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摘 要: 作者以广州市南沙区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近年来初中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写作时“无话可说”、生搬硬套现象甚多,语言单调乏味等。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作文融入生活,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我个性,自由创作,大胆创新;应重视、激发和推动学生写作的兴趣。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思路,才能适应新形势,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作文教学,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好作文课,教师常常是费尽心思;为写好作文,学生更是绞尽脑汁。尽管如此,当前中学生作文中还存在着不少问
2、题。正因如此,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然而,写作水平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直接影响中学语文的整体水平,因此,要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抓好作文教学这一关。 二、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无话可说”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在作文课上或者在语文考试时,面对作文题,不少学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破钢笔头”,时间是过了不少,就是写不出多少话来,即便勉强完成了作文,不外乎是以前写了无数次的童年旧事:就是写不出多少内容充实的作文。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一是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环境中,很少经受成长中的坎坷和艰辛生活的煎熬;二是大多数学
3、生缺乏对生活的关心,导致社会知识、生活阅历不丰富,甚至非常缺乏。因而在作文时可供选择的素材少之又少,便出现了“无话可说”的现象。 (二)“搬套”现象甚多 学生为写好作文想尽办法,但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为了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老师找来大量的“范文”,而学生也学会了一套钻“范文”的本领,结果,从作文标题到内容以及形式结构,无不留有某篇“范文”的痕迹。 1.标题的“搬套”。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题目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妙。然而学生作文往往忽略这一点,或是顺手牵羊,把作文“话题”直接套现成作文题目;或是投机取巧,稍把题目改头换面了事;或是编出个连自己也不太明白的标题,引起读者的“悬
4、念”。如果要批评后者的故弄玄虚、标新立异的话,那么前者就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了,这样的牵强改动,即使不能说是原装“翻版”,也逃不了企图“翻版”的嫌疑。我曾经出过一道话题为“风”的话题作文题让学生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作文,还特别强调:自拟题目,题目要有特色,不能与话题雷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只在“风”之前加上“社会”、“自然”等字眼。有的更是省事,直接把话题作为作文题。究其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考虑什么特色或者雷同问题,只是习惯地把以往学来的拟新题目的“技巧”搬出来而已。 2.内容材料的“搬套”。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缺乏材料,即使技巧再高,也难写出好文章。正如清
5、代文学家刘大櫆所说:“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尽有威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翻开学生的作文本,你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例子(或素材)在几篇文章中重复出现。若出一道关于“理论联系实际”之类的作文题目,你会发现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举出几个相同的例子,那就是改革开放的例子,我国建设“四化”的例子,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论,等等。当然,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问题,但每篇文章都采用相同的例子那未免太单调乏味了。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大量的素材,但他们却选择了一些距离他们生活很远而且一点都不理解的例子,有的还说得头头是道,原因是历史书、政治书中有现成的。 3.开头结尾的“搬套”。 “万事开头难”,文章的一个好的开
6、头,往往能为全篇奠定鲜明的基调,表达强烈的情感,蕴含深邃的意味。然而学生写作中常常出现“举笔难下手”的现象,肚子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编筐织篓,重在收口”,结尾好就会使文章通篇生辉,但学生却常常写好正文后为一个结尾而搔耳挠腮。怎么办呢?有的滥用某些模式,形式套用,显得平淡俗气。如写上课、考试一类作文,总是“嘀铃铃,上课铃响了”开头;写校园晨曦一类作文,则常常是“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管它有用没用,套上去再说。更有甚者,用他们的话说,翻开作文选观摩去。说是观摩,其实常常是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虽然有的还抄得跟正文配合得天衣无缝,但更多的是生搬硬套,使得文章非常别扭。有的学生还有一
7、个习惯,就是无论写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喜欢在结尾抄几句政治书上的东西,喊几声口号,装点门面。 这种“搬套”文章在过去的命题作文中屡见不鲜。再看看近几年来盛行的话题作文,随着审题难度的降低和文体、题材要求的逐步宽泛,应该说学生有了更为开阔的立意视野和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但从这几年的中考作文和我的教学体会来看,局面并没有多大改观,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言之有物、文采横溢的好作文还是很少。而这种“搬套”现象似乎没有任何的改变,例子仍然是“张海迪、爱迪生”,写天气仍然是“风和日丽、阳光普照”。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太缺乏,又不能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因而提起笔来根本没什么词可用,也想不
