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学试题 I一、选择题 (每题 0.3 分,共 30 分.)A 型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3.一般情况下,Na+泵每分解一分子 ATP 可 A.泵出 3 个 Na+,泵入 2 个 K+ B.泵出 3 个 Ca2+,泵入 2 个 K+C.泵出 2 个 Na+,泵入 3 个 K+ D.泵出 3 个 K+,泵入 2 个 Na+E.泵出 3 个 K+,泵入 3 个 Na+4.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2、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之和5. 细胞在安静时,K+由膜内移向膜外,是通过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 出胞作用 6. 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 A. 中枢 B.突触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E.感受器7. 关于钠泵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又称 Na+-K+ATP 酶 B 排出 K摄入 Na+ C 对细胞膜内、外 K浓度变化敏感 D 一次转运排出 3 个 Na+摄入 2 个 K E 转运 Na+-K过程是耦联过程 8.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肌无力、肌束抽搐主要是由于: A ACh 释放减少 B ACh 释放增多 C
3、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E 终板膜上的受体增多 9. 组织的兴奋性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 零 B 无限大 C 大于正常 D 小于正常 E 等于正常 10. 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不同的是: A 顺浓度差转运 B 温度升高时扩散量增加 C 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 D 不消耗能量 E 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11. 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 B 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 C 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 D 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E 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 12.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 不含血
4、细胞 B 蛋白含量低 C Na+含量高 D K+含量高 E Cl-含量高13. 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Na+ B.K+ C.Cl- D.Ca2+ E.HCO3-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A.溶血 B.血栓形成 C.叠连加速 D.脆性增加 E.凝集反应1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A.铁 B.铁和蛋白质 C.维生素 B12 和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维生素 B616.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类型 B.血浆中特异性凝集素类型 C.血浆中特异性凝集原类型 D.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类型 E.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素类型17.
5、 某人的血细胞与 B 型血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与 B 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A.A 型 B.B 型 C.O 型 D.AB 型 E.A 亚型18.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 2 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 Na+内流与 Ca2+内流 B Na+内流与 K+外流 C Ca2+内流与 K+外流 D Ca2+内流与 Cl-内流 E K+外流与 Cl-内流19. 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A Na+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B Na+ 通道处于静息状态 C Ca2+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D Ca2+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E 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20.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期
6、的时程长A 0 期除极 B 1 期复极 C 2 期复极 D 3 期复极 E 4 期21. 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A 兴奋性 B 自律性 C 传导性 D 收缩性 E 有效不应期长22. 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是哪一期的快慢A 0 期除极 B 1 期复极 C 2 期复极 D 3 期复极 E 4 期自动除极 23. 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A 心室收缩期延长 B 等容收缩相延长 C 心室射血期延长D 心室舒张期延长 E 心房收缩期延长24. 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A. 心率 B. 外周阻力 C. 循环血量 D. 心脏每搏输出量 E. 主动脉管壁弹性25. 一般情况下影响舒张压最
7、主要的因素是A 每搏输出量 B 心率 C 大动脉管壁弹性 D 外周阻力 E 循环血量26. 老年人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弱,所以A. 收缩压降低 B. 舒张压降低 C. 脉压增大 D. 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舒张压都升高27.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哪项关系A 血管容量和血量 B 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C 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D 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 E 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28. 微循环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是A 迂回通路 B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C 动-静脉短路 D 直捷通路 E 微动脉29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 C.呼吸肌的舒缩D.胸
8、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3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使肺顺应性增加 C.由肺泡型细胞所分泌D.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E.覆盖在肺泡内层液泡与肺泡上皮间31肺总容量等于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功能余气量+肺活量 D余气量+补吸气量 E余气量+肺活量32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 6700m1min,呼吸频率为 20 次min 。无效腔容量为 135m1,每分心输出量为 5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是A0.7 B0.8 C0.9 D1.0 E1.133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A发生在肺毛细血管 B发生在温度升高时C有利于氧从血液进入组织 D发生在血液 p
9、H 值降低时E发生在红细胞中 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时34延髓呼吸神经元主要分布在A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背侧 B下橄榄核背内侧和中缝核C孤束核腹外侧区和疑核 D网状结构背侧部E网状结构腹侧部35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 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E刺激心肺感受器36. 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对电刺激敏感 B 收缩缓慢 C 它的电兴奋性比骨骼肌低D 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E 具有较大的伸展性37. 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B.
10、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C 去除外来神经后,不能完成局部反射 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E 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38. 迷走神经兴奋时不引起:A.胃平滑肌收缩 B.肠道平滑肌收缩 C.胰液分泌增加D.胃液分泌增加 E.胃肠道括约肌收缩39. 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B.促进胃肠运动 C.促进胰液的分泌D.促进胆汁的分泌 E.促进唾液的分泌40.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B.壁细胞分泌盐酸 C.主细胞分泌内因子D.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E.细胞分泌促胃液素41. 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可促进胃排空?
