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65398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1、南海问题:中国南海问题无疑成为国际焦点。菲律宾向联合国海洋法仲裁委员会申请就南海问题作出裁决,将中国南海争端推向高潮。现在菲律宾总统候选人摆出强硬姿态,试图把中国南海问题作为自己竞选的政治筹码,以此来煽动国内的民族主义,提高自己的支持率。美国更是不遗余力,在中国南海地区加强军事巡逻,试图把国际社会的目光集中到中国南海地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已经掌握在南海地区的主动权,除非中国主动退缩,否则,中国将牢牢控制中国南海地区的局面。有人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的时候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在南海地区应当表现出更加强硬的姿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乃至美国退缩。但是,也

2、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外交部长在东南亚地区访问,争取东盟国家支持中国南海主张,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正在积极寻求通过外交途径缓和南海地区的局势。我们的观点是,中国南海问题不仅是中美两国较量的主要战场,同时也是中国外交转型的重要试金石。中国和美国在南海地区的较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较量,美国派出航空母舰在中国南海地区行使所谓的“自由航行权”,无非是要挑动中国加大在南海地区的军事投入,在这个地区搞军备竞赛。如果中国上当受骗,把主要资源用于加快南海地区的军事装备建设,那么,美国挑起军备竞赛的目的就会达到。中国不打算在中国南海地区部署重兵,中国也不会在中国南海地区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中国正在依靠自

3、己强大的工程力量,加快南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中国南海地区岛礁成为中国的战略支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静制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遏制美国的军事扩张野心。第二部分是外交较量,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美国试图在中国与东盟之间打进楔子,美国总统访问缅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美国试图通过加快东盟国家的民主转型步伐,在东南亚国家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对于东盟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乐观其成。中国既不会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促使东盟国家实现政治改革,中国也不会允许东盟国家在政治改革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混乱。中国在东盟国家民主政治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是一种积极不干预

4、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利于调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外交政策,也有利于东盟国家逐渐适应国际环境。中国外交部长访问东盟国家,一方面是希望了解东盟国家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东盟国家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应当保持克制,不要试图借助于外部力量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可以这样说,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较量,美国明显处于“业余”状态。美国希望强化与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的同盟关系,破坏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事实证明,部分东盟国家政治领袖已经真切地意识到,如果在中美两国之间合纵连横,那么,最终有可能会玩火自焚。正因为如此,一些东盟国家虽然欢迎美国的军事存在,但是,在外交上始终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种

5、平衡外交策略充分说明中美两国在南海地区的外交角力,美国并没有占到便宜。第三种则是经贸较量。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唯一能出口的是他们的军事装备。美国试图以自己的军事装备出口,拉拢东南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此来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商业存在和军事存在。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菲律宾希望购买美国的先进装备,可是菲律宾的经济能力有限。新加坡是一个弹丸之地,不可能购买美国的大型军事装备,美国航空母舰和美国滨海战斗舰虽然长期停靠在东南亚国家的港口,但是,美国的军事存在并没有促进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如果中国南海地区局势日益紧张,那么,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不可能快速发展。中

6、国有强大的人口优势和巨大的消费能力,只要中国南海地区基础设施完善,那么,不远的将来,中国南海将会成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中国南海,到那个时候,中国游客不仅会促进中国南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带动周边国家包括文莱、马来西亚等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如果美国试图以军事武器出口为诱饵,迫使东盟一些国家继续与中国对抗,那么,最终必然会损害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与中国进行经济较量根本没有胜算的可能。可以这样说,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挑起事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南海地区开发是中国对外开放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南海地区不仅有丰富的战略资源,而

7、且更重要的是,中国南海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中国强化与东南亚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中国在南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针对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当然更不是针对美国。现在美国自作多情,在中国南海问题上说三道四,甚至派出军舰在中国南海地区巡逻,这种不请自到的做法,说明美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战略的荒谬性。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存在是为了保护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商业存在。由于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的商业存在有限,因此,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是典型的得不偿失。中国不会在中国南海地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中国也不希望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强化自己的军事部署,因为那样做必然会拖延经济发展的步伐,必然会导致中国南

