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了解痫病的基本概念。 掌握痫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痫病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一、定义 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其特征是发作性精神恍惚,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别名:癫痫,痫证,羊羔风【概述】二、历史沿革1.内经及秦汉阶段 最早源于内经“胎病”,癫疾,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2.隋唐阶段,对痫证认识有较大提高。 巢元方将痫病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提出了发作周期有长有短。孙思 邈分为心痫、肝痫、肺痫、肾痫和肠痫。3.宋元时代 在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发展。 陈无择认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朱丹溪强调痰迷心窍引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4.明清以来,痫证认识上有较大发展。 王肯堂首先将癫狂痫区分开来以如前述。虞抟也主张从痰论治。叶天士补充了痫病虚证的治法。王清仁补充了气虚血瘀型的治法。三、范围F本篇讨论范围纯指反复发作性昏仆,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的痫证,至于热病中的抽搐及暑痫不属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的各类癫痫,可参阅本篇讨论。【病因病机】 一、病因1.七情失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