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物理教学模式 学 生 金沈冰 指导教师 章精央 年 级 2013 级 专 业 通用技术 论 文 题 要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模式会培养出不同规格、质量的人才。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评价传统、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改实践,探讨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一、 回望历史,重现经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直到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教学原理,使教学论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但真正完整地建立教
2、学模式,则是从 19 世纪赫尔巴特开始的。 二、探究合作,走进生活 探究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并相对独立的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活动中,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来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增长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活动过程,它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并能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信息,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 注重方法训练 (二) 注重兴趣激发 (三) 重视交流和协作 (四) 注重能力培养 三、生活物理、物理社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
3、发并保持学生 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进一步贯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构建了“发现探索应用创新”四环节生活物理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走进生活发现物理课堂探究学习物理回归生活应用物理制作发明创新物理”。 (一)走进生活 发现物理 (二)课堂探究 学习物理 (三)回归生活 应用物理 (四)制作发明 创 新物理 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物理教学模式 摘 要: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模式会培养出不同
4、规格、质量的人才。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评价传统、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改实践,探讨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直到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教学原理,使教学论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探究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 并相对独立的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
5、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关键词: 探究合作、教学模式、新课标、生活中的物理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模式会培养出不同规格、质量的人才。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评价传统、现代教学模式 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改实践,探讨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二、 回望历史,重现经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直到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教学原理,使教学论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但真正完整地
6、建立教学模式,则是从 19 世纪赫尔巴特开始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传统教育。他将心理学运用于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主张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安排教学。他认为,观念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强调教学过程的统觉作用,并由他的关于人的 本性是中性而被动的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姿态接受教师由外部提供的知识信息,从而形成他的心理。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传递 接受型的教学模式。其程序为教学过程四阶段: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与这四阶段相应的心理活动为注意、期待、探究、行动。赫尔巴特首次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无疑,这是对教学论研究的巨大促进。此后,赫尔巴特的弟子
7、赖因根据当时传授知识的需要,又将“四阶段”教学模式扩展为五步骤:预备 提示 联系 总结 应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盛行欧美并传入中国。 二、探究合作,走进生活 探究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并相对独立的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活动中,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来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增长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活动过程,它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并能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信息,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探究合作学习是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健全体格为核心
8、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是一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 综合系统。它除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将十分重视情感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实施探究合作学习必须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就是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方法训练 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以及在生活中亲身检验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注重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它要求学生自己对某个现象首先进行预言,接下来自己做实验,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然后将实验结果与预言进行比较,从而得
9、到结论。日前,笔者观摩了一位教师的平面镜成像一节的评优课。一开始,教者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任务,接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索。然后,教者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其实,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一个运用正确的方法和系统的 过程,通过验证假说,从而获得客观的、确切的知识,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现象的途径,从而产生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预言新的可能和发展新的知识。因此,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动手的过程,它通过人们满怀好奇,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实验,验证有关假设,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 )注重兴趣激发 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
10、,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启动、定向、动力功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自觉性,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主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的源泉 隐藏在深处,需要费力才能找到它、掘出它;而且情况往往是:接近和挖到事物的本性及其因果关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兴趣的源泉”。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问题,多方法解决问题,掘出隐藏在深处的“源泉 “,形成自己的能力。例
11、如在平面镜成像的这节课上,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以小猴 子捞月亮,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最终产生了探根求源的强烈愿望,顺利的把学生引入到对相关知识的探求上来。 探究合作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以及收集、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养成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讲授为辅。整个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动手实验为中心的。教师不要作过多的交代和要求,而是让学生在教材和说明的指导下自由发挥。一节课是按照“思考与质疑 准备实验 观寨记录 分析总结”这样的模 式进行的,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全过
12、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探求未知的好奇心易于得到满足。在平面镜成像的这节课上,教者在提出问题后,便让学生按上述模式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巡视指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重视交流和协作 探究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个人思考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小组合作是落实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于小组,通过创设一些须小组合作才能达到目标情境。这样
