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1485272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城乡,是解决新世纪、新阶段“三农”问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心所在。“今日的中心镇,明日的卫星城”,建设中心镇是解决“三农”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下面是对作为中心镇的金清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几点思考。路桥区金清镇位于台州市东部,濒临东海,是一个具有400 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全镇陆域面积 75 平方公里,城区面积 5 平方公里,岛屿 15 个,总人口 10.5 万人,下辖65 个行政村和 7 个居委会。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省

2、东海文化明珠、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文明卫生镇、村镇建设现代示范镇和绿色小城镇,是台州市中心镇和省级中心镇。目前,金清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现状近年来,我镇立足现有基础,着眼长远,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摆上突出位置,在具体实践中,结合金清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着重抓了以下六项工作:1、以规划为龙头,城镇功能不断提升。规划是龙头、是方向。一是按照“台州滨海工业城城区”的定位,强化接轨台州滨海工业新城意识。接轨台州滨海工业新城是金清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因此,在城镇总

3、体规划上主动与滨海工业新城规划衔接,把金清 75 平方公里作为台州市“一心一城三区”功能区块之一纳入台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制订区块规划,进行有序开发。二是按照“一体化路桥”的要求,强化城乡一体化意识。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立足金清实际,把金清 75 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路桥东部经济开发区进行整体开发,按照“东进、西拓、北推、中改”的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规划城区面积从 5 平方公里扩大到15 平方公里,规划城区人口从 5 万人扩大 10 万人。使金清成为联接周边乡镇、农村与市区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根据城乡一体化的

4、要求,编制中心村规划,在城镇建设理念上大胆突破,积极宣传、探索农民拆迁安置改革制度,逐步树立“拆屋不还基”意识,推行“立改套”住宅改革,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城镇品位,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加速城乡一体化步伐。2、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们把交通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着力构筑内外衔接、城乡对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初步确定了从我镇出发15 分钟到达路桥区中心,25 分种到达市中心的道路建设发展框架。大力实施乡村康庄工程,近 3 年来,累计投入3500 多万,镇通村道路路面硬化率已达 100。积极实施城乡统一公

5、交、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从 04 年底开始,开设公交车,行政村公交通达率已达 65,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基本实现村村通水、通电。3、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农民转移成效显著。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既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先后投入资金 400 多万元,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劳动力近 8000 多人、推荐安排就业 2800 多人。4、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着眼“病有所医”,探索建立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镇参保率达 93.5以上。着眼“老有所养”,在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和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同

6、时,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办法,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着眼“困有所助”,发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实现了 “应保尽保”、“应出即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6.5以上。5、以阵地建设为载体,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确保每个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构筑城乡一体的群众文化体系。在抓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建设高中园区,基本形成了小学向镇城区和中心村集中,初高中向城镇集中的中小学布局,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全省领先,被评为省级教育强镇。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防台抗台预案,提高公共防御能力

7、。6、以建设新社区为目标,农村环境全面改善。坚持城市文明创建和农村环境整治同步推进,积极开展国家级卫生镇创建活动,并顺利通过省有关部门验收,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已建成省级整治村 1 个,市级整治村 2 个,区级整治村 21 个,农村新社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探索用城市保洁模式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建立大型垃圾中转站 3 个,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 75.5。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探索符合金清实际的农民安置模式,引导农民弃宅进城入镇、向中心村集中及有序转让宅基地,有效优化了农民住宅布局,集约利用了土地资源。二、推进城乡一

8、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虽然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规划引导滞后,发展成本大幅增加。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目前,城市规划实际存在两种体制,市、区规划与镇、村规划分割,各自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与镇、村规划不相协调,城市总体规划注重城区和近郊,农村各行政村的规划相对滞后。规划费用过高,目前,我镇对全镇各村统一进行规划,一个行政村的城建规划少者几十万,多者要过百万元,对于财政并不宽裕的农村,无疑是一个不轻的负担。同时,由于农村规划思路缺乏整体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超前意识不强,市区交通、市政、环卫、工

9、业、商业、环保等专业规划和镇、村规划互相协调不够,造成农村规划思路多变,建设成本增大,社会资源浪费和产业及地区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这种状况,未能充分发挥金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优势,严重制约了金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农村现代化进程,也为今后的治理改造和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和成本。2、产业规划布局较分散,土地利用效益和环保效益有待提高。由于发展工业需要,近年来,镇、村都相应兴办各类工业集聚区和加工点。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后续财力不足,工业集聚区和加工点投入产出效果不理想。全镇集约度高、招商引资成效好、土地利用率高、环保效益好的工业集聚区和加工点不多,大多数工业集聚区和加工点普遍存

10、在投资密度低、产业带动弱,投入产出效果不理想,农村负担加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薄弱。金清离主城区远,市区对金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少、渠道单一。由于对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设施的投资渠道较为单一,中心城镇建设资金来源不足,基础设施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分散征地,零星建设,致使城镇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综合服务功能不高,影响了中心镇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不足,农民健康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卫生事业“重城市、轻农村、重治疗、轻预防”的基本状况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较普遍

