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大图模板.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73789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大图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大图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大图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大图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大图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第 1 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4 页:“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答: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细致观察,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的过程。人类文化发展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社会要正常发展进步,必须学会容忍和科学的自由精神。地球是圆的论点,曾经在历史受过很多歧视,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2.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表 1.1。答: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 72

2、9 亿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 7000 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 4 万千米,约相当于 10 万个 400 米跑道的总长。5 页:“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答:略。6 页:“认识纬线和纬度”1.观察地球仪,说说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答:特点:所有纬线是圆;纬度相同的纬线相同;所有纬线相互平行并指向东西方向;纬线与经线垂直相交。地球上的纬线有无数条。2.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南北半球的划分图,说明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答: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划分南北半球。8 页:“认识经线和经度”1.观察地球仪,说说经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经线可以有多少条?答:特点:经线的方向都为南北走向;所有

3、经线相交于南北两级;所有经线的都长度相等。地球上的经线有无数条。2.在地球仪上找出 0与 180组成的经线圈,20W 与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比较这两个经线圈,看哪一个穿过的陆地少。说出东西半球图所示东西半球是按哪一个经线圈划分的。答:本来东西半球就是应该按 0与 180来分东西半球的,但是因为这两条经线经过的陆地多,为了避免一些地区在同一个国家却被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而造成的时间上的不同(西半球比东半球慢一天)和难以管理,所以人为的挑了一条经过陆地最少的经线圈,很幸运 20W 与 60E 被选中了,就将他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所以是 20W 与 60E 组成的经线圈经过的陆地少。10

4、页:“利用经纬网定位”1.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并完成表 1.2。答: 表 1.2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117E 39N 天津 上海 121E 31E123W 49N 温哥华 伦敦 0 51.3N2151E 32S 悉尼 纽约 74W 40.4N2.查阅近一个月来的报纸、杂志,看看世界或我国发生了哪些事件,利用经纬网找出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读出大致的经纬度。答:2015 年 7 月 3 日 9 时 7 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 6.5 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37.6 度,东经 78.2 度,震源深度 10 千米。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2 页:“

5、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答:略。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答: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日出开始了白天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休息,通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第二天的劳作。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昼半球时提供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3.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

6、间的差异?答:地球自转的差异,人们以 1 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原因:由于地球自转,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由于畅畅和姨妈处在不同的经线上,所以才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15 页:“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参照图 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答:略。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说说这个季节,地球在图 1.20 所示的

7、哪个位置附近?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4)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说说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答:(1)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大阳升得高,冬季比较低。(2)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比较短。(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夏季。地球在图 1.20所示的 B 位置附近。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4)由于地球的公转而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二者为因果关系。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球上各地特别是中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光热在一年中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光热在时间上的差异是形成四季的直接原因。由上图可知,地球某地得到太阳能

8、量的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有关,而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随着公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热量均分,为春分或秋分。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大于夜长,热量变多,为北半球夏季,南北球则相反,为冬季。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变小,夜长大于昼长,热量变最少,为北半球冬季。3.观察地球上的五带图,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答: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在热带地区。3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18 页:“阅读和绘制地图”答:略。22 页:“根据需要选择地图”1.下面两幅图,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市地图。(1)

9、比较这两幅地图,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哪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请把你的结论填写在下表中。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比例尺较大 小 详比例尺较小 大 略(2)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答: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中国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北京市地图。2.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

10、种地图?(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答:(1)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找到去往云南的交通线路。(2)昆明城市图。(3)云南省旅游图。(4)景点导游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26 页:“制作地形模型,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1.参照图 1.38 和图 1.39,用橡皮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根据图 1.38,比较一下,是从 B 点爬到山顶 A 容易,还是从 C 点爬到山顶 A 容易。为什么?图 1.38答: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较容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C 点到山

11、顶 A 与 B 点到山顶 A 相比,等高线比较稀疏,相对坡度比较缓,爬山容易。2.在所做模型中找到陡坡和缓坡,再对照图 1.38,比较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4答: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3.在所做的模型中找到山峰、山脊,再对照图 1.38,看看它们的等高线特征。答: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字越往内越大;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28 页:“绘制地形剖面图”答:略。第 2 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31 页:阅读图 2.3 和图 2.4,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答:通过小朋友在地球上的谈话,说明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

12、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因此起名叫地球,这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35 页:“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1.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答: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南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与非洲相邻,西部与欧洲相邻;欧洲:东临亚洲,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北临北冰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隔太平洋与亚洲相望,东隔大西洋与欧洲相望,南接南美洲;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所包围;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2.阅读图 2.6,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亚洲、欧

13、洲和北美洲的南面分别是哪几个大洲?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哪一个大洋或大洲?答: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其中赤道穿过的是前两个州的大陆,穿过的是后两个州的岛屿)。亚洲南面是大洋洲,欧洲南面是非洲,北美洲南面是南美洲。北极地区是北冰洋;南极地区是南极洲。3.阅读图 2.11,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比较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并对照世界地图,说说各大洲的轮廓形状。答:面积大小:亚洲(4400 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 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 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 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 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 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 万平方千米)。轮廓形状:

14、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岛屿多在大陆东面。第 2 节 海陆的变迁37 页:“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图 2.132.15 是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请你解释原因。答:图 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 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为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 2.15:荷兰填海造陆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40 页:“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5阅读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图和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

15、分布图,并依据大陆漂移说,对图中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答:魏格纳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似的一些证据,论证自己的“假说”。43 页:“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1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对下列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答:(1)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区,在不断扩张。(2)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不断缩小。(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2.读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示意图(

