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消防 笔试复习参考题库 一、单选题 1、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D )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发烟 2、凡是能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 D )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A、氧化反应 B、复合反应 C、 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 3、物质在燃烧时生产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叫,称为( B )。 A、烟雾 B、 燃烧产物 C、烟气 D、气溶胶 4、可燃物在来自比其自燃点高 的点火源的作用下,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 B )。 A、闪燃 B、着火 C、自燃 D、爆炸 5、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C )。
2、 A、闪点 B、着火点 C、自然点 D、起火点 6、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力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称为( D )。 A、闪燃 B、着火 C、自燃 D、爆炸 7、( C )指装在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变成蒸汽,气体或者状态迅速膨胀,压力急剧增加, 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时而发生爆炸。 A、化学性爆炸 B、压力膨胀 C、物理性膨胀 D、核爆炸 8、罐中含有自由水的原油、重油、沥青油等石油产品,在热波作用下发生一种燃烧现象,称为( C )式燃烧。 A、爆炸 B、喷发 C、沸溢 D、稳定 9、凡小量进入人、畜体内,能与机体组织发
3、生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的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死亡的物质都属( D ) A、腐蚀品 B、化危品 C、病毒 D、毒害品 10、凡是对人体、动植物体、纤维品、金属等能造成强烈腐蚀 的物品,称为( C ) 。 A、毒害品 B、化危品 C、腐蚀品 D、放射性物品 11、( B )指热从物体的一部分传播到另一部分的现象或热能通过物质从高温区向低温区的流。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D、热传导 12、( A )指固体、液体和气体因其温度而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能的现象。 2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D、热传播 13、( C )指通过流动介质热微粒由空间的一处向另一处
4、传播热能的现象。 A、热传导 B、热交换 C、热对流 D、热辐射 14、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物质,这种燃烧叫做( D )。 A、彻底燃烧 B、充分燃烧 C、猛烈燃烧 D、完全燃烧 15、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物质,这种燃烧叫做( C )。 A、不彻底燃烧 B、不充分燃烧 C、不完全燃烧 D、阴燃 16、 ( A )伴随着火灾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并起决定性作用。 A、热传播 B、热传导 C、热对流 D、热辐射 17、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A )。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 应 D、分解反应 18、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 ( B )、有分解反
5、应。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聚合反应 D、分解反应 19、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 D )四种。 A、内燃 B、自燃 C、着火 D、阴燃 20、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汽非常小或者难以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者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 ( B )。 A、内部燃烧 B、表面燃 C、 放射燃烧 D、阴燃 21、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叫( A )。 A、燃点 B、凝点 C、闪点 D、沸点 22、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
6、的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 B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23、沸点在( A )以上的重油、原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24、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 的爆炸称为( B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粉尘爆炸 D、核爆炸 25、阴燃是 ( A )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以上都是 26、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 B )。 A、大于 28 度 B、小于 28 度 C、大于等于 28 度 D、小于等于 28 度 27、生产和储存
7、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为( C )。 A、小于等于 10 度 B、大于等于 10 度 C、小于 10 度 D、大于 10 度 28、二氧化碳灭 火剂主要机理是( C )。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降低燃点 D、减少可燃物 3 29、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 C )。 A、降低氧浓度 B、降低温度 C、化学抑制 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 30、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A )。 A、冷却,窒息 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C、降低氧浓度 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 31.、固体可燃物( B )必须经过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A、加热 通风 蒸发 B
