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DA/T41-2008)培 训王慧琼2010.10.151. 说明n 本标准于 2008年 6月 20日发布, 2008年 9月 1日实施n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n 发布单位:国家档案局n 参照标准:n 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n 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n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2. 与旧标准的不同n 2.1 以前使用标准: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 1964年 3月 25日地质部 64地资字第 2号通知颁发)。划分为区测、普查勘探、物探化探、水文地质
2、工程地质四大专业,按不同专业对地质档案原本进行分类。n 2.2 本标准:无专业划分,地质档案原本分为十大类,新增了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3. 目的、职责n 3.1 目的n 规范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质量,保证地质勘查项目原始地质资料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n 3.2 职责n ( 1)立卷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该项目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及时、全面清理,确定归档范围,使应归档的原始地质资料达到完整、准确、系统。在地质工作结束后 3个月内完成立卷工作,并向地质档案管理部门移交。n ( 3)地质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按照本标准要求检查、验收原始地质档案。4. 归
3、档范围、密级n 4.1 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地质资料均属 归档范围 。n 4.2 按照 国土资源、测绘、海洋、环境保护、核工业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 确定 密级 。5. 术语和定义n 原始地质资料: 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n 电子文件: 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5. 术语和定义n 立卷归档 : 根据原始地质资料形成规律和特点,按有关要求收集齐全,系统整理,组成案卷,移交地质档案
4、部门统一管理的过程。n 案卷: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的档案保管单位。n 件 :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正文、表册、附件、图册等一册(本)文件为一件; 以能独立有效使用的电子文件(夹)为一件,数据库或软件文件夹为一件。6. 分类原则n 根据原始地质资料的形成规律、形式特征和内在联系,案卷内的原始地质资料划分为 10类。 n 每一件原始地质资料按有机联系只能归入其中一类,不应增设类别。7.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类目 n 根据原始地质资料的形成规律、形式特征和内在联系,案卷内的原始地质资料划分为 10类 。n ( 1) 成果底稿、底图类(代字 /代号:底 /D)n 成果报告(包括正文、附图、附表、附件、数据库和软件、审批文件等)的最终稿。 n ( 2) 测绘资料类(代字 /代号:测 /C)n 测绘设计、观测记录、计算资料、测绘成果,相关验收文据等 。 7.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类目n ( 3) 野外地质观察类(代字 /代号:观 /G)n 野外地质调查图件、观测记录、照片及底片、工作总结(小结),相关质量检查记录等。n ( 4) 勘探工程及现场试验类(代字 /代号:探 /T)n 地质工作中的钻探(井)、坑探、槽探等地质工程资料,各类野外试验资料,相关质量检查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