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工商管理面向企业需求的宁波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调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内人才培训的现状,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才培训模式。一种是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训模式,它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性,所以又被统称为企业人才培训模式,它是当今国内人才培训的主体。另一种就足人才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前的具有定向化、集约化和阶段化特点的大学生就业培训。由此可见,人才培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所以,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也非常重视就业培训的研究。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1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研究(1)美国学者托马斯认为学校教育需要关注教育本身之外的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要与学生离校后参与的
2、工作活动相一致。也就是说需要打破学校与工作之间的传统隔阂,从整合工作场所的资源和需要与整合学校课程和教育目标两方面着手改革。学术教育与职业发展的融合对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被雇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学校和工作场所相互协调的教育机制。贯穿20世纪的整个历程,先后出现了特质因素理论、人格理论、心理动力理论、职业类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诸多理论流派,极大地丰富着人们对个体职业活动的理解。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对我们从生涯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发。(2)金斯伯格、萨伯、泰德曼、哈维格斯特、施恩等几位理论家对职业生涯
3、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金斯伯格最早提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萨伯进一步研究了人的生涯发展之后,把人的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泰德曼的生涯发展理论强调职业生活中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个体在学校、工作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决策对职业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哈维格斯特以人作为职业者的形成过程为主线,把职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施恩认为,早期职业生活是新雇员和雇佣组织之间相互发现的时期,雇2员和组织互相了解对方,使新雇员逐渐具有更加清晰的职业自我观。基于上述分析,大学毕业生的生涯发展阶段正处于从探索阶段走向确立阶段涯课题是进入就业市场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发展与工作有关的职业技能
4、、建立适当的自我观念、初步确立生涯路向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12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培训研究目前国外对大学生就业培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大学生群体特质和生涯规划心理特征相融合,基础生涯发展理论和咨询培训实践模式相互借鉴,从而产生出若干方面的关注点。(1)职业科学与职业选择。以德语国家为主,主要从职业变迁及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角度研究青年学生就业问题及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中,很多研究者非常重视青年生活周围有关职业的信息以及自身生涯意识对于职业选择的作用。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它关注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并用金字塔表示了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不同知识和意识的作用。(
5、2)大学生咨询实务。以美国为主,主要着眼于大学生实务工作和咨询服务,志愿服务工作与大学生成才的研究。其中,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OCIALCOGNITIVECAREERTHEORY,SCCT对学生进行初步生涯探索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咨询人员加深对学生发展阶段理解的很好模式。(3)创业培训与创业学研究。国际上,创业教育称为“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研究对象范围包括中学毕业后的青年开始,研究群体以美国为主,如ROBERTDHISRICH的创业学以创业过程为主线,较系统地阐述了创业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并辅以大量中国和外国的案例。(4)高等教育发展研
6、究。从社会、学科、政府三位一体对青年就业进行研究。如美国学者亨利艾兹克维茨HENRYETZKOWITZ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主要从大学与产业界合作以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等方面研究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运行模式及人才培养。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21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学校本位的研究。学校本位的研究主要以学校为研究的平台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大学推动毕业生就业的学校策略。这类研究3主要有杨一平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徐爬斌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初探,郑琼梅的生涯辅导高等教育的新功能,司红的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黎声的构建生涯发展理念
7、下的大学生就业导航系统,景新焕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模式与就业准备研究等。(2)职业组织本位的研究。职业组织本为的研究基于对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注,探讨大学毕业生职业开发的对策,研究指向于推动组织对个体生涯发展的干预。这类研究主要有的陈丽芬的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杨燕的职业女性生涯发展研究,何燕珍的职业设计和职业管理研究等。(3)个体本位的研究。从个体出发的研究,则为我们了解大学生生涯发展状况提供了微观的视角。这类研究相对前两者而言数量不多,主要有陈璧辉的职业发展阶段与决策特征研究,张丽的大学生个性与专业选择及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研究,姜艳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藤玉成等人的大学
8、毕业生职业适应调查分析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研究并未囿于某一种单独的取向,而是采用综合视角解读大学生生涯发展问题。22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培训研究我国对就业培训的研究是基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角度展开,并逐步向满足个人需求过渡,以建立学校政府和企业之间良好合作关系为目的。具体文献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培训以及创业培训方面。(1)大学生就业培训关注点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研究马莉莉的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出路研究张俊喜的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刘金科的加强基层意识教育,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就业培训的国际比较研究王萌的美国、日本、德国在大学
9、毕业生就业中政府作为的研究、刘燕斌的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2)大学生创业培训关注点创业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基本模式刘洋的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蒋建军的为道与为学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张项民的论创业教育的藕合性与兼容性、李涛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方略分析李莹的4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李敏义等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郭训武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程、田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3)宋丽萍女士在联合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模式研究的一文中提出了高校、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培训上的现存问题;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
10、联动机制,探索和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模式两个大的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培训进行了研究分析。综上所示,虽然和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很少,但这些己有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3评述总的来说,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大学生就业培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都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是,国外学者更加关注学校、政府、企业三者的联动研究,已然形成了一个体系。而国内学者则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模式研究、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问题的分析上,缺乏系统性,理论深度不够且缺乏对就业培训长效机制建设的关注,仍属于基础研究阶段。与国外的实证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拟在吸取前人
11、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面向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就业培训,突出培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从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企业更方便的寻找到可用人才。5参考文献1卢仁山,沈国华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构对我们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113一1154徐爬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初探,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5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郑琼梅,生涯辅导高等教育的新功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7陈丽芬,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J成人教育2001108何燕珍,职业设计和职业管理研究J半月谈,20093
12、9陈璧辉,职业发展阶段与决策特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10张丽,大学生个性与专业选择及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研究J瞪望,20091412马莉莉,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313冯智恩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814潘子旭吉林大学职业培训中心项目规划D长春吉林大学,200916DAVIDCA,EDUCAFION,KNOWLEDGEANDTMTHMLONDONANDNEWYORKROUTLETLGE,199864161163117张俊喜,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刘洋,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619蒋建军,为道与为学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720宋丽萍,联合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模式研究J昆明师专学报,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