8、海地区局势紧张。当前中国在南海地区尚未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如果条件成熟,可以邀请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在中国南海地区开展经济合作。中国应当以自己的智慧,逐渐地化解中国南海地区的争端。中国应当以柔克刚,而不是硬碰硬,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彻底打乱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部署,因为只有这样,中国南海地区的局势才能逐渐恢复平静。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在莫斯科就中国南海地区的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部分新闻媒体报道认为,印度已经承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合法存在,印度主张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中国南海问题。这是一种缺乏外交思维的表现。在中国南海问题上印度不可能支持中国的主张。印度外交部长之所以

9、在莫斯科赞成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中国南海问题,与印度的战略利益有关。印度的战略方针是,鼓励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军事存在,以此来抗衡中国。但是,印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找到解决中国南海地区主权争议的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区稳定,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印度解决类似争端提供有益经验。中国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的时候一方面必须强调南海问题的地区性,尽可能地避免把中国南海地区变成国际主要大国参与解决的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软硬兼施,必须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逐渐地化解对抗中国的地区同盟。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外交部门正在积极与越南展开谈判,通过谈判解决中国南海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强化与马来西亚、

10、文莱的传统友好关系,也是为解决中国南海问题作好铺垫。换句话说,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既不能操之过急,同时又不能以拖待变,中国是世界大国,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必须牢牢地把握主动权。换句话说,不管中国是否对外公布,中国必须制定解决南海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牢牢把握主动权。中国南海问题不会成为中国的历史包袱,但是,中国南海问题有可能会导致中国国际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必须控制节奏,必须在关键的时刻扭转被动局面。现在美国和菲律宾在中国南海问题上大肆炒作,是因为他们自以为已经掌握了中国南海的主动权。中国应当主动设置政治议题,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把握话

11、语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美国和菲律宾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必须充分考虑得失利弊。2,中日关系 影响中日关系的焦点问题日本是中国近邻,中日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热点问题。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摩擦不断,中日关系起伏不定。中日两国就像镜子内外的两个人,彼此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却彼此都不满意对方,因而中日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个人认为,中日问题,其实也包括世界各国之间的问题,说到底都是国家利益问题;而国家利益问题的基础,是经济问题。 一、钓鱼岛问题 先从钓鱼岛问题说起。钓鱼岛问题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日之间最热闹的问题,彼此谁也不让谁,争得不可开交。一个原本不被人注意的无人荒岛,因

12、为在其海域发现了油气资源,一下子成为了日、台、大陆三方争抢的对象。经济利益是引发国际问题的最根本因素,国家主权之争只是表象,中国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大片领土争议上做过让步,难道那些就不是中国领土吗?只不过对这些领土的妥协能换回更大的国家利益。岛屿本身不大,但其带有很大面积的海洋经济专属区,这其中的经济利益就相当可观了。 对中国来说,钓鱼岛的战略意义要大于眼前的经济利益。钓鱼岛是所谓“第一岛链”上的一环,在地理战略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中国能够掌控钓鱼岛,就为中国打破海洋包围提供了突破口,因而中国政府不惜如此大动干戈在钓鱼岛问题上与日本争得面红耳赤。 但是日本为什么非要把钓鱼岛问题炒的沸沸扬扬呢

13、?日本应该明白,就算是再强硬的态度,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在钓鱼岛主权上有妥协,大家都知道和平谈话是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何况东海等近海大陆架底下有的是油气,没有必要为这冰山一角如此大费周章。领土主权只是一方面原因,其中还有更深层的经济问题。日本经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萎靡不振,长期的经济低迷使日本国内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日本政府正是借钓鱼岛之争来缓和国内矛盾,并煽动民族情绪以提升国民士气,以此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所以日本在只要不发生战争的前提下,大有把钓鱼岛问题炒热的动机,钓鱼岛越热闹,日本就越有利。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亚洲国家,同样是一点即着的民族情绪,中印对峙能以平和的方式解决,而钓鱼岛之争却吵

14、地不可开交。 个人觉得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的处理上还是基本恰当的。中日两国就像两辆车发生了碰撞,车上下来两个男人互相指责,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却始终不见动手。中国没有必要为此和日本打上一架,先不说中国在军力上未必胜得过日本,就算是中国打赢了完全控制了钓鱼岛又能怎样,日本通过战争能够刺激经济缓解矛盾,中国只会打破现阶段仍然良好的经济环境,给本已放缓的经济雪上加霜。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中国只要安心发展经济,等国力强盛了这些领土争端问题都不是问题。看看日本在同中国、韩国的领土争议上那么强势,在与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争议上什么时候敢说重话,国力的强弱决定了对话的姿态,而国力强弱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

