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56927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l 10.1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1.进线间的位置一般一个建筑物宜设置 1个进线间,一般是提供给多家电信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2.进线间面积的确定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提出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3.线缆配置要求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及天线馈线等室外缆线进入建筑物时,应在进线间成端转换成室内电缆、光缆,并在缆线的终端处可由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设置入口设施,入口设施中的配线设备应按引入的电、光缆容量配置。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l 4.入口管孔数量进线间应

2、设置管道入口。在进线间缆线入口处的管孔数量应留有充分的余量,以满足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弱电系统、外部接入业务及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其它业务服务商缆线接入的需求,建议留有 2 4孔的余量。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l 5.进线间的设计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2)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3)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 1000mm。4)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 5次容积计算。5)进线间如安装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施时,应符合设备安装设计的要求。

3、6)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l 6. 进线间入口管道处理进线间入口管道所有布放缆线和空闲的管孔应采取防火材料封堵,做好防水处理。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l 10.2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原则l 10.2.1 设计步骤1)确定敷设现场的特点。包括确定整个工地的大小、工地的地界、建筑物的数量等。2)确定电缆系统的一般参数。包括确认起点、端接点位置、所涉及的建筑物及每座建筑物的层数、每个端接点所需的双绞线的对数、有多个端接点的每座建筑物所需的双绞线总对数等。3)确定建筑物的电缆入口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4)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 5)确定主电缆路由和备用电

4、缆路由。 6)选择所需电缆的类型和规格。 7)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成本 8)确定每种选择方案的材料成本。9)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l 10.2.2 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是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设计人员要通过多次反复地与用户沟通详细掌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情况。在建筑群子系统设计时进行需求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工程的总体概况、工程各类信息点统计数据、各建筑物信息点分布情况、各建筑物平面设计图、现有系统的状况、设备间位置等。了解以上情况后,具体分析从一个建筑物到另一个的建筑物之间的布线距离、布线路径,逐步明确和确认布线方式和布线材料的选择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

5、术l 10.2.3 技术交流在进行需求分析后,要与用户进行技术交流,这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建筑群子系统往往覆盖整个建筑物群的平面,布线路径也经常与室外的强电线路、给(排)水管道、道路和绿化等项目线路有多次的交叉或者并行实施,因此不仅要与技术负责人交流,也要与项目或者行政负责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重点了解每条路径上的电路、水路、气路的安装位置等详细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每次交流结束后要及时整理书面记录。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l 10.2.4 阅读建筑物图纸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较多,且路由集中,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骨干线路,索取和认真阅读建筑物设计图纸是不能省略的程序,通过阅读建筑物图纸掌握建筑物的土建结构、强电路径、弱电路径,重点掌握在综合布线路径上的强电管道、给(排)水管道、其它暗埋管线等。在阅读图纸时,进行记录或者标记,正确处理建筑群子系统布线与电路、水路、气路和电器设备的直接交叉或者路径冲突问题。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