8、、受热 蒸发 热分解 C、受热,热分解 D、热分解,蒸发 32、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先蒸发为蒸汽,蒸汽受热后发生( A )温度达到自燃点在燃烧。 A、热分解,氧化 B、裂变 C、链引发 D、链传递 33、在火灾过程中 ,( A )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烟枪效应 B、火风压 C、孔洞蔓延 D、水平蔓延 34、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 300 度时,钢材的强度即开始逐渐下降,通常在( A )后,结构就会倒塌。 A、 15 到 30 分钟 B、 30 到 60 分钟 C、 1 个小时 D、 2 个小时 35、室内火灾中
9、,可燃物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间状态叫做( C )。 A、爆炸 B、爆燃 C、轰燃 D、回燃 36、充实水柱是指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百分之九十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 B )圆孔处的一段时间长度。 A、 30cm B、 38cm C、 39cm D、 41cm 37、不属于危险化学物品事故现场洗消内容的是( D )。 A、染毒区域内人员、建筑物和场地 B、参战文员皮肤、眼睛等染毒部位 C、参战器材装备 D、围观人员 38、闪点少于或等于( B )称为易燃液体。 A、 35 B、 45 C、 55 D、 40 39、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 A )。 A、大
10、B、 小 C、 高 D、低 40、按爆炸物在( B )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A、爆炸条件 B、爆炸产物 C、爆炸后果 D、爆炸过程 41、按爆炸过程的( D ),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 A、 过程 B、产物 C、条件 D、变化传播速度 42、氢气的爆炸浓度下限为( A )。 A、 3.5% B、 9.0% C、 11.5% D、 15.0% 43、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 D )过程。 4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播 44、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的可燃与( C )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11、D、混合方式 45、( B )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 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A、预混然烧 B、燃烧蒸发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46、当燃烧区的水蒸气浓度达到( C )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 A、 5% B、 15% C、 35% D、 55% 47、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 C )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 A、 10% 20% B、 20% 25% C、 30% 35% D、 45% 50% 48、下列( D )选项不是引燃的条件。 A、空气不流通 B、加热温度低 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 D、与氧化剂接触 49、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 D )气体。 A、可燃
12、、惰性 B、不燃 C、惰性 D、不燃、惰性 50、可燃性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称为( C )。 A、阴燃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闪燃 51、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称为( C )。 A、腐蚀品 B、易燃 固体 C、爆炸品 D、反射性物品 52、室内火灾燃烧产物中有水汽,二氧化碳和少量的一氧化碳等其他气体。有热量散发,火焰温度一般在 500以上,这一阶段是( A )。 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 C、火灾下降阶
13、段 D、火灾熄灭阶段 53、自由燃烧阶段,辐射热急剧增加,辐射面积增大,燃烧扩大到整个室内,并且有可能出现轰燃,这一阶段是( B )。 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 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 54、可燃气体、液体和蒸汽与空气混合物,遇火 源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 A )。 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极限 D、爆炸底线 55、随着燃烧的进行,可燃物减少,或因通风不良,有限空间内氧气被消耗,燃烧不再产生火焰,已燃烧的可燃物呈阴燃状态,室内温度将至 500左右,这一阶段是( C )。 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 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 5 56、阴燃在
14、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可转变为( A )。 A、有焰燃烧 B、无焰燃烧 C、自燃 D、闪燃 57、凡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法规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称为( B )。 A、疏散出口 B、安全出口 C、太平门 D、安全门 58、超高层建筑物中专供火灾发生时人员临时避难时使用的楼层(房间)叫( B )。 A、逃生层 B、避难层 C、安全层 D、庇护层 59、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进攻路线首选( B )。 A、防烟楼梯层 B、消防电梯 C、封闭电梯 D、敞开楼梯间 60、消防电梯区别于普通电梯最容易辨认的特征 是( D )。 A、客梯或工作电梯使用 B、全称行驶时间
