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5323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

2、讲论文义。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项为之强 ( ) 徐喷以烟 ( ) 为之怡然称快( )鞭数十( ) 驱之别院 ( )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公欣然曰(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雪寒日内集 能张目对日 B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撒盐空中差可拟C、昂首观之 作青云白鹤观 D、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3.翻译句子(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

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4.甲乙两文都包含生活情趣,甲文通过 , 及鞭打虾蟆三件事写出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而乙文通过“ ”和“ ”来比拟 “大雪纷纷”,写出了谢太傅一家“讲论文义“时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25.甲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乙文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比拟 “大雪纷纷”,妙趣横生,结合两篇短文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二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俄而雪骤(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 ) 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 ) 相委而去( )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未若柳絮因风起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B 太丘舍

5、去,去后乃至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 元方入门不顾 将军宜枉驾顾之D 相委而去 委而去之3.翻译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白雪纷纷何所似?(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元方入门不顾4.两篇短文塑造了几个聪敏儿童的形象,但侧重点不同:甲文侧重赞赏人物的才气,乙文侧重写人物懂得为人的道理,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甲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乙文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 你如何评价元方的“

6、入门不顾”?35.从这两篇短文我们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乙文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假如你是陈元方,你会怎么做?三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陈太丘与友期: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

7、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字意思项( )为之强 以( )丛草为林 驱( )之别院 方( )出神 无信( ) 无礼( ) 引( ) 尊君( ) 君( ) 家君( )2、翻译下列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8、是无礼。(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5)、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两点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 。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4、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驱之别院 项为之强B:去后乃至 乃重修岳阳楼C、项为之强 不足为外人道也D、拔山倒树而来 学而不思则罔5、拓展延升(1)童趣中的自然之趣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社会交往,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或感想。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

9、之趣,鞭打蛤蟆之趣。鞭数十,驱之别院。说明的作者的可爱和有童心做人要知错就改,待人有礼,守时守信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2)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你认为怎样才能拥有“物外之趣”?)4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联想。(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

10、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参考答案: 答案; 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1 略2 B34 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 撒盐空 柳絮因风起5. 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要想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必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细心观察,还要有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二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1 略2D3 略4 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笑”前喻,“乐”后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第一种意见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

11、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第二种意见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5 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三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陈太丘与友期:1、解释加点字意思脖子 把 驱赶 正 信用 礼貌 拉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翻译下列句子。(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2)、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

12、父亲,就是失礼(3)、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4)、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5)、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5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无信 )”和“( 无礼 )”两点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感到惭愧,拉元方的手,想讨好他)。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讲诚信 )。4、A5、拓展延升(1)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鞭数十,驱之别院。说明的作者的可爱和有童心做人要知错就改,待人有礼,守时守信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2)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联想。(3)、 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