11、A.肠?胃反射 B.促胰液素 C.缩胆囊素 D.抑胃肽 E.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42. 关于胆盐的肠肝循环,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 B.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C.可再组成胆汁排入肠内D.胆盐的肠肝循环具有利胆的作用 E.每次循环将损失 10以上的胆盐43. 关于分节运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活动 B 空腹时即有明显分节运动C 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D 并不明显地推进食糜E 食糜对肠粘膜的刺激使分节运动增多44. 机体内既能贮存能量又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磷酸肌酸 B.ADP C. ATP D.环磷酸腺苷 E.葡萄糖45. 1
12、g 某种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A 食物的热价 B 食物的氧热价 C 呼吸商 D 非蛋白呼吸商 E 能量代谢率46. 能量代谢最稳定的环境温度是:A.510 B.1015 C.1520 D.2030 E.303547. 机体安静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脑 B.肾 C.骨骼肌 D.皮肤 E.肝脏48. 下列因素中,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的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肾小囊内静水压低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E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升高49给家兔静脉注射 25%葡萄糖 10 毫升后尿量增加,其原因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肾血
13、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 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E 肾血流量增多50近端小管对 Na+的重吸收量经常是 Na+滤过量的A. 45-55% B.55-65% C.65-70% D. 75-80% E.85-90%51主要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重吸收的内源性物质是A.醛固酮 B.肾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血管紧张素 E.糖皮质激素52对水分易通透而对 Na+不容易通透的肾小管是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细段 D.髓袢升支粗段 E 远端小管集合管53下列哪种生理活动改变能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A.循环血量增多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
14、E 下丘脑调节肽分泌增多5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的尿量 B.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超滤液量C.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的超滤液量 D.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尿量E 每分钟两侧肾脏的血浆流量55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A.100ml/min B.125ml/min C.250ml/min D. 1L/min E.180L/min56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可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下列哪一种调节的结果?A.球-管平衡 B.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 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调节 D.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 E 自身调节57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平衡现象发生在A.肾小
15、球滤过率不变时 B.滤过系数不变时 C.滤过系数等于 0 时 D.有效滤过压等于 0 时 E 有效滤过压大于 0 时58. 神经系统实现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 兴奋 B. 抑制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E 反射59. 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单向传递 B. 突触延搁 C. 总和 D. 兴奋节律不变 E. 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60. 在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胞体绝大多数位于A. 脊髓前角 B. 低位脑干 C. 黑质 D. 下丘脑 E. 纹状体61. 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A. 谷氨酸、门冬氨酸 B. -氨基丁酸、甘氨酸 C. 肾上
16、腺素、去甲肾上腺素D. 多巴胺、酪氨酸 E. 乙酰胆碱62.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 多巴胺 E.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63. 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A. 感觉接替核 B. 联络核 C. 感觉接替核和髓板内核群D. 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 E. 髓板内核群64. 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A. 感觉接替核 B. 联络核 C. 感觉接替核和髓板内核群D. 联络核和髓板内核群 E. 髓板内核群65.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A. 屈肌反射 B. 对侧伸肌反射 C. 腱反射 D. 肌紧张 E. 节间反射66. 在中脑上、下
17、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A. 肢体痉挛性麻痹 B. 脊休克 C. 去皮层僵直 D. 去大脑僵直 E. 震颤麻痹67. 关于下丘脑主要功能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为皮层下较高级的交感中枢 B. 为皮层下较高级的副交感中枢C. 为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D. 为皮层下重要的运动中枢E. 为内脏、内分泌和躯体运动的整合中枢68. 大脑皮层角回受损将导致A. 运动失语症 B. 失写症 C. 感觉失语症 D. 失读症 E. 传导失语症69. 下列几种状态中,哪种生长激素分泌最多A. 剧烈活动后 B. 觉醒安静时 C. 睡眠状态 D. 慢波睡眠后 E. 异相睡眠后70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生物信息传递
18、系统包括 A.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B.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C.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E.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71激素传递的方式不包括A. 血液运送 B. 经组织液扩散 C. 神经轴浆运输 D. 经腺体导管分泌 E. 自分泌72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A. 雌激素和睾酮 B. 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激素 E. 糖皮质激素73下列抑制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是A. 血糖降低 B. 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 C. 慢波睡眠期 D. 创伤及应激 E. 雌激素、睾酮74关于 ACTH 分泌的调节正确的是A. 下丘脑 CRH 抑制其分泌
19、B. 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正反馈作用C. 血中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作用 D. 血中 ACTH 促进 CRH 的分泌 E. 以上均不对75. 关于雄激素的作用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刺激雄性附性器官发育并维持成熟状态 B.刺激男性副性征出现C.促进肌肉与骨骼生长,使男子身高在青春期冲刺式生长D.分泌过盛可使男子身高超出正常 E.维持正常的性欲76. 关于睾丸的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具有产生精子与雄激素的双重功能 B.精原细胞产生精子C.支持细胞对精子起营养作用 D.间质细胞产生睾丸酮E.睾丸的生精功能与内分泌功能互不影响77. 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输卵管