15、不得超过 60 秒 C、设有前室 D、消防电梯在首层设有紧急按钮 61、消防车和机动泵向建筑物内给消放水系统输送消防用水和其他液体灭火剂的连接器具叫( C )。 A、室内消防栓 B、供水管 C、水泵接合器 D、消防泵 62、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一般不宜大于( A )米。 A、 150 B、 120 C、 200 D、 100 63、消防水池容量超过( B )立方米时应分为两个。 A、 600 B、 500 C、 400 D、 450 64、室外地上式消防栓一般安装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红色,目标显著,使用方便,有一个直径为多少毫米和两个直径为多少毫米的拴口。( B )。 A
16、、 80, 50 B、 100, 65 C、 100, 80 D、 100, 50 65、泡沫消防车的泡沫浓度,液罐与水罐相比需要( D )。 A、更大得厚度 B、更大的厚度 C、更高的耐高压要求 D、更高的防腐要求 66、工作高度较高的举高消防车工作臂多采用( B )。 A、伸缩臂 B、组合臂 C、延长臂 D、曲臂 67、空气泡沫枪一般主要用来扑救( B )的火灾,也可扑救非忌水的固体物质火灾。 A、易燃、可燃气体 B、易燃、可燃液体 C、易燃、可燃固体 D、带电火灾 68、低压水带有( C ) Mpa 等。 A、 0.5 、 0.7、 1.0 B、 0.7、 1.0、 1.3 C、 0.8
17、 、 1.0、 1.3 D、 0.8、 0.9、 1.0 69、中压水带有( D ) Mpa 等。 6 A、 1.5、 2.5 B、 1.6、 2.6 C、 1.5、 2.6 D、 1.6、 2.5 70、高压水带有( C ) Mpa 等。 A、 2 B、 3 C、 4 D、 5 71、装备举高和灭火装置的举高消防车,是进行( C)的消防车。 A、登高灭火 B、举高灭火 C、举高喷射 D、登高喷射 72、普通水罐消防车,采用( C )消防泵。 A、单级离心 B、双核离心 C、单级或双级离心 D、普通消防泵 73、普通水罐消防车的扬程可达到( B )左右。 A、 100m 110m B、 110
18、m 130m C、 130m 150m D、 150m 170m 74、普通水罐消防车的流量一般在( C )之间。 A、 10 20L/S B、 20 50L/S C、 30 60L/S D、 40 70L/S 75、泡沫消防车的泡沫比例混合系统有( A )和自动调节式。 A、环泵式 B、枝状泵式 C、手动调解式 D、固定比例式 76、氮气干粉驱动系统性能稳定可靠,主要用于( B )。 A小型干粉车辆 B、大型干粉车辆 C、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 D、干粉摩托车 77、燃气干粉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容易受潮,现主要用于( C )。 A、小型干粉车辆 B、大型干粉车辆 C、泡沫干粉联用消
19、防车 D、干粉摩托车 78、二氧化碳干粉驱动系统适用于( A )。 A、小型干粉车辆 B、大型干粉车辆 C、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 D、干粉摩托车 79、内置式重型防化服的重量为( C )千克。 A、 5 B、 5.3 C、 5.7 D、 6 80、内置式重型防化服的使用期限一般为( C )年。 A、 8 B、 10 C、 12 D、 14 81、云梯消防车主要用于( A )。 A、高层救人 B、高层灭火 C、疏散物资 D、举高喷射 82、灭火防护服的使用年限一般为( A )。 A、 2 3 年 B、 1 2 年 C、 3 4 年 D、 2 4 年 83、 消防员可穿着( D )进入火焰去进行灭火
20、救援。 A、隔热服 B、防护服 C、战斗服 D、避火服 84、自救式缓降器的下降速度由( C )控制。 A、救援人员 B、保护人员 C、使用人员 D、重力 7 85、躯体固定气囊主要用于运送和保护( C )人员。 A、躯体受伤 B、大腿骨折 C、脊(颈)椎受伤 D、腰部受伤 86、进入重度化学灾害现场前要对内置式重型防化服的( D )进行检查。 A、完整性 B、完好性 C、透气性 D、密封性 87、( A )可用于扑救一般的固体物质火灾以及灭火时的辅助冷却等。 A、直流水枪 B、喷雾水枪 C、脉冲水枪 D、带架水枪 88、( B )可用于扑救建筑物室内火灾,还可以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可燃粉尘
21、及部分用品火灾。 A、直流水枪 B、喷雾水枪 C、多用水枪 D、带架水枪 89、( C )即可喷射直流又可喷射雾状射流,有的还喷射水幕,几种水流可互相转换,组合使用,机动性能好, 对火场需要适应性强。 A、直流水枪 B、喷雾水枪 C、多用水枪 D、带架水枪 90、( C )是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灭火装备,主要用于扑救初起、小面积的 A、 B 类火灾、交通工具灭火和电气线路、设备火灾等。 A、直流水枪 B、喷雾水枪 C、脉冲水枪 D、带架水枪 91、( D )水流量大、射程远、适合扑救大面积火灾。 A、直流水枪 B、喷雾水枪 C、多用水枪 D、带架水枪 9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最高
22、工作压力是( C ) Mpa。 A、 20 B、 25 C、 30 D、 35 93、通常情况下,当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低于( A ) Mpa 时报警。 A、 6 B、 8 C、 10 D、 12 94、消防避火服的防火温度为( D )。 A、 800 B、 1111 C、 1200 D、 833 95、消防避火服的防辐射温度为( B )。 A、 800 B、 1111 C、 1200 D、 833 96、多用途滤毒罐适用于氧气含量不低于( B )的情况下使用。 A、 14% B、 17% C、 15% D、 12% 97、防高温手套的耐热温度为( C )。 A、 800 B、 1000 C、
23、 450 D、 500 98、热像仪的有效监测距离为( A )米。 A、 80 B、 100 C、 60 D、 50 99、金属堵漏套管可承受压力为( A ) Mpa。 A、 1.6 B、 2 C、 1.5 D、 3 100、金属堵漏套管可密封的管道直径范围为( D ) mm。 A、 15.4 120.2 B、 21.3 120.2 C、 15.4 114.3 D、 21.3 114.3 8 二、多选题 1、发生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ABC )。 A、可燃物 B、助燃物 C、着火源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2、发生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ABCD )。 A、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B、一定的氧 气含量 C
24、、一定的着火能量 D、相互作用 3、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方面的表现有( CD )。 A、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B、影响视线 C、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D、为火情侦察提供证据 4、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不利方面的表现有( ABD )。 A、引起人员窒息中毒 B、影响视线 C、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D、使人员受伤 5、燃烧产物是指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 ABD )。 A、气体 B、蒸汽 C、气溶胶 D、固体物质 6、燃烧的主要类型有( ABCD )等。 A、闪燃 B、着火 C、自燃 D、爆炸 7、按照传播速度,化学性爆炸可分为( ABC )。 A、爆炸 B、爆燃 C、爆震 D、殉爆 8、气态可燃物的燃
