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即兴评述必备万能宝典(含经典范文)对于很多艺术考生而言,即兴评述不仅是通往理想大学的一大必考问题,还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技能。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在此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即兴评述是播音与主持专业考试中较有难度的一项内容。即兴评述的目的是考查应考者快速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口语的表达能力以及临场不慌的心理素质。它要求考生思维敏捷,快速组织语言能力强,记忆力强,同时,它也是对考生知识功底、文化素质的检验。从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这一项内容进行得不理想而影响了专业考试的成绩。因此,即兴评述是需要考生格外重视和认真对待的内容。即兴评述实际上就是一篇口头小议论文,一般要求不超过
2、 5 分钟,不少于 3 分钟。准备的时间也不长。考生抽取题目后准备 5 分钟左右,就进入考场。即兴评述的题目都是议论性的,内容的范围基本上都在高中生的知识、常识、时事水平的范围之内。比如:题目所示“对高中生早恋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或“你如何看待当前开展的学雷锋活动 ”、“谈谈你对五讲、四美的认识”,“我看职工下岗现象” ,“你的座右铭”,“ 谈谈你喜欢的一句格言”,“ 谈谈你对推广普通话的认识”等等。应该说,这样一些题目都是有话可说的。在考试的过程中面临这一项考试的时候首先要排除紧张心理。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紧张又不自信的前提下口若悬河。再有就是千万不要对自己有过高要求,这是在考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
3、的现象。很多考生在准备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将事件讲清楚,怎样有条理地进行评论,而是好高鹜远地想怎样能评论得“深刻独到” ,作为一个接受普通教育的十八九岁的高中生,要求有点高! 叙述明了,表达流利,评论的条理清晰 是这一考试项目最主要目的。锻炼方法: 一是要从小故事的复述练习开始锻炼口语能力,这可以借鉴英语学习的方法。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经常说语言环境是学习英语的很重要的因素,同学们要善于给自己创造这个环境,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开始就自己对自己用英语进行对话,将心中所想全部变成英语,这样能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和练习有很大帮助。即兴评述也需要类似的练习方式。有很多简单的童话故事或报纸上的小消息
4、非常简短,我们在看了之后尝试着将它们复述出来,而且在复述的时候力争做到语言优美,意思清楚。在对简单的故事和短消息的复述做得很2好了之后再用复杂一些的事件进行同样的练习,坚持下来就可以使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在平时多关注身边的生活小事。每一天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事情在发生,这些事情的发生都各有原因,而事情最终的结果又和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尽量地将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和起决定作用的各方面原因都表达明确。但是记住不要事先将稿子写好再进行练习,因为有很多学生都是事先在报纸杂志上将相关事件进行摘抄归纳,然后再死记硬背地把内容背诵出来,这样是达不到练习目的
5、的。最好的方法是将报刊杂志上的分析评论先读懂弄清,然后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容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尽量地注意自己语言的组织。 在这种练习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你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极大地提高下面以“对高中生早恋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为例,分析如何进行即兴评述。 审题立论抽到一个题目,要认真审题,知道题目要你议论的是什么,这是第一步。主考一般在考生抽取题目后,都让考生把题目出声朗读一遍,目的就是让考生明确并且记住、记准题目。下去准备时,首先要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观点,这是“立论” 的含义。观点既要明确还要正确,只明确不正确也不行。比如“对高中生 早恋现象谈谈你的看
6、法”一题,如果你说“高中生早恋也没有什么,处理好了还可以促进学习,事业爱情两不误 ”这个观点虽然很明确,但不能说是正确的。有了明确而又正确的观点,才有话可说,有话好说。确立提纲结构确立了观点,就要迅速围绕观点思考一个提纲,理清议论的思路。因为准备的时间很短,又不能写提纲,所以,提纲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提纲,而不是详细的提纲,关健是把议论的结构“搭” 起来。这时思维要积极活跃,思路要尽量开阔些,如“对高中生早恋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一题,提纲和结构可以这样设计:观点:高中生谈恋爱是不对的。其一,危害性:影响学习;有碍身心健康;影响风气;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等等。其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学生自身;家庭;