15、 二、历史问题 中国人讨厌日本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的否认。就像如果一个人打了你,对方非但不道歉,还态度极其恶劣地予以否认,你怎么可能原谅他?但是历史就摆在眼前,不是你想否认就能否认的,篡改教科书的行为最多只能欺骗日本人自己而已。德国同样在二战中犯下战争罪,但德国却能很好地反省自己,勃兰特的一跪让世界接受了德国的谢罪,德国的诚恳使世界原谅了德国,今天的德国重新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欧洲的核心。而日本的抵赖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反应,非但没有得到中韩等国的认可,还使日本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僵化。 日本自古就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国家,它寻求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早在明

16、万历年间,统一了全日本的丰臣秀吉不可一世,扬言要在两年内迁都北京,自己坐镇宁波,然后征服印度。这与中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外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算是当年的美苏,无非也是想要在世界称霸而已,日本区区一个岛国想的却是不断侵略占领他国,所以中韩等亚洲国家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复苏感到无比紧张和反感也理所应当。 日本竭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不是说成了政治大国就能得到世界的认可,而是得到世界认可的国家才能成为政治大国。日本想要得到利益,却不愿承担战争责任,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实在是难以得到世界的认可,恐怕会成为日本未来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的阻碍。 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是难以忘却的。我每次回家跟爷爷聊到抗日战争,

17、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每次都会像一个孩子一样无比激动,不停的留着眼泪。他说当年他还在上初中,老师讲到淞沪抗战日本对中国军民的杀戮,不禁痛苦流涕,整个班级都哭作一团。要让中国人忘记日本侵略是不可能的,如果日本还是一如既往不承认历史,恐怕中日改善道路将艰辛坎坷。 日本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国家,越是对它态度缓和,它就越发骄狂跋扈,而且能狂得没边。对于俄日北方四岛问题,上世纪 80 年代末戈尔巴乔夫刚一承认存在问题,日本人就开始强化自己的立场。本世纪初普京刚一承认 1956 年苏日联合公报有效并表示和平条约签署后可能向日本转交两个岛屿,东京就开始要求归还全部四个岛屿。中国古代国力强盛的时候,日本就表现得服服

18、帖帖,遣使修好;一旦中国衰弱或者日本强大起来,就会发生像万历朝鲜战争、倭寇骚扰、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这样的事情。 所以个人认为,中国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中日历史问题,不应寄希望于日本承认历史和道歉,而是要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只有国力强大、经济与军事实力强大了,才有资格推行中国一贯主张的以德服人。中国一味采取单方面退让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史为鉴,加强经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在解决国际问题的时候才有发言权。 三、台湾问题 由于台湾曾经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 50 年之久,日本一直对台湾有着留恋之情。日本不希望台湾问题能够解决, 两岸一旦统一,中国的实

19、力就会大大增强,日本就会受到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双重压力。所以日本希望维持台湾现状,不断在台湾问题上添油加醋,在大陆和台湾关系的摇摆之间寻求日本利益最大化。 而在台湾方面,台独势力在不断寻找对抗中国大陆的靠山,除了美国以外,日本也是很好的选择。台独势力希望借日本力量牵制大陆的想法与日本不谋而合,给日本插手台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台湾问题同样也是经济问题,日、台所追求的无非也是经济利益。日本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台湾施加影响,企图逐步控制台湾经济;台湾希望借助日本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所以只要大陆经济强大了,台湾方面自然就会向大陆倾斜,经济利益往往能有效地改变政治倾向。 四、美

20、日同盟问题 日本之所以能在处理周边国家问题上那么强硬,与美国这个靠山有很大关系;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发展,也离不开美国的影响。上世纪日本依靠美国的保护,一心发展经济,使之突飞猛进。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在东亚的代言人,将日本作为美在东亚战略中的前沿阵地,以维护美在亚太地区安全战略上的主导权,用以牵制亚洲其他正在崛起中的国家。 美国不希望中日关系和善,倘若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联合,那美国恐怕在亚洲的势力将不复存在。所以美国希望中日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钓鱼岛争端中,只要不使局势动荡将其卷入其中,美国愿意看到中日不和,以日本牵制中国,为其重返亚太铺平道路。中日关系久久不能取得实质改善,美国在其中也

