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8019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4 新课标全国 I 文综 历史部分 24中国古代, “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 ,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

2、“存天理,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8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9.1898 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

3、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30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 5:1 甚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31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

4、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33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5、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341928 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2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 21 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

6、料一 宋应星(1587-约 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 “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 ,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 自幼喜

7、欢钻研科学。 1687 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 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

8、的特点及 它们出现的背景。 (15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 分) 3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 1960 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

9、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 4请考生在第 45、46、47、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 “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 。汉武帝时, 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

10、 359“章” ,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 1000 多条, “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 ;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 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 906 卷,770 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 ,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 20 篇、620 条、27600 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1、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7 分)546(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1908 年 8 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 年(宣统二年)11 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

12、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圊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 1911 年 5 月,责任内阁成立,13 名国务大臣中满人 9 人,其中皇族 7 人,汉人仅 4 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08、1910 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6 分) 47.(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

13、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1576 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曲要的机密情报。60 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 年,联合国大会以 95 票对 4 票、21 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 59 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

14、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6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 1576 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 分)48.(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 。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

15、 “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 、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9 分) 名师点评:2014 年全国新课标卷 I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7前言:今年的全国新课标 1 卷,从整体来看,试卷坚持以能力立意,对历史的思维素质要求比

16、较高,这也是新课标卷历史的传统特点。该试卷根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体现多样性,运用各种形式考查了学生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一、试卷的综述相比较往年新课标卷,中国史的板块今年的比重特别大,总共有 14 题涉及的是中国史的部分。中国史占主导比例一反往年世界史占主导比重的传统。试卷内容基本涵盖必修课本三大板块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内容,但政治和思想文化史的比重在上升。选择题中的模块比例比较平衡,但是今年没有往年会出现的表格题、漫画题,全部是文字型的材料题。值得一提的是考查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第 30 题),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全国卷

17、的一大特点:适当得考查冷点知识点。非选择题部分中,41 题是一大“亮点题”!该题结合了中日关系这一时事热点,同时考查了考生的应变能力(该届的模拟题基本上训练的是材料评述题和图片信息题)和历史素养,结合往年情况来看该题是考一年题型换一年题型了,也是命题人看好的一块“试验田”。41 题整体上是突出主干知识的同时体现高考的选拨性功能。启示我们要真正考好历史还得在能力和素养上下苦功夫!而不应该盲目去押题、猜题。结合了时事热点的还有第 45、46 题,这两题契合了当下司法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二、本套试题的优点:1.考点融合考查:同一道试题同时考查多本必修和选修的知识点。如非选择题第 40 题。

18、2.注重史学史观:注重史学方法及史学观点的考查。如选择题第 32 题的社会史观,非选择题第 41 题的革命史观、全球史观。3.突出主干知识和能力: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如非选择题第 40 题,融合考查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发展的差异性,重点考查了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差异及其原因。突出考查了提取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4.考查周年事件和时事热点:2014 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20 周年,41 题折射了中日关系。第 45、46 题,这两题契合了当下司法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事政治。8三.本套试题的不足:1.试题形式呈现单一化:没有图文并茂,表格文字兼具的题目,全部是文字型的材料题。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过分倚重材料的归纳总结,有种考语文的阅读理解的感觉。同时问“为什么”的题目太多。3.整体上看,中国史的部分的比重太大了,4 道选做题就有 3 道是中国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