7、学校;社会。3其三,结论: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和目标;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准备完提纲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再把开头的话和结尾收场的话想一想,争取设计得精彩一些。诗人杜甫说得好:“语不惊人死不休 ”,所以要重视开好头,收好口。强行记忆,边想边说即兴评述对考生强行记忆能力也是一个检验。快速想好了提纲,要反复加强记忆,首先是把大的分观点和大的结构记住,然后再强行记忆分观点的小观点和小结构。说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说,不要试图去背准备时的原话,而要去说准备时观点的意思。背诵,如果记忆不深或紧张,容易“卡壳”,但说意思却容易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还容易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使即兴评述增色。另外,也不要用一种流利和生动的“
8、演讲调” ,这样容易给主考一种事先押中了题临场背诵的感觉。不用担心说得不精彩和不流畅,精彩和流畅都是相对而言的。偶有哆嗦、重复、不顺畅,包括词语的不太准确,在即兴口语表达中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像说话就可以了。联系实际,巧用例证即兴评述是要应考者谈谈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让应考者作一篇理论文章或学术演讲,因此,不必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太抽象、太“理论化” 。有的考生不明此道,一开始就拉一个很大的架势,一上来就说了一堆堂皇而又空洞的话,反而显得华而不实。无论什么题目,评述就是谈自己的看法,你是怎么认为的就怎么谈,而不要去揣摩主考的心思,投其所好。联系实际,是最好的方法,是联系
9、自己的实际,联系自己身边人的实际,联系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实际,谈自己最为熟悉的、最有感受的人和事,容易有感而发,入情入理。可以多准备一些生动的例子,正面的、反面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人的、自己的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实例。特别是当思维和语言不太顺畅时,或一时想不起准备的提纲时,都可以信手拈来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方面可增加论证的力度,一方面可边说边理清思路。当然,也不可把评述搞成例子的堆砌,关键是要用得好,用得不留痕迹。自信连贯,一气呵成即兴评述的成功与否,与应考者的自信心强弱有直接关系。准备得再好,怯场不自信也难以出色发挥。加上即兴评述的考试一般都是在电视演播室的环境下进行,有的考生第一次进入这样
10、的环境,在聚光灯下,面对摄像机镜头,的确容易紧张。因此,自信心就显得更4为重要。可以用“把收听对象设想成不同意你的观点的人 ”的方法来调动自己的评述欲望,“我有理” 、“我一定要说服你” ,可以增强评述的主动性、说服性。另外,尽量使评述连贯、流利,即使一时“无话可说”,也要“硬着头皮往下说” ,尽量不要让语流出现“ 断线”、“卡壳”,因为这种“断线”、“ 卡壳”会加剧思维的空白和心理的紧张,咬紧牙关,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渡过暂时的难关,一气呵成,完成评述。自拟题目早练习即兴评述这种短时间内口脑并用口头作文的能力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没有平时的实践积累,难以一跳而就。因此,有志于播音与艺术专业
11、的青年朋友,可以通过平时自选题目,自我评述的方式,加以联系,积累经验。临参加考试之前一两个月,课余或学习之余,拿出一点时间,自拟一个题目,先准备几分钟,再评述几分钟。开始可以准备时间稍长一些,如巧至 20 分钟,然后说上 3 至 5 分钟。随着练习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准备时间可以逐渐缩短。关键是要熟悉这套程序和方法。可以请自己的家人或同学帮助自己练习,请他们做你的听众,事后,帮你分析不足,挑毛病。当你练了十多二十个题目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即兴评述的能力就已经大大提高和增强了。注意:即兴评述准备时切不可试图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想好,因为无论是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做不到这一点。有些考生在评述时往往说了一
12、半,甚至只说几句话就说不下去了,其中有的就是因为他没有把提纲和结构准备好,话说了一半就不知道往下再说什么了,这是广大考生特别要吸取的教训。另外,先要踏踏实实地熟悉本题所介绍的这套程序和方法,然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功到自然成,训练到一定程度,即兴评述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播音主持即兴评述优秀范文 采得花开方成蜜采得百花方成蜜,日积月累方成文。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一万朵花上采集原料。5也就是说,酿蜜需采百花,方得甘甜如怡。其实世人读书做文,也是如此。世人读百家书,正如蜜蜂采百花蜜,这个过程虽然漫长艰辛,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博学多才。积淀思想,才可