21、有一定的影响。 而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的途中,其利益必定与美国发生矛盾。日本挑动中日矛盾、制造争端,是想利用“中国威胁论”诱使美国把注意力转向中国,而放松对其控制,以便获得更大的政治和经济自由,在中美的争端中寻求日本利益最大化。 五、琉球独立问题 琉球问题最近又被提上了桌面,虽然不是中日问题的焦点,但还是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琉球在二战后的归属确实令人遗憾,如果当时能够努力争取一下,就算是现在归于台湾或者独立也比归于日本要强。琉球时至今日与日本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琉球人在日本也没有被视为同日本本土居民完全一样。日本二战战败后曾对琉球居民实行大屠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屠杀琉球居民人数达 26 万,仅次

22、于南京大屠杀。 琉球人的独立运动自琉球被日本吞并之日起,一百多年以来从未间断。上世纪七十年代。琉球之所以同意归入日本,不过是因为美国在琉球实行的制度遭到了琉球人的抵制,琉球人想尽早脱离美国的控制而已。如果琉球确实能够独立,对中国来说绝不是坏事,至少第一岛链将不存在,钓鱼岛问题也将解决,台湾与日本之间的联系也有了阻隔。 但中国政府出面支持琉球独立,就好像外国势力支持藏独一样,将会面临棘手的问题,中国政府如果出手,等于给了别人一个支持藏独的机会,如果处理不好反倒惹祸上身。而且琉球人也对中国不是很有好感,“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领导人松岛表示,中国提到琉球独立会让琉球人反感,因为中国当年没有阻止

23、日本灭亡琉球。 中日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起伏不定,而且这一状态也将持续下去。个人认为,所有的国际问题都是国家利益问题,而国家利益最核心最基础的经济利益。领土争议是为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国际地位的提高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军事力量的提升更是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发展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甚是是历史问题争议,能够提升国民自信心和生产动力,同样服务于经济建设。没有经济基础作为支撑的一切问题就像没有根基的树,虚空而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有发展前途。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如果不能给国家带来利益,不能给人民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利益,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也就不会有任何收获。中日问题在一直以来都体现了这一点。 而中

24、国在处理中日关系的时候,个人认为应当从经济角度出发,什么样的决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帮助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经济强大了,才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有能力保卫国土;人民衣食丰足了,才有心思去考虑文明礼节,才有文化的发展;经济发展了,才能提高国际地位,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动不动就想跟日本打一仗,这对于中国的崛起绝对没多少好处。我们要做的是在维护国家3.你认为围绕钓鱼岛争端,中日会否发生战争,理由是什么?个人觉得中日之间可能会外交关系恶化但不会到打仗的地步。日本和中国实力都不弱一旦爆发战争或许会两败俱伤或许会引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也说不定,世界各国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日本现在国内政治混乱不会在这种时候贸

25、然发动战争,万一打起来国民不愿意再来个起义就乱套了现在美国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对付中国,所以也只会允许日本挑衅如果有什么大动作应该会制止台湾现在只是蔡英文竞选成功并不表示台湾每个人都是台独,如果蔡英文不顺应民意被选下去可能性也很大,台湾问题现在还不知道会如何发展世界现在暴恐,难民,局部战争有很多事需要解决,而且各国内政多多少少出了一点问题,在这种关头是不可能有战争的。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中,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首先属于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哲学认识论有关理论中,应当属于人类的评价性认识范畴。由于评价性认识本身不同于事实性认识的特点,决定其认识结果的多样性。而认

26、识上的差异必然造成行动上的区别,使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不可抱过于乐观的想法。首先,一些国家加强了反恐立法,建立和完善反恐机制。美国决定成立国土安全部,菲律宾制定 10 项具体反恐对策,印度尼西亚颁布反恐条例,俄罗斯下令大幅修改国家安全构想;其次,加强预警,提高国家抵御恐怖袭击能力。美、英、法等国家均加强了情报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恐怖预警系统,及时对恐怖袭击发出预警信号;再者,加紧搜捕在逃和隐藏的恐怖分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2002 年在安全问题上达成了更广泛的共识,各国间的双边、多边和区域性反恐合作得到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了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协定,

27、决定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建立常设地区反恐怖机构,加强安全领域的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第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领导人反恐声明,并承诺打击恐怖主义的融资活动;欧盟和俄罗斯首脑会议表示将继续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东盟首脑会议将反恐列入重要议程,并决定在吉隆坡建立反恐中心。与此同时,各国还加强了反恐军事合作。2002 年以来,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频繁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俄罗斯与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成员国也多次举行反恐军事演习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了首次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联合军事演习。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负责任大国,中国一贯坚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的原则立场,进一步

