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棉花行政干预绩效分析1)问题和行业背景2)棉价干预放大供求波动假设3)棉花供求的非价格度量4)棉花行政定价干预方向和力度测量5)价格干预与供求波动关系统计检验5棉花与粮食一样,80年代开始的市场化改革先后两次出现反复,行政定价体制一直延续到1999年新一轮棉改。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价格干预政策目标发生了两方面变化:第一,转移农业剩余“挤压性”目标弱化,90年代后期出现价格保护局面。第二,供求稳定性目标逐步凸现。基本背景是随着棉花生产决策分散化和棉纺织业竞争格局形成,棉花供求关系变化由于受到市场力量支配发生显著的周期性波动,行政部门则试图利用价格控制手段调节供求以实现稳定性目标。试图利用行政干预手段来控制供求波动,在我国可以理解,也难以避免。问题在于政策目标、手段、效果之间关系如何?棉花行政定价调价能否有效降低棉花供求波动?需要对价格干预稳定性绩效做实证研究。我们提出并检验一个分析假设:棉花价格管制不仅难以控制供求波动,反而会放大波动。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导致棉业经济内部结构发生了两点实质性变化:一是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