13、厚积薄右:笺耕不辍,方能文思泉涌。北宋时,有位读书人很喜爱杜甫的诗,自己专门模仿杜诗写了不少习作,但都感到不能令人满意。他向当时的着名文学家王安石请教说:“杜甫的诗为什么那样精深神妙呢?使后世之人难以超越他。”王安石答:“杜甫写诗的诀窍不是已经在他的诗中说出来了吗?”郡人问:“是什么呢?站怎么不知描?”王安石说:“杜诗中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那人恍然大悟。此后他刻苦读书,在写诗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读书人最后学有所成。虽然数年寒窗苦读,饱受寂寞,但是畅谈做文,终能洋洋洒洒。马克思为写咨本论曾艰苦奋斗 40 年,他阅谴了斟吾惊人饷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的笔记就有
14、1500 种以上;德国伟大作家歌德,前后花了 58 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古今中外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学者大家,正是由于他们的笃志好学,锲而不舍,方在人类历史的精神世界中留下颗颗铭记思想的璀璨明珠。宋代画家文同是画墨竹的能手,他画的墨竹曾得到苏轼、黄庭坚等名家的称赞。为了对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他不仅系统地研究各种类型的竹,更是坚持不懈地观察竹在春夏秋冬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分寒暑,他每天都要跑进竹林,废寝忘食地观看、思考、揣摩。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使得文同一说起竹,无伶竹叶、竹节、竹根、竹笋,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因此人们就用“胸有成竹”
15、来称赞他,正是由于这样的“胸有成竹”,我们才能在数百年后欣赏到这样的传世佳画。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若想学业有成,切不可半途而废;6若想博学多才,必须要刻苦勤勉。浅尝辄止,对咸才无纤毫之力;好求甚解,终能获豁然之智。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
16、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后生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沦为成克杰之流:遗臭万年!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
17、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开展不起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即兴评述话题 1、厦门大学将高尔夫列为必修课,引得各方纷争不休,甚至名
18、列“中国高校 10 大荒唐事件”。厦大校长朱崇实回应说,精英教育是厦大的责任,如果高等教育只为满足市场需求,这个社会就是危险的。 7在北大副校长“大学应该培养蓝领”之言犹在耳畔,教育部“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定论“尚未过期”时,厦门大学的“精英教育”可谓独树一职。 在“大学生是否应该定位为精英”问题上,中国大学似乎陷入了“身份迷茫”的境地。 职业教育向左:让大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从蓝领定位开始走向社会;精英教育向右:在“必修高尔夫球”的背后,中国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精英”? 甲方:中国需要精英,支持培养厦门大学的精英教育学说。 乙方:中国需要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通话劳动者。
19、2、日前,北京铁路法院向铁道部提出司法建议:铁道部应提高旅客人身伤亡赔偿金限额。铁道部已修订相关赔偿金标准,并报国务院审批。 “人命关天”,人的生命无价,这是对“人命”的基本道德判断。但是,当一个具体的人非正常死亡时,他的生命价值却往往要通过有价的金钱来衡量。 规章制度、法律条款对“人命”的价格做出种种规定,已被人们所认可。但是现实的制度和法律对交通事故、煤矿事故中死者的赔偿,让人的生命显得如此“低廉”。 甲方:人的生命是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 乙方:人的生命是不能用具体的价值来定位的。 3、著名作家洪峰,日前在沈阳街头当众乞讨。原因据他本人讲,是其所在的沈阳市文化局从今年 9 月份起一直扣发他
20、的工资。 大约 10 年前,洪峰被沈阳市文化局作为人才引进之后,大概就变成了“专业作家”。他们由国家出钱给他们发工资,但他们不需要上班,只是呆在自己愿意呆的地方写作,写出作品之后得了稿费则全归自己。 如今,体制要改革了,“专业作家”得上班了,洪峰不干了,于是上街“要饭”了 乞讨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作家体制的讨论,许多作家和网友对作家拿工资表示不满。尽管不排除洪峰故意恶作剧的可能,但这一事件的确反映了一种过时的制度正在变革的阵痛。 甲方:我们要顺应制度变革调整自己,不能信赖体制生活。 8乙方:我们习惯于某种体制了,这是社会、是制度给我们的定位,如果改变对我们起初的定位,是政府的责任,我们的待遇不能
21、少。 4、我们离“休闲”有多远?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博士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人在闲暇时间保有量上已经超过英美,居世界领先水平。 就在前不久,全国假日办的官员表示,黄金周制度不但保证了我国劳动者的休息权,而且唤醒了人们的出游意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年初,“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发布,当时有专家称,中国已迈入休闲经济时代,休闲在中国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不可否认,如今中国人的法定假日是多了。然而,据调查显示,对自己休闲状态比较满意的只占 10%,多数中国人甚至不希望自己“闲”。 纸上算出来的闲暇时间为何跟国人对休闲的感觉相差如此之大?如果联系我国的 GDP 统计逻辑,联系低工资发展战略,再比