28、加大了参与国际反恐合作的力度。中国政府认为,反恐应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在双边和多边反恐合作上,中美建立了长期反恐合作机制,中俄成立了反恐工作组。中国还与巴基斯坦、印度建立了反恐合作机制,并与英国、法国、德国等就反恐问题进行磋商。中国的立场和努力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2002 年 9 月,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旨在分裂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反恐斗争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应当看到,反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斗争。打击恐怖主义成功与否,重要条件之一是能否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国际恐怖活动复杂多变,反恐斗争难度很大。然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29、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因此国际社会将会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为解决全球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而不懈努力。4.中俄关系的主要成就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分别有哪些?俄罗斯总统普京 6 月 25 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期间会晤后,时隔一天再度会面,成为 6 月北京盛夏备受关注的热点,吸引了两国和全世界媒体的眼球。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 15 周年和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 周年,普京总统此时访华自然有特殊重要意义。此访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日程紧凑,活动密集。普京总统带来了 200 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包括总统办公厅主任、政府第

30、一副总理和 3 位副总理,以及俄国家石油公司、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大企业负责人。两国元首活动持续 5个多小时,围绕双边关系、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丰硕成果。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政治成果丰硕。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 3 个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全面总结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 15 年来中俄关系发展成果,对下一步发展进行规划,系统阐述双方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一致看法和立场;两国元首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重点阐述双方对当前全球战略稳定形势的看法,强调中俄强烈反对域外势力在东北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呼吁各国从更宽广视角看待战略稳定;

31、中俄元首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重点体现双方在信息网络空间的一致主张和加强合作的意愿举措。一次访问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 3 个重量级合作文件,在国际外交实践中也是不多见的,充分反映了当前中俄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双方立场的高度一致。二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指引两国关系发展。条约全面总结了中俄关系发展经验,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两国世代友好的理念,成为指导中俄关系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正是在条约精神指引下,中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深化。条约也产生了积极的国际效应,促进了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此访期间,双方隆重举办条约签署 15 周年纪念大会,

32、两国元首共同出席并致辞,呼吁广泛弘扬条约理念,共创中俄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三是务实合作展示强劲动力。两国元首商定将战略性大项目作为中俄务实合作重点方向,见证双方政府部门和企业间签署 30 余份合作文件,涵盖经贸、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就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战略性大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商定继续加快西线天然气、莫斯科喀山高铁、核领域合作步伐。中方和欧亚经济委员会签署了关于正式启动经贸合作协议谈判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取得重要早期收获。双方还将积极研究共同推动建立“欧亚伙伴关系”。这些成果不仅有助于中俄深化合作和利益交融,提升两国

33、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地区一体化,提振世界对中俄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的信心。四是人文交流更接地气。中俄成功举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和青年友好交流年,两国民众彼此更加了解,更加亲近。如今,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双方留学交流规模已达 7 万余人,中俄共建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顺利奠基。此访期间,双方启动中俄主流媒体边境口岸城市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商定重点办好今明两年的媒体交流年,为中俄关系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舆论环境,共同提升两国的国际舆论话语权。五是国际协作纵深发展。此访期间,两国元首发表的 3 份联合声明中,国际合作内容丰富,分量重足,合作领域已突破传统范畴,向战略稳定、信

34、息网络、外空、极地、海洋等新疆域延伸。两国外长签署并发表了中俄关于促进国际法的声明,这是双方首次专门就捍卫国际法、促进国际法治联合发声,标志着双方国际合作提升至新水平。两国元首还强调要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一步深入沟通协调,加大相互支持,将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更多国际合作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贡献更多中俄智慧和中俄方案。元首交往对中俄关系发挥着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作用。普京总统此访是今年上半年中俄关系最重要的政治日程,将为双边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今年两国元首在G20 杭州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重要多边场合还将有多次会晤机会,相信两国关系一定会取得更多符合双方利益、符合

35、世界期待的好成果。10,你认为国际反恐的主要措施应该有哪些?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中,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首先属于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哲学认识论有关理论中,应当属于人类的评价性认识范畴。由于评价性认识本身不同于事实性认识的特点,决定其认识结果的多样性。而认识上的差异必然造成行动上的区别,使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不可抱过于乐观的想法。首先,一些国家加强了反恐立法,建立和完善反恐机制。美国决定成立国土安全部,菲律宾制定 10 项具体反恐对策,印度尼西亚颁布反恐条例,俄罗斯下令大幅修改国家安全构想;其次,加强预警,提高国家抵御恐怖袭击能力。美、英、法等国家

