印玺”的权利。至此,哥特兰商人共同体彻底丧失了在组织上和法律上的核心地位。领导责任则转移到地处日德兰半岛东西两侧,联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汉堡和吕贝克同盟手中,这也为以后德意志汉萨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大宗转运贸易兴起与汉萨同盟的繁荣 如希克斯(2007)所言:“商业组织的完善得益于商业规模的扩大” 。汉萨(城市)同盟的出现正是为适应 14 世纪西北欧贸易模式的变革远程贸易发展成为大宗转运贸易而出现,这也成为汉萨同
7、盟能够建立起贸易垄断和海上霸权的根本原因。 14 世纪之前,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依照自由来往、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的一个补充。直到 14 世纪中叶因饥荒、鼠疫和战争对欧洲造成灾难性的冲击之后,商品生产的社会分工和地域分工才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出现了层级市场主导下的、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这成为西北欧大宗转运贸易兴起的根本前提。之后贸易模式的变革变得格外清晰:由行商独立从事、商品结构单一、商品数量小额、贸易对象随机的远程贸易被由家族化公司运营、商品结构多元化、商品数量大额、贸易对象固定的大宗转运贸易所
8、取代。迅速增长的贸易利润增强了北德城市间的合作和团结,到 14 世纪初时,汉萨同盟的雏形已经完全形成。 如果说远程贸易是将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城市(12 世纪时仍是孤立的“点” )串联起来,最终促进了这些“点”的繁荣,那么 14 世纪以后汉萨同盟就在北海-波罗的海地区实现了由“点” (城市)到“线” (海陆商路)再到“面” (贸易区)的历史整合(Postan.M,1970) 。因此可以说,汉萨同盟的出现既是北欧大宗转运贸易出现的必然要求,也是北海-波罗的海区域贸易持续繁荣的一个重要推动力。15 世纪中叶德意志东进运动基本停滞,德意志商人已移居到西斯拉夫各地的城市当中;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库尔兰和
9、利沃尼亚的征服,确保了陆上商路的稳定和安全,此后从诺夫哥罗德经由陆路直达布鲁日的陆上交通完全确立起来,而海上商路则一直由汉萨海军牢牢掌握,因而四通八达的水陆贸易网络大大促进了区域贸易的繁荣。 大宗转运贸易所涉及的北欧国家和地区较多,政治局势复杂,经济水平参差不齐,供需结构也各有差异。汉萨同盟正是利用各国政治纷乱、渴求贸易的契机,加强制度上的建设以最大化牟取财富:对外,同盟通过掌控贸易运输的路线和渠道,以建立海外商栈和移民城市的方式,为控制、垄断北海-波罗的海贸易提供支持。对内则建立代表性决策机构汉萨同盟议会,颁布同盟法例 ,制定同盟规章细则,以组织成员城市、领导商人从事海外贸易、攫取经济和政治
10、特权,以贸易利益和特权构建起垄断整个北海-波罗的海贸易的制度体系。13 世纪与 14 世纪之交,为处理“布鲁日危机” ,在吕贝克号召下召开了第一届汉萨同盟大会,部分汉萨史学家将之看作为汉萨同盟正式确立的标志。1369 年对丹麦战争胜利后,签订了 “斯特拉尔松和约” ,以国际法例确认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霸主地位。总之,适应了大宗转运贸易需求的制度保障成为汉萨同盟这一商业共同体得以壮大的主因,也维系了其近一个世纪的鼎盛和繁荣。 国际贸易取代转运贸易汉萨同盟由盛转衰 15 世纪以后,因市场供需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国际贸易模式出现了再次变革:西北欧地区的大宗转运贸易逐渐被区域性国际贸易所取代。特别是
11、在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贸易的中心开始向大西洋沿岸转移,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先后成为繁盛的国际贸易港口,到 17 世纪时这一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渐趋形成。汉萨同盟已不再适应国际市场扩大后的贸易需求: “动态贸易” (汉萨同盟的转运贸易)势必被“静态贸易”(以民族国家、国民经济为支撑的大港口集散地贸易)所取代,在英法等国出现了纯粹供应市场的商品生产方式和从商人直接到商人的贸易方式。 汉萨同盟作为商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自身已落后于这些新兴的民族国家,后者普遍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体系,以庞大的国内生产能力作为出口支柱,为牟
12、取商业资本和国家财富而向海外开拓、殖民掠夺。但在汉萨同盟内部,核心城市的经济结构都极为不合理,如吕贝克的城市收益主要依赖于海外贸易,而在手工业生产方面比较薄弱。况且各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城乡关系紧张、德意志政治环境催生出来的城市独立传统也无法促使其团结一致,形成共同的市场,因而在大宗转运贸易中汉萨同盟曾具备的制度优势无法继续与英、法等国的重商主义相竞争。加之同盟内部的分散性和对于旧制度缺乏创新性(如拒绝引入意大利的汇票制度等) ,其贸易利润和垄断地位渐遭分割。随着交换、运输领域对生产领域依赖的加深,缺乏内部市场和生产能力的汉萨同盟从 16 世纪起已无力抵抗竞争其贸易中间人的角色首先遭到了尼
13、德兰联合省的挑战。荷兰在占据松德海峡后,削弱了汉萨同盟对海上运输渠道的控制,剥夺了它所依靠的海上和陆上商路的传统优势。而后,通过建立统一市场和国民经济的英格兰又利用自身强大的生产能力在贸易战中击败荷兰,然后避开汉萨同盟,与德意志内地城市、普鲁士容克以及斯拉夫各地区建立起直接的贸易关系,这对于依赖转运西欧工业品、东欧原材料的汉萨同盟都是致命的打击。16 世纪、17 世纪的宗教战争则直接削弱了汉萨同盟的政治经济实力,到 17 世纪中期,存在了近 5 个世纪的汉萨同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至今只留下吕贝克、汉堡等“自由汉萨城市” (Frei und Hansestadt)的名字和记忆。 总之,中世纪晚期
14、欧洲在经济结构、区域贸易和商业共同体之间的复杂联系是研究西欧资本主义兴起较为重要的视角之一。两次“危机”促成的经济社会转型,都深深地扩展了区域贸易的范围和内容,改变了贸易的模式。为应对 13 世纪的变革,汉萨同盟在组织机制上进行建设和寻求革新,维系了其一个世纪的繁荣和鼎盛。但在民族国家、专制王权兴起之后,汉萨同盟这一城市共同体所依赖的转运贸易势必被政府主导的国民经济所取代,这自然也是国际市场和国际性区域贸易发展的本质要求。 “重商主义”成为这个时期的关键词,不仅开创了英、法等原生型资本主义国家,也确立了近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程.11-13 世纪北欧海上贸易网络的复
15、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 2.Lopez,R. Trade and the Hanseatic League J. Curries,S., The 1300s(Healines in History)M,Greenhaven Press. Inc, California,2001 3.Semple ,E.C.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se Towns in relation to Their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New YorkM.Vol.31, No.3, 1899 4.约翰?希克斯著.厉以平译.经济史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7 5.Postan.M.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J. Barraclough,G.,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M. 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