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心血管科 赵益业一、中医学的形成古代自然哲学、天人合德、整体观、文化思维、政治伦理、阴阳、五行、精、气、神、 重道轻器、重神轻形、司外揣内、援物比类、黑箱、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脏腑理论、四诊技艺化、病因、情志、疾病、病机、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反推、经验二、证的现代研究 1、五脏(证) 肾虚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脾虚证、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阴虚证、肺气虚证、肝气虚证、肝郁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上炎证、肝风内动证。 中医学的肾是对下丘脑 垂体 靶腺之神经、内分泌、免疫、生化代谢等多系统多层次的概括,肾虚是以神经内分
2、泌紊乱为主的机体内环境综合调控机能的障碍。参与调控的因素有: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生化酶和微量元素等等。 补肾方药可调节内分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核酸、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具有强壮作用,消除自由基、降低过氧化脂质,补充微量元素,延长寿命,从多方面发挥抗衰老作用。 脾的本质包括了现代医学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运动等多系统功能在内,是以消化系统及相关联系为主的综合性概括。 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并以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和心血管等系统的疾病多见。肝郁证情感精神异常, NE、 E、5-HT和多巴胺等中枢神经递质、肾上腺组织结构、免疫系统多项指标多发生改变。 植物神经紊乱,交感神经偏亢,以致引起消化、内分泌、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血流变学异常,血粘度增高,脂质过氧化增强,激素分泌反馈机制紊乱,免疫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