36、均加强了情报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恐怖预警系统,及时对恐怖袭击发出预警信号;再者,加紧搜捕在逃和隐藏的恐怖分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2002 年在安全问题上达成了更广泛的共识,各国间的双边、多边和区域性反恐合作得到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了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协定,决定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建立常设地区反恐怖机构,加强安全领域的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第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领导人反恐声明,并承诺打击恐怖主义的融资活动;欧盟和俄罗斯首脑会议表示将继续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东盟首脑会议将反恐列入重要议程,并决定在吉隆坡建立反恐中心。与此同时,各国还加强了反恐军事合作

37、。2002 年以来,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频繁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俄罗斯与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成员国也多次举行反恐军事演习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了首次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联合军事演习。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负责任大国,中国一贯坚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的原则立场,进一步加大了参与国际反恐合作的力度。中国政府认为,反恐应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在双边和多边反恐合作上,中美建立了长期反恐合作机制,中俄成立了反恐工作组。中国还与巴基斯坦、印度建立了反恐合作机制,并与英国、法国、德国等就反恐问题进行磋商。中国的立场和努力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20

38、02 年 9 月,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旨在分裂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反恐斗争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应当看到,反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斗争。打击恐怖主义成功与否,重要条件之一是能否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国际恐怖活动复杂多变,反恐斗争难度很大。然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因此国际社会将会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为解决全球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而不懈努力。5.中美应该怎样共同推动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习近平指出,中美要增强两国互信。要防止浮云遮眼,避免战略误判,就要通过经常性沟通,积累战略互信。我们要积极拓展两国互利合作。要秉持共赢理念,不断提

39、高合作水平。当前要着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积极成果,全力争取早日达成互利共赢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深化两国在气候变化、发展、网络、防扩散、两军、执法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我们要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双方要努力解决或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加以管控,只要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美两国关系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扰。我们要就亚太事务加强沟通和合作。宽广的太平洋不应该成为各国博弈的竞技场,而应该成为大家包容合作的大平台。中国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40、始终致力于促进亚太和平、稳定、发展。中美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应该保持经常性对话,开展更多合作,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培育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都做地区繁荣稳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我们要厚植两国人民友谊。双方要为两国各界交往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便利,让中美友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4 第三讲 大国典范的中俄关系一、基础知识1. 1991 年 12 月 27 日,中俄两国在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中俄建交时间承继中苏建交时间。中苏建交时间是 1949 年 10 月 2 日。2.1996 年 4 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双方正式建设面向 21

4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在两国关系已经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3.2001 年 7 月,江泽民访问俄罗斯,同普京总统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条约形式巩固了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4.中俄两国通过中苏国界东段协定、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三个文件,最终彻底解决了两国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5.上海合作组织是将中俄两国结合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现在,其成员国有 6 个,观察员国有 4 个,对话伙伴国有 2 个。6. 2011 年 6 月 15-18 日,胡锦涛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此次访问是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 10 周年

42、、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 15 周年之际举行,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7.2013 年 3 月 22 日,习近平访问俄罗斯,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出访的首个国家。二、问答题(一)中俄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关系。双方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的典范。(2)中俄合作基础牢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相同和相似的看法,有共同利益基础。(3)中俄合作是全方位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都有良好合作。(4)中俄关系是平等互利双赢的。打破零和思维,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如何评价当前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评价:(1)主要成

43、就:(自己整理答案)(2)牢固基础:两国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相互尊重各自的国家利益;双方都赞成建立多极化的世界,反对世界单极化; 中俄关系中没有强烈的利益冲突和不可解决的问题。(3)重要启示:坚持政治互信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前提; 扩大经贸合作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基础;倡导扩大交流是增进中俄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奉行睦邻友好、彼此尊重是发展中俄关系的基本原则。第四讲 求同存异的中美关系一、基础知识1. 作为中美外交基石的三个联合公报:(1)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双方关系正常化;(2)1978 年 12 月 16 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宣布两国自 1979 年 1 月 1 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1982 年 8 月 17 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即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2. 1979 年 1 月,邓小平副总理访美,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