13、,就可形成“合作”、“组外竞争”的格局,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例如:与同伴一起准备实验器材;与小组同学一起重温上一次的课或前面的内容;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你的测量结果,并讨论产生结论的原因。在平面镜成像的这节课上,学生两三人一组,自己选择工具,合作进行实验。学生实验后便提出如下观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运动方向相反; 3、像与物左右相反; 4、像与物颜色相同; 5、像是正立的; 6、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7、物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然后,教师让学生证明所提出的观点的正确性,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方法,如:有一位学生为了证明像与物大小相等,提
14、出点燃蜡烛,将蜡烛油滴到镜面上,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针对这一做法,另一位学生指出,点燃蜡烛有明火,存在安全隐患,主张改用将笔贴在镜面上,观察像与物来验证。再如,一位同学为了证明像与物左右相反,提供的方法是:面对镜子,闭起左眼,观察到像是闭起右眼,从而验证了所提供的结论。这些分析讨论既生动形象, 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去芜存菁,得出正确结论。 (四 )注重能力培养 探究合作学习要求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且实验器材非常简单,许多来自生活,来自家庭。如在平面镜成像的这节课上,所选用的器材:镜子、蜡烛、尺子、玻璃等。这是因为简单的、生活他的材料可以给学生以亲
15、切感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畏难情绪。另外,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可以很容易找到这些材料的替代物,使得动手活动易于展开。 探究合作学习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不是将科学的结论和知识告诉学生,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 教学便淡化了对学生定义化、概念化和公式化的要求,而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相互协作能力等等。 其实,探究合作学习的主旨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要充分信任学生,民主对待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下进行物理教学,方能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三、生活物理、物理社会 新课
16、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进一步贯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构建了“发现探索应用创新”四环节生活物理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走进生活发现物理课堂探究学习物理回归生活应用物理制作发明创新物理”。 (一)走进生活 发现物理 内涵:在学习一章或一节之前,首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寻找相关的物理现象、实事和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其中的物理
17、规律,以达 到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索,形成初步的感知阶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感性基础。 1广泛收集实验器材,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利用了物理知识生产制造出来的,倘若我们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实验的器材、课堂的教具便俯首可拾:一根筷子、一把汤匙、一支圆珠笔杆,甚至是手指都可以作为光学的教具;一个废旧牙膏皮和一块橡皮泥便可演示出物体沉浮的内涵;橡皮筋和松紧带可以做成简易的测力计 ;一次性纸杯可以做成土电话、照相机、也可演示小孔成像;用完油的圆珠笔芯可以演
18、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等等。试想一个喝完了水的矿泉水瓶又能帮助学生们做多少实验?弄清多少物理规律和问题呢? 2集中收集测量工具,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测量,测量离不开工具。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又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以刻度尺为例:单是卷尺也不下十几种,何况还有直尺、钢尺、木尺等。学生在收集到这些工具的时候,自然就会对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致在收集的过程中急于探究它们的使用规则、制作原理,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在展示时间的测量工具时,有同学谈到了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过程:从炊烟到立杆、再到钟表的发展过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19、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3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课堂学习准备第一手材料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学习物理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物理现象时,课堂上一片沉默,很少能举出贴切的例子,尽管老师努力创设情景,反复启发诱导,而学生还是茫茫然不知 所以然,最后只好由老师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让他们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学生更是不会用物理语言来回答。而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相关信息,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并且养成了虚心、好问、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生活中的好多现象、器具、用品都与物
20、理息息相关:如:海市蜃楼、雨后的彩虹、茶壶盖上的小孔等等,只要你认真去搜集、总结,总是能给人以惊喜,给人以收获的。 (二)课堂探究 学习物理 内涵:就是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各种物理现象、日常用品等带入到课堂进行讨论、交流、探究。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就能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顺利的掌握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并能运用学习的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1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得主体作用 课堂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课前搜集的信息现象、器材、工具、用品等无一不是通过课堂的展示、探究来升华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与学的分工上: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21、通过这样的课堂,促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又创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必需的空间,进一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从生活中发现物理,从物理中理解生活 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从生活中搜取相关的信息、器材,可以加强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学生从生活发现物理,从物理中理解生活的一条捷径。对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科学态度和学习习 惯 科学的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课堂
22、探究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回归生活 应用物理 内涵: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物理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 1运用物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进行,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新课标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部分同学虽然对物理规律、概念、实验能够熟记,但对他们的原理、技巧 弄不清,理解不透,更谈不上应用这些规律、技巧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在家中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出于溺爱,剥夺了孩子们动手
23、操作的机会,什么事都由大人来包办,使他们远离了变幻多姿的自然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个别同学甚至连火柴都不敢划。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物理来源于实践,揭示自然规律。它是人们为生存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一门 科学。为此,在实施物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生存教育。 (四)制作发明 创新物理 内涵:利用学习的物理知识,整合其它科学知识进行制作、发明,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工程师,都是从少年时代的各种小制作、小发明开始的。有时,对一项技术的小革新,都闪耀着学生们智慧的火花。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一个事实,都能给学生以启发,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碰撞着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 热情,增强了学生克服难题、改革技术的信心。 总之,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清楚地认识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内涵,进一步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了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