16、从海洋到高山),说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喜马拉推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答: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板块持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会使地面不断隆起;两大板块压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说明两大板块继续碰撞,板块运动没有停止。第 3 章 天气与气候第 1 节 多变的天气47 页:“认识天气及其影响”1.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昆明四季如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答:气候;天气;天气;气候

17、。2.阅读图文材料,说说天气的影响。A.2011 年 6 月 18 日,武汉降大到暴雨,全程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造成不少地方交通阻塞。B.生活提示 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 8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C.本报讯 夏收期间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气。南苑乡顺利完成小麦收割任务。D.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十月,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风出现,与周瑜共同拟定了借助东南风火攻曹操船队的战斗方案,结果大获全胜。(1)简要分析图文资料,总结它们提供的信息。材料 A 说明了:天气雨交通的关系;材料 B 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材料 C 说明了:

18、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材料 D 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2)补充更多的资料,说明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答:略。50 页:“记录天气状况和模拟播报天气预报”6答:略52 页:“认识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下面两例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选择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每年秋收以后,村里有些农民都要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但是,这样做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能不能改变这种传统的肥田方法呢?(2)城市里的汽车可真多,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应该怎样

19、解决这个问题呢?答:(1)燃烧植物秸秆,造成土壤碱性增大,造成空气污染。(2)汽车增多,车速变慢,尾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多,造成空气污染。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54 页:“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1根据表 3.2,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答:略。2.读图 3.15,完成下列要求。(1)读出最热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2)读出最冷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4)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答:(1)最高月均温 21,在 7 月。(2)最低月均温 1,在 1 月。(3)气温年较差 20。(4)年平均气温 12左右。56 页:”读图认识 1 月和 7 月世界气温的分布差异”

20、读图 3.19 和图 3.20,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世界 1 月和 7 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 月和 7 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 月哪里气温高?7 月哪里气温高?答:(1)世界 1 月和 7 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都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 月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密集,7 月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密集。(3)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 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7 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7第 3 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59 页:“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1.根据表 3.3,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1、。表 3.3答:2.根据绘制的图 3.23,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答:(1)7 月、8 月、9 月三个月降水较多。(2)12 月、1 月、2 月三个月降水较少。(3)各月降水量加在一起,为该地年降水量(约为 745 毫米)。(4)该地降水冬季少,夏季多。61 页:“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答: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 1000 毫米以上,有些地

22、区超过 2000 毫米;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 500 毫米以下。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答: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10002000 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200 毫米以下。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答: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比沿海地区降水少,降水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第 4 节 世界的气候63 页:“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8按图 3.25 提示的方法,比较图 3.26 中温带大陆西岸的 A 地与大陆东岸的 B 地的气候差异。答:A 地全年温和多雨;B 地气温年

23、较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65 页:“读图 3.28,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答: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 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 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 带 寒带气候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答: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66 页:“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

24、候的主要因素。(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答:(1)地形因素,地势高,气温低。(2)纬度因素,海南岛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黑龙江北部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3)海陆因素,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北京距海较近,受来自海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2.图 3.29 中的 A 和 B,分别表示赤道地区某地和南极地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9答: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 地(赤

25、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易成云致雨;B 地(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水汽少,较干旱。3.在山地对降水的影响图中,山地 A 坡降水多还是 B 坡降水多?答:A 坡降水多。A 坡为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温度降低,容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B 坡为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68 页:“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1.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答:两位同学的家乡所处的温度带不同。左面同学的家乡冬季落叶,为温带气候;右面同学的家乡可能为热带气候或亚热带气候。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会使

26、得同一种农作物生活习性发生改变,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因而,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不能简单地将一地农作物移栽到其他地区。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答:雨水充沛的地区,农业发达,人口众多,一个月不下雨会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枯黄、工业用水紧张的现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形成旱灾。而沙漠地区,本来气候就干旱,降水稀少,而且荒无人烟,农作物较少,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所以不会发生旱灾。可见,

27、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3.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数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阅读下面的材料,讨论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们应该怎样应对。答:应该减少碳排放,低碳生活。如多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多种树,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关停环保不达标的工厂;设置车内空调温度值,冷气调高一度,暖气调低一度;少开私家车;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第 4 章 居民与聚落第 1 节 人口与人种71 页:“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读图 4.3,计算世界人口从 1830 年的 10 亿到 2011 年的 70 亿,人口每次增加 10 亿所

28、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102.根据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1)世界人口从 10 亿到 50 亿,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2)世界人口从 50 亿到 70 亿,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3)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答:(1)对比每增加 10 亿人的时间间隔会发现,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2)这个过程用时都是 12 年。(3)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近 200 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由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然后保持到增速,使得人口越来越多。73 页:“读图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世界人口分布图(图

29、 4.4)中标注了 A、B、C、D 四个地区。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A、B 均处于平原地区,为什么却人口稀少?答:A 处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在北极圈附近,属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B 在亚马孙平原,低纬度的热带,气候湿热。过于寒冷和过于潮湿都不适合人类居住。2.C、D 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答:C 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D 为撒哈拉沙漠,炎热干燥。高寒和干旱的环境也不适于人类居住。3.根据以上分析,填写表 4.2。答:表 4.2地区 人口密度(人/千米 2)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A 1 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B 1 雨林地区过于潮湿C 1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D 1 沙漠地区极端干旱74 页:“组织辩论会:以“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为辩题,在班内组织一次辩论。”答:略。76 页:“了解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答:白种人。2.除亚洲外,还有哪几个大洲黄种人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