20、平滑肌活动增强 B.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强、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C.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D.子宫内膜增生变厚,腺体分泌E.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78. 关于孕激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刺激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 B.使子宫肌活动减弱 C.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反应 D.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 E.促进能量代谢,有产热作用79. 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分泌出现第二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B.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C.催乳素的作用D.黄体生成素的作用 E.卵泡刺激素的作用80. 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随雌激素水平波动而变 B.随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变
21、化而波动 C.在排卵前短暂降低 D.排卵后升高 0.5左右 E.基础体温改变可作为判定排卵期的标志之一B 型题:A Na+ 内流 B Ca2+内流 C K+外流 D Cl- 内流 E Mg2+内流 81. 心室肌细胞 0 期除极是由于82. 窦房结细胞 0 期除极是由于 83. 心室肌细胞 3 期复极是由于 84. 窦房结细胞 3 期复极是由于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细段 D.髓袢升支粗段 E.远端小管和集合管85小管液重吸收率与肾小球滤过率具有等比关系的部位是86肾小管液中 NaCl 被显著浓缩的部位是87肾小管液中 NaCl 被显著稀释的部位是88肾小管液中 Cl-被继
22、发性主动转运而重吸收的部位是89Na+、 K+转运量不多但可被调节的部位是90对水不通透而对 NaCl 和尿素可通透的部位是A. 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 枕叶皮层 D. 颞叶皮层 E. 岛叶皮层91. 体表感觉代表区主要位于92. 本体感觉代表区主要位于93. 听觉代表区位于94. 视觉代表区位于95. 运动区主要位于A.以激素调节为主 B.以神经调节为主 C.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D.受靶腺激素与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控 E.以自身调节为主96.胰岛素分泌97.催产素分泌98.雌激素分泌99.促甲状腺素分泌100.糖皮质激素分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神经调节
23、的特点有A 持久 B 作用广泛 C 迅速 D 定位准 E 短暂性 2. 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A 持久 B 作用广泛 C 定位准 D 迅速 E 效应缓慢3. 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的特点为A、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绝对值均小于浦肯野细胞 B、0 期去极化幅度较小C、没有明显的复极 1 期和 2 期 D、4 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快于浦肯野细胞E、0 期去极化的速率较慢4.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A.心脏每搏输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D.大动脉的顺应性 E.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有A防止液体渗入肺泡 B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C成年人患肺炎肺血栓时,可因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D新生儿可
24、因缺乏此物造成呼吸窘迫综合征E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6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的因素有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肾小囊内压升高 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7.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A. 完整性 B. 绝缘性 C. 兴奋的总和 D. 双向性 E. 相对疲劳性8. 内脏痛的特点是A. 定位不准确 B.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 C. 对牵拉刺激不敏感D. 对切割、烧灼等引起皮肤痛的不敏感 E. 必有牵涉痛9. 睾酮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A、维持生精过程 B、刺激男子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C、维持男子正常的性欲D、促进蛋白质合成与骨骼生长 E.促进糖类合成1
25、0. 卵巢能分泌哪些激素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抑制素 D. 雄激素 E.生长激素三、填空(每空 0.5 分,共 20 分)1、机体对各种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_ 、_ 和 _。2、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_,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称为_ 。3、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形式有_和_ _两种。4、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是_ _ 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_ _称超极化。5、神经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 _ _,使终板膜主要对_ _的通透性增加。6、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包括: 、 和 。7、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_ _、_ _、_ _。
26、8、决定和影响心肌细胞自律性的主要因素是_ _ 、_ _ 。9、动脉血压形成的基础是_,_和_相互作用的结果。10、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 分泌的。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 _ 和_,主要作用是_。11、血液中运输的大部分 O2是以 形式运输,而大部分 CO2运输是以 形式运输。12、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的消化液是 。13、肾脏的滤过膜由 、 和 三层构成。14、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和 。15、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的疾病是,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性疾病称为 ;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性疾病称为 。16、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_ _,而成年人因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蛋白质代谢障碍将导致_ _。17
27、、睾丸具有产生_ 和分泌_ 的双重功能。四、名词解释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threshold potential2、生理性止血3、cardiac cycle4、通气/血流比值5、filtration fraction6、瞳孔调节反射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8、耳蜗微音器电位9、脊休克10、下丘脑调节肽五、简答题(下列 6 题可任作 4 题。若每题都作,只评阅前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简述以载体为中介的跨膜物质转运的特点。2、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3、简述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周期变化、特点及生理意义如何?4、简述影响肺气体交换的因素。5、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尿糖和多