11、。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虽已经达到 93.5以上,但这些大都建立在村集体经济统缴的基础上的高覆盖,村集体财政压力较大。如何提高村民自觉参保意识,实现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任务严峻。4、农村发展受到财政和土地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近年来,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出租、出让,取消农业税,镇、村过去通过土地出租、出让的收入和征收农业税收的收入中断。由于体制原因,镇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限大多集中在上级有关部门,镇一级财政资金缺乏,村镇的财政收入仅够维持行政人员和教师工资等基本开支,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制约了镇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改善农民生活,鼓励农民进入中心镇居

12、住和就业是一项重要措施,但城镇发展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有关土地调整和置换政策措施的不完善,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建设用地规模缺口很大,农转用指标不足、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5、基层民主政策建设中的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规范。少数基层干部班子不团结、管理能力不适应、工作作风不民主、集体事业不主动、群众权利不尊重等问题时有所闻;干部违法乱纪、干群关系紧张,办事拖拉、小事引大、形成群体上访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丑恶现象、封建迷信活动等时隐时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根据以上的分析,深入推进新一轮金清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实施四个转化过程:一是先“

13、虚”后“实”的过程,即先要深入调研理清发展思路,结合金清实际,发挥中心镇优势,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城乡“一盘棋”规划,安排重点项目,落实建设资金。二是以“点”带“面”的过程,即根据经济条件和群众意愿,抓好几个示范村,通过改造旧村、治理环境等形式,以点带面,有序推开。三是从“硬”到“软”的过程,即从道路、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硬环境入手,奠定城乡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再逐步提高村民的素质,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四是由“小”及“大”的过程,先实施农村“路面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的小五化工程,再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大五化工程,最终

14、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措施(一)明确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中心镇功能,实施均衡化发展策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影响1、发挥中心镇商业中心的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农村各项产出的商品化,必须发挥城镇的商业中心作用。城镇商业中心功能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除了一般贸易外,还有多种形式。其中,比较有效的是订单农业。即以一些销售型龙头企业、销售公司通过订单引导农民批量地种植市场需要的农副产品。由于需要批量生产,而且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要符合国际国内市场检疫、营销等要求,因此,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标准化、集约化经营的要求,从而推进了农村生产方式的改造。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

15、化经营,就必须由市场通过城镇,向农村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科技等,进而推动农村的服务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直接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促进了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而广大农民,则通过订单农业,增加了收入。因此,发挥城镇贸易中心的作用,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变小生产为大生产,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发挥中心镇生产要素集聚中心的功能,为农村要素配置最佳化创造条件。一般地,城镇拥有各类农村经济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市场。如:以信息为主要交易对象的通讯、邮电,以货币(资本)为主要交易对象的金融系统,以劳动力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职业介绍中心(人力市场),以农村科技推广为主

16、要职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机站、植保站等)等。这些机构,基本上都在城镇。充分发挥城镇生产要素集聚中心的功能,除了要充分利用生产要素流动,提升农村经济的活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政府对这些生产要素配置的指导作用。如:目前,除了惜贷问题外,贷款规模偏小、金融产品过于单调等都影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再如,在土地问题上,需要制定一些符合农业市场化要求的土地政策,鼓励农业企业、种粮大户集中土地经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3、发挥中心镇农产品加工中心的功能,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农副产品的加工中心,是城镇的一个重要功能。而这种功能,大多是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各种农业企业所承担的。这些企业,一般都以城镇为依托,

17、以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规模化生产。为了保证企业原材料的需要,农业企业一般愿意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办法,来带动农民为其提供生产原料。公司加农户模式是以公司与农户的合同关系为前提的。农业企业为了保证原料的质量,在合同中除了确定供求关系、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有了直接的销路外,更重要的,还规定了农业企业为农户提供各种生产服务的责任。在这种机制下,农户不仅解决了产品的出路问题,而且解决了种子、肥料、田间管理技术现代化等问题,从而使农业经济不断地实现升级,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4、发挥中心镇就业中心的功能,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城镇的就业中心功能,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其取得了一

18、定的收入。因此,发挥城镇的就业中心功能,尽量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另一方面,农民进城打工,还学会了一定的技能,从而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为农村服务的二产、三产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外,城镇还可以通过重新配置农村资源,开辟新兴产业,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如:金清农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甚至很多农村日常生活,也可能转化为城市居民需要的旅游资源,因此,在农村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同时,认真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镇集中,不断提高中心镇发展水平。农业规模经营可以增强中心镇发展的推力,工业企业集中布局有利于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中,而认真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镇集中是聚集中心镇人口的现实环节。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拓宽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中心镇建设,完善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齐全镇区建设,吸引农民居住向中心镇集中。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