25、烧方式主要有( AB )。 A、扩散燃烧 B、预混燃烧 C、分解燃烧 D、表面燃烧 9 、下列哪种储罐燃烧可能发生喷溅( ABC )。 A、原油 B、重油 C、沥青油 D、汽油 10、以下属于化学危险品性质的是( ABCD )。 A、易燃易爆 B、毒害性 C、腐蚀性 D、放射性 11、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得出四种灭火方法,分别是( ABCD )。 A、隔离法 B、窒息法 C、冷却法 D、抑制法 12、按燃烧对象分,火灾可分为哪几类( ABCDE )。 A、固体火灾 B、液体火灾 C、气体火灾 D、金属火灾 E、带电火灾 13、火灾分为哪几级( ABCD )。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
26、、较大火灾 D、一般 火灾 14、下面属于特别重大火灾要求的是( ABC )。 9 A、 30 人以上死亡 B、 100 人以上重伤 C、 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 D、社会影响较大 15、下面属于重大火灾要求的是( ABC )。 A、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B、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 C、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D、社会影响较大 16、下面属于一般火灾要求的是( ABC )。 A、 3 人以下死亡 B、 10 人以下受重伤 C、 1000 万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D、社会影响较大 17、造成火灾的三个条件是 ( ACD )。 A、可燃
27、物 B、风 C、助燃剂 D、火源 18、影响热对流的因素有( ABCD )。 A、通风孔洞面积 B、通风孔洞高度 C、温度差 D、时间 19、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 ABCD )。 A、导热系数 B、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 C、温度差 D、时间 20、影响热辐射的因素有( ABC )。 A、辐射物体的温度及辐射面积 B、辐射热源与受辐射物体的距离 C、辐射物体与受辐射物体的相对位置 D、时间 21、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方式主要有( ABCD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22、典型的室内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 ABCD )阶段。 A、初起阶段 B、发展阶段 C、猛烈燃烧
28、阶段 D、熄灭阶段 23、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 A、可燃物 B、氧气剂 C、温度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24、灭火的 基本原理可分为( ABCD )。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25、“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的地方是( ABCD )。 A、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 B、重要场所 C、物资集中,发生火灾损失大的地方 D、人员集中,发生火灾大的场所 26、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 ABC )等。 A、气体 B、热量 C、可见烟 D、氧气 27、闪点是( ABC )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 A、甲 B、乙 C、丙 D、丁 28、可燃物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有(
29、 ABCD )。 A、氧化发热分解放热 B、聚合放热吸附放热 C、发酵放热活性物质遇水 D、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29、下列可燃液体属甲类的有( ABD )。 A、汽油 B、甲醇 C、溶剂油 D、乙醚 10 30、下列可燃液体属乙类的有 ( BC )。 A、汽油 B、松节油 C、煤油 D、柴油 31、下列可燃液体属丙类的有 ( AD )。 A、柴油 B、甲醇 C、溶剂油 D、机油 32、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能发生阴燃的物质有( ABD )。 A、成捆堆放的麻 B、大堆垛的煤 C、大堆垛的汽油 D、成捆堆放的纸 33、消防员使用的消防水源有( ABC )。 A、天然水源 B
30、、室内消防栓 C、消防水池 D、人工水源 34、室内消防栓系统按消防栓给水范围划分为( ABC )。 A、独立消防栓系统 B、区域消防栓系统 C、室内外合用消防系统 D、分区消防栓系统 35、室内消防栓系统 按用途划分为( ABC )。 A、专用消防栓系统 B、生活消防公用系统 C、生产消防公用系统 D、生活生产和消防枝状官网共用系统 36、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ABC )。 A、石油及其产品 B、可燃气体 C、含碳物质可燃物 D、精密仪器 37、室内消防栓设备的组成有( ABCD )。 A、室内消防栓箱 B、室内消栓口 C、水带 D、水枪 38、室内消防栓系统的组成有( ABCD
31、 )。 A、消防水源 B、供水设备 C、给水管网 D、灭火设施 39、消防水喉的组成有( ABCD )。 A、阀口 B、卷盘 C、消防软管 D、小口径水枪 40、水泵接合器分为( ABC )。 A、地上式水泵接合器 B、地下式水泵接合器 C、墙壁式水泵接合器 D、通用水泵接合器 41、下列哪些建筑物内设有消防控制室( ABC )。 A、设有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 B、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建筑 C、设有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建筑 D、设有应急广播系统的建筑 42、消防控制室一般位于建筑物的哪些部 位( AB )。 A、首层 B、地下一层 C、二层 D、地下二层 43、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有( ABCDE )控制及显示功能。 A、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 B、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 C、消防控制室的消防通信设备 D、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系统的实时状态信息 E、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