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王东 李立摘要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同中国当代文学现实活动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精要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的科学内涵,坚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基本方向,按社会主义原则要求构建和形成的科学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关键词:当代 中国特色 文学理论一直以来,在当代文论的概念界定上,学人们总是众说纷纭,各自使用着不同的概念话语。较为常见的有如“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 “马克思主义当代文艺学” 、 “有中国特色的
2、文艺学”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种种概念言说的无法统一,既暴露了言说者们理论建设的个案性,也暴露出当代文论构建理论整一性的缺失。那末,究竟有没有一个概念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当代文论的基本内容和整体要求呢?笔者以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 ,应该可以作为对中国当代文论的一个相对明晰、准确的指称,并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整体规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这一概念词语的生成,原发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统一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概
3、括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对古往今来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进行融合、转化和发展的产物” ,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性、开放性、未来性等鲜明特质的文化形态。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总结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丰富经验和历史教训,积极吸收西方文论的有益成分,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理论精华,科学构建符合有中国
4、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理论体系,使之既有深远的历史内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具有科学发展的意义。毋庸置疑的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方向。具体而言,就是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内容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二是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这不是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同时也是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来源。中国当代文论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
5、文学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普遍原理基础上发展和构建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是其根本前提和保证。一个半世纪以来,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丰富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它的科学的“反映论” 、 “生产论” 、 “意识形态论”及“典型论”等观念和原理,在长期的、广泛的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中,不仅经受住了一系列严峻的考验,而且仍在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就目前来看,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创建,都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活动呈现出愈发五彩缤纷的局面,新问题、新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多元化的社会内容形成了文学的
6、多元化的社会内容形成了文学的多元化。因此,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就是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文学活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学问题的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新发展、新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现实文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探寻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对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做出新的、正确的判断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产生和发展, “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所言:“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在其每一个历史
7、发展阶段上的状况,即它研究的问题、它的方法论的出发点、它的理论水平,直接受两个因素制约:一个因素是邻近学科的成就,美学跟这些学科逐步有了或多或少的密切联系;另一个因素是艺术实践的运动,它既表现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艺术的发展,又表现为对古典艺术遗产的开发。 ”要构建中国当代文论也同样如此。系统地整理、批判地继承、科学地结合运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精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长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中部分地强调外国文学理论的影响和作用(如早期苏联的文学理论,其后的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文论等) ,这一切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对传统文论的忽视也确然导致了我们
8、的文论建设不由自主地失去了个性,出现了中国当代文论的“失语”现象。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中国文论的“话语重建”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起码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只有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在中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发展,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 ,才能真正使中国当代文论具备“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即中国特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不是一个封闭的、定型的体系,而是一个自觉开放、有机完善的运动结构。那种把“中国特色”定义为狭隘的民族性,把中国传统文论看作是完全封闭自足的理论范畴,把中国文论的发展同西方文论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周恩来同志早就提出:“在中外关系上,我们是中国人,总要以自己
9、的东西为主。但是也不能排外,闭关自守,那样就是复古主义了。外国好的东西也要吸收,使它溶化在我们民族的文化里。 ”西方文论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中丰富而宝贵的理论遗产。尤其是进入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涌现出众多的文艺学、美学派及文学批评新观点,文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和层次上得到了更多揭示和说明。而 21 世纪的文学与文化发展,在不同体系和种类间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吸收和融合的态势,世界性的大文化格局已渐趋形成,多元化和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已是必然的。因此,只有积极吸收西方文论的有益成分,融会贯通中西文学观念,取长补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才能保证我们所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
10、会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具有更科学、更先进的意义。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包括西方文论在内的这些多重因素的关联从来就不是一种线性的直接因果,同时更不能是积木式的堆砌,而只能是一种按时代精神而共融、依现实要求而共建的有机整合。从时代精神和现实要求来理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 ,我们决不能将其视为两个游离、独立的概念,而必须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将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体系。曾有人指出:“所谓有中国特色主要应指那种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符合亿万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
11、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心愿和共同理想,并符合社会主义文学根本审美要求的理论品质。 ”这里虽然仍以理论的民族特色为出发点,但实际上着重强调的却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属性和时代精神。在文化建设中,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体系贯穿了三个重要的方针原则:“一、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二、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必须坚持继承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长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中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弘扬民族文化和吸收外来理论方面均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和发展,并已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12、这一理论体系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繁荣文艺,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这即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文艺工作中的具体反映,也是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要求。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理论,既是民族的、科学的、时代的,也是开放的、大众的、未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整合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所形成的,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参考文献:1邹贤敏.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前提.湖北大学学报,1991.6;朱立元.思考与探索.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蔡仲翔.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文学评论,1997.5;张海明.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文学评论,1998.123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宣言.学习出版社、红旗出版社,1997:34 、 2184马克思.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6035MC卡冈. 马克思主义美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26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论文艺,98997周可.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初步思考.文艺报,1991.108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宣言.学习出版社、红旗出版社,1997:34 、 2189宋贵仑.邓小平文艺理论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文汇报,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