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齐南教授绪 论重点: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内容提要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中医学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医学,本课程是中医学的入门课程。内含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生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病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历史背景: 古代自然科学的渗入古代哲学思想的
2、影响形成的标志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1、 黄帝内经 的成书 第一部医学典籍 ,誉为 “医家之宗 ”素问 9卷 81篇 内经 162篇 ,14万余字灵枢 9卷 81篇成书年代 :有争议,成书年代历经战国至西汉。可以认为是汉以前医学成就的汇编。作者: 是相当长的时期内,古代医家经验的汇集。成就: 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感性上升至理性)。 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2、 难经 “难 ”,有质难之意,即问答。全书共有81个问答,称 “八十一难 ”。成书年代 : 不详。为后世医家著成后托名于秦越人(扁鹊)所撰。成就 : 在 内经 基础
3、上有所发展,尤以脉诊和针灸治疗较 内经 更详。 内 、 难 二经的成书,已为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 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和应用。 伤寒杂病论 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或称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作者 :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在 内 难 基础上,总结前人成就,结合自己临证经验而著成。经后人整理分为 伤寒论 及 金匮要略 两书。张氏被后人誉为 “医家之圣 ”。成就: 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 伤 载方 113首, 金 载方 262首,成为中医方剂学的鼻祖。 运用了理、法、方、药一体辨证论治原则,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杂病论 的成书,使中医临床学科有了根本的改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临床医学部分的基石,并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药物专著的问世 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成书年代: 一般认为大约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载药 36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