8、到有什么特别的例子可举,更没想到什么技巧问题。二是作文教学还没能打破以往的旧有模式,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三)语言单调 文章的思想、情感要靠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文章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多年,批阅的学生作文也很多,但有不少的学生习作“缺乏文采”,甚至语言单调、呆板;经常是说几句空话或是胡乱堆砌几个华丽的辞藻,以致词不达意,表达不出真情实感。究其原因,现代科技发达,大多数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放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很少有学生拿起名著、名篇阅读。课外阅读量少,导致语言材料积累有限,自然就写不出好词佳句。 (四)对写作文不感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老师布置作
9、文时,都有不少学生喊苦喊难。有人对中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在问及“你对写作有何看法”时,有 4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38%是为了完成作业,表示喜欢的仅有 1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文都无兴趣,写的是“奉命作文”,缺少动力,写作文水平低。存在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多数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学生只喜欢现成的高科技、多媒体游戏之类的刺激活动,甚至入迷。与亲戚朋友的联系,则一个电话了事,对于写作这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活动,就缺乏兴趣了;二是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课都只局限于课堂(课室)的狭窄空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甚少,因而甚为单调乏味,激发不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兴趣。 三、
10、作文教学要讲究对策 按照目前学生作文情况与作文教学状况,在作文教学中有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让学生作文融入生活 学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怎样把自己的生活融入作文中,这是写作的一个关键,比如 2006 年的中考作文题:“创意的快乐(或创意的启示)”,生活中许多事例都可以进入考生的联想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事件,如一次手工制作比赛,一次手抄报活动,一次生日会,一个送别场面,一次举手发言,有的发生在别人身上,有的是自己经历过的,等等,这些都可以进入该年中考作文的话题,许多生活片段都可以成为这次作文的血肉。具体到作文教学中,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把作文回归到生活的起点。 在日常的
11、教学中,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往往是从“审题”开始。其实,一个高明的教师应该懂得“审题”的实质就是“审视生活”。给题目、给材料,都是从生活中来,有的是生活的提炼,有的就是生活本身。如果能透过题目或材料回到生活中去,在广阔的背景中去审视、分析其渊源、内涵、症结所在,作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限制”,还写作以自由、完整之躯。 2.教会学生“剪碎生活”。 “剪碎”一词源于清人李渔。他对写作有一个精当的比喻:“作剧如载衣。其初,以完全者剪碎;其后,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这段话生动地展示了写作从生活到文章的制作过程,看起来只有八个字,即“剪碎生
12、活”和“凑成文章”,但做起来却包含一系列的活动。生活本身的任何一件事或一个理,都是“完整”的,构思为文,就必须按照自己的旨意。设定某种形式,将其“剪碎”,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程。在学生那里,可以说是“剪碎不易,凑成亦难”;在教师那里,则常常是“热衷凑成,忽视剪碎”。其后果则是学生作文,只会面向文章套用现成的模式,忽视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故此,一个中学生,这一关,必须突破;一个中学教师,这一课,必不可少。 (二)主体的确立和张扬 写作是客观事物经过人的头脑加工而成文字的完整过程。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客观事物,二是头脑加工形成文字。人们通常认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强调其客观性,而忽视其
13、主体性,即文章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而这恰恰是文章的本质属性所在。人们在认识的天平上出现的这一偏差,自有社会的原因,但给写作教学带来的明显的严重的缺损和伤害,却是不可低估的。 个性,是文章主体的集中表现。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写作的灵魂。可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似乎总在强调“反映”现实,只求客体地“再现”,引导学生看自己的文章写得是否“像”、是否“实”、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合乎现成的结论,而忽视主体的“表现”、对现实的审视和评判。当然,文章的客观性要重视,但如果过度强调,让它统治课堂,就会淹没文章的主体性。试想,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活跃的思维被现实的固定模式所禁锢,纯真的情感被僵化的教条所
14、扼杀,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张扬,哪里能有写作发展的广阔空间?我们在中考作文中发现的大量低俗、平板、雷同的文章,正反映出平时作文指导与训练的这一致命弱点。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应该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步,逐步重视写作个性化的培养。 自由,即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自由,是个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敢于解放思想,对学生“大松绑”。首先是让学生思想获得自由,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然后是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以开阔视野,有舒展心灵的愿望与能力;接着就要落实到写作上,让学生的笔墨获得更多的自由。近年中考作文内容宽泛,文体不拘,允许学生编故事、写寓言,许多得高分的都是很好的小说或散文。其实,过去的中考作文也不乏此例。学生的实践已经走在教师的前面,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再也不能束缚自己和学生的手脚了。 创新,往往就是在学生自由的写作中孕育和发生出来的。可以说,青少年天生具有创新的潜质和潜能,问题在于特定条件下的萌发和释放。而这并不是事先设定某些目标要求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个人自我刻意追求所能奏效。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又是极其重要的。关键在于,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又要有创新的眼光,任何时候都不放过每一个学生、每一篇文章中的闪光点,不贪大求全,不偏取偏爱。像守护神一样,及时发现,及时保护,及时扶植写作园地中每一枝幼苗独特的新芽,激发其自身的潜力,使之自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