22、较一下供百姓休闲的公共产品的成本也许疑问不难解答。 甲方:就目前中国的发展状况看,中国不应提倡休闲,应该加紧生产,为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做贡献。 乙方:中国应该提倡休闲,一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二是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为自己充电,更有利于工作。 5、中国几十年的变与不变 北京正在酝酿暂住证制度“破冰”: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 20 多年来,暂住证及其背后的户籍制度成了许多“流动人口”的心中之痛,但对这一制度的改革却进行得异常艰难。 变还是不变?其中利弊如何?这个疑问并不仅涉及户籍改革。 住房、医疗、教育、婚姻,乃至日常生活水米油盐,都让百姓从“变”与“不变”中品尝着酸甜苦辣:一方面要为“学费
23、 20 年涨 25 倍”和“医疗费 20 年涨 244 倍”的“巨变”而困扰,一方面又要为饮水标准、安全标准的多年不变而吃惊。 市场上的变化一日千里,制度上的变迁总是举步维艰。 其实,“变”或“不变”,是终要看是否能对百姓有好处。这几十年变化带给我们的思考,脱不开“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脱不开对人的生命财产的尊重。 9甲方:这些变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没有差距就看不到发展,尽管在变化中出现不如人意的地方,但终究是朝着更健康,更和谐的方向发展的。 乙方:就“变”和“不变”的观点看,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使然,凡有价值可取,有钱可挣的,都在不停的变,没有价值的或利润小的就不变,简直就是恶性膨胀。 6、中
24、国的父母为何总让人感动? 近日,水木清华 BBS 上一篇关于“清华家长送子上学,露宿操场”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 不论舆论的声音如何缤纷,父母们这种质朴的舔犊之情,都让人唏嘘感动。 入学时,父亲借钱来圆儿子的“谢师宴”;没学费,父亲竟愁得自杀;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到大学毕业,却又要忙乎着孩子的工作、房子、结婚、还有孩子的孩子 都说十八岁就意味着成人,可是在中国的父母面前,孩子永远长不大。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父母为了孩子奉献了所有。在我们被这种伟大的爱感动时,是否该认真反思下:为何,我们总让父母如此辛苦? 甲方:进入十八岁就应该学会自立,不应该再让父母牵挂着。 乙方: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小孩
25、,他们愿意照顾我们也是正常的,至于辛苦点,谁的父母都这样,社会流行这样,我们也没办法。 7、中国大学应该培养蓝领? 近日,在“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呼吁“大学需要培养更多蓝领”。这一论调直接呼应了教育部在前不久提出的“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观念。 其实,从社会频露大学生卖猪肉、擦皮鞋、卖糖葫芦等新闻到大学生回炉读中专现象渐成趋势,大学生当蓝领早已经是普遍的现实。 有人说“中国的大学彻底变成了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的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正迈入社会中心,逐渐成为商业社会的“培训基地”。 而且,有网友这样质疑:术业有专攻,大学的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相同吗?大学
26、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蓝领吗?是否,中国大学培养了更多蓝领就能解决当前人才困境? 甲方:中国大学应该培养蓝领,应该成为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10乙方:中国大学不应该培养蓝领,而应该培养社会进步的领跑者,应该是精英的摇篮。 8、“恶搞”红色经典有罪吗? “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为什么牺牲?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网络上的“恶搞”风气渗透到了“红色经典”。 在娱乐界,翻拍“红色经典”也曾是一种时尚,与“恶搞”不同的是,他们更多是大玩感情戏,将“红色”变“桃色”。这种做法曾经受到广电局的批评。今年,新一轮重拍风云再起,新霓虹灯下的哨兵中,让原作中温良贤淑的
27、春妮去做“卧底”的改编又让人大跌眼镜。 不管是改编翻拍,还是恶搞,争议声从来未曾止息。赞成者说,所谓的恶搞是现代人文化多元化的体现,是合乎现代人口味的解读;反对者则认为,恶搞渗透到红色经典领域,就是对历史的亵渎。 恶搞无极,人人叫好;恶搞“红色经典”,一片骂声。难道,“恶搞”真的触犯了道德底线? 甲方:恶搞是文化生活的需要,现代人文化多元化的体现,是合乎现代人口味的解读,百家争鸣,但不能触犯道德底线。 乙方:恶搞只是娱乐的需要,并不能真正改变红色经典的本质,利用其题材改编成一个笑料,可以理解。 9、大学爱面子苦了谁? 据中青报与本网联合调查,中国 83.9的人认为,现在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 去年,人大一个仅有 3 层高的食堂,装了两部观光电梯。这项“有面子”的工程被选入了非官方版的“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新闻”。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刻引来一片口诛笔伐声。 其实,不止是学校的基础建设领域,更多的“面子工程”早已在大学遍地开花。引进海外人才时把兼职硬说成全职;为争院士“落户”高校不惜开出天价高薪;为迎接本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