28、尿?6、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六、论述题(下列 2 题可任作 1 题。若每题都作,只评阅前 1 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1、论述电刺激坐骨神经时引起腓肠肌收缩的过程及机制。2、试述抗利尿素的作用及其释放的有效刺激。答案:一、选择题A 型题:1-5 AEABB 6-10 BBCAC 11-15 DBBCC 16-20 DDCEC21-25 BABDD 26-30 CCCCB 31-35 EBACC 36-40 AEEEC41-45 EEBCA 46-50 DEBDC 51-55 CBBBB 56-60 EDEDB61-65 BEDED 66-70 DCDDC 71-75 D
29、CBCD 76-80 EDADAB 型题:81-85 ABCCA 86-90 BDDEC 91-95 BADCA 96-100 CBADA二、多项选择题:1.CDE 2.ABE 3.ABCDE 4.ABCDE 5.ABCDE6.AD 7.ABD 8.ABD 9.ABCD 10.ABCD三、填空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2、内环境 内环境的稳态3、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4、K + 增大5、乙酰胆碱 Na+6、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血液凝固7、自律性 兴奋性传导性8、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 4 期自动去极化速度9、血液充盈 心脏射血外周阻力10、肺泡的型细胞 二软脂酰卵磷脂 结合蛋白
30、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11、HbO 2 HCO3-12、胰液1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基膜 肾小囊脏层14、体液渗透压 血容量15、震颤麻痹 舞蹈病16、呆小症 粘液性水肿17、精子 雄激素和抑制素四、名词解释题1、阈电位: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临界值。2、生理性止血: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3、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心动周期。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5、肾脏的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6、瞳孔调节反射: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
31、的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8、耳蜗微音器电位:当耳蜗受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所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 9、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10、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五、简答题1、简述以载体为中介的跨膜物质转运的特点:物质转运方向始终是顺浓度梯度的。转运速率会出现饱和现象。载体与溶质的结合具有化学结构特异性。化学结构相似的溶质经同一载体转运时会出现竞争性抑制。2、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
32、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多时,射入动脉的血量增多,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而脉压加大。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则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阻力增大时,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减小。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可使脉压减小。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是相适应的,由于失血使循环血量减少时,可致血压下降;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血管容积增大时,血压亦下降。3、简述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周期变化、特点及生理意义如何?有效不应期:由动作电位 0 期开始到复极 3 期膜电位达60 mV。这
33、段时间里,无论再给它一个多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再次兴奋。相对不应期:在有效不应期之后,膜电位由60 mV 复极到80 mV 这段时间内,若给予心肌细胞一个高于阈值的刺激,可以引起动作电位,此期兴奋性有所恢复,但低于正常。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膜电位由80 mV 恢复到90 mV 这段时间里,一个低于阈值刺激就可引起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肌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其生理意义是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从而保持心脏收缩和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4、简述影响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因素。气体的分压差:是肺气体交换的动力。呼吸膜的厚度: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
34、厚度成反比。呼吸膜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通气/血流比值约为 0.84 5、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尿糖和多尿?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G 的阈值) ,肾小球滤过的将不能全部被近球小管重吸收,加之其他部位不能重吸收,故尿中出现。由于小管液中葡萄糖的存在,小管液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从而妨碍了水的重吸收,出现了渗透性利尿的现象。6、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牵拉时产生的反射性收缩,称为牵张反射。分两型: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临床上常用测定腱反射来了解 NS 的功能状态。 肌紧张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是姿势反射
35、的基础。六、论述题1、论述电刺激坐骨神经时引起腓肠肌收缩的过程及机制。刺激坐骨神经,激活坐骨神经膜上的离子通道,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以局电流的形式沿细胞膜传道至神经末稍,使神经末稍对 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入神经末稍内, 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释放 ACh 入接头间隙,使 ACh 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受体构型改变,使终板膜对 Na+、K+( 尤其 Na+)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终板电位(EPP), EPP 引起肌膜动作电位(AP),肌膜 AP 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 ATP 酶作用,分解 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从而使腓肠肌收缩.2、试述抗利尿素的作用及其释放的有效刺激。ADH 的作用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重吸收,尿量; 增强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减少肾髓质的血流量。ADH 由视上核、室旁核合成并贮于神经垂体。血浆晶体渗透压可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 R 引起 ADH 释放;循环血量则对左心房容量 R 的刺激减弱,经迷走 N 传入中枢的冲动,对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的抑制,ADH 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