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目的:近些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不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教学中,要讲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欢迎和支持的原因,讲清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举措,讲清这一理念对于塑造我国国际形象和提升话语权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加强理解我国从周边起步、以发展中国家为依托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布局。课程内容:1.向时代命题交出中国答案2.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共识3.为世界梦想付诸中国实践“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美
2、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闻名于世。当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 “蝴蝶效应”无处不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现实写照。当今世界将向何处去?这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回答的“时代之间” 。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博大胸襟,深人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给出了中国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向时代命题交出中国答案国家之间如何相处,人类数千年求索不止;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向何处去,时代之间在等待解答。 “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己进入 21 世纪,而
3、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习近平主席就向世界明确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1.顺应时代新发展,推出治理新思路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生产力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格局变乱交织,思想观念激荡交锋,国际社会处在全方位变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实力上升,改变着国际力量对比,也重塑着国家间关系和国际秩序。纵观历史,在国际格局大变动时期,人
4、类可能实现和平过渡,也有可能兵戎相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国际社会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甚嚣尘上,追求本国利益至上、奉行赢者通吃,这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根源,给世界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 ”但时至今日,零和对抗的旧思维仍有市场。一些国家放弃多边主义,突出本国利益优先,强调实力竞争,追求自身绝对安全,给世界和平
5、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一传统思维观念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当今,人类社会已形成“地球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世界越来越“平” ,地球村越来越“小” ,不管什么国家,哪个民族,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风雨同舟、命运与共,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相关。人类理应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把这个世界建设成和睦的大家庭,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而非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你死我活。而且,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全球性问题。当今世界依然面临着三大“赤字”的严峻挑战:和平赤字,表现为地区热点持续动荡,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
6、治阴魂不散;发展赤字,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跨国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治理赤字,表现为由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机制弊端丛生,治理失灵,严重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代表性。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难度之深前所未有,单靠一国之力已经无济于事,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是我们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根本动力。历经数千年沧桑演进,国际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唇亡齿寒、休戚与共。我们既面临再创人类文明新辉煌的重大机遇,也面临侵蚀人类文明既有成果的严峻挑战。世界向何处去?这是亟待国际社会回答的问题。2017 年年初,习
7、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重要演讲,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是中国基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把握世界发展潮流,针对时代命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寻求各国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2.不谋一枝独秀,但愿命运与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偶然掉到中国人头上的一个苹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奋斗目标,源自 5000 多年中华文化天下为公的优良传统,源自 60 多年来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也源自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与各国人民福祉融为一体的世界情怀。中国拥有延续 5000 多年的悠久文明,为人类
8、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和合”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融入当代中国内外政策的方方面面:在思想理念上体现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国家治理上体现为以民为本、为政以德,在对外关系上体现为以德服人、亲仁善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中华文明兼善包容的处世之道与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度契合,赋予中国理念独特的魅力,激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建立在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优秀传统文明基础之上,又蕴含全人类共同价值,获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新中国成立以
9、来一以贯之的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早在美苏尖锐对抗的冷战时期,中国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做出了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江泽民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稳定性连续性基础上,大力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作为中国外交创新的核心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目标。这种发展与创新突出表现在,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
10、的世界”的美好愿景,而且将这一美好愿景的目标具体化,路径清晰化。这既是对中国一贯坚持的平等互利、开放共赢外交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关系学说的创新和超越,为当今世界处理好国与国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这说明我们党从建党的初心开始,就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就充分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应当具备国际主义精神。这既是我们党同其他国家政党的重要区别,也是我们党树立起的国际形象。正是根据这一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
11、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准确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也向世界公开亮明了我们希望与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世界梦结合起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经过 40 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高,世界期待我们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做出更多贡献。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面对国际呼声,中国同声相应;处理世界难题,中国勇于担当;应对全球挑战,中国责无旁贷
12、。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使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也愿意为解决人类问题做出我们的贡献,必将得到国际社会的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和支持。二、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共识2013 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几年来,从联合国总部到日内瓦万国宫,从中共十九大到中国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重要阐述,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
13、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5 年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多次被写人联合国决议。这一饱含东方智慧与世界情怀的中国倡议日益深入人心,日益展现出国际共识的独特魅力,正一步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无穷活力,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繁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中国倡议:蓝图已绘就党的十九大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
14、运共同体。这“两个构建”概括了中国外交今后努力的总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要拿出解决各种全球性难题的方案,具体而言就是推动建设“五个世界” ,包括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世界既是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国际层面的延伸,也顺应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一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就是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人类历史上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教训惨痛而深刻。要和平、不要战
15、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奉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二是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就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
16、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17、。三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就是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要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要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要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没有哪个国家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
18、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优化发展伙伴关系,最大限度解决南北之间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四是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就是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
19、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尊重每种文明的发展权利。五是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就是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
20、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2.国际共识:得道者多助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繁荣和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一是从理念走向共识,国际认同越来越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多次载人联合国相关决议。2017 年 2 月 10 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 55 届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人联合国决议。3 月 17日,联
21、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 2344 号决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3 月 23 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 34 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这若干个“首次”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一重要思想的高度认同,充分彰显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将加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洪流,成为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的“行动队” ,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二是从承诺变为行动,合作平台越来越大。在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始
22、终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中国始终坚定践行着自己的庄严承诺,以自身行动凝聚感召力与引导力,坚实地朝着宏伟目标迈进。中国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确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方共同愿望,赢得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赞誉。中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建立了南南人权论坛,倡导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新平台,将承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凝聚起共商共建共享的智慧和力量。三是从蓝图变成现实,合作范围越来越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任重而道远,既是中国外交的崇
23、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关键在于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历来是和平与发展的同路人,具有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天然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倡议,首先就是立足周边,面向发展中国家。中国将从周边起步,以发展中国家为依托,稳步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的倡议,也攸关世界的未来,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长期奋斗,才能最终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
24、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只要各国同心协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必将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三、为世界梦想付诸中国实践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首倡设立亚投行、丝路基金,推动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组建联合国第一支常备维和警队,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以实际行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共产品。 “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习近平主席的言语,传递着复兴中国的世
25、界情怀与天下担当。1.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是要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创造条件。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这三个关键词。相互尊重是前提。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讲话中说道, “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多年来,中国对不同制度、宗教、文明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各国不同历史文化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公平正义是准则。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丛林法
26、则和冷战思维。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合作共赢是目标。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需要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谋发展进步。中国为化解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世界稳定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寻找与各国的利益对接点、共同点,超越零和博弈,做大利益蛋糕,实现共同发展。2.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中国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并建
27、设“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既是对自身外交布局的完善,也是对传统要么结盟、要么对抗的国与国关系模式的超越。中国的朋友遍天下,目前已经同五大洲 100 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致力于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大国关系影响世界和平、地区稳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之间和睦才能世界和平,大国相互结伴才有全球发展。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牵动整个世界的目光。中美打开交往大门 46 年来,各领域合作全面铺开,各层次交往日益密切,彼此利益越来越相互交融,共同利益已经远远超越分歧,两国关系在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中向前发展。中国将在相互尊重基础上
28、,继续与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和平共处,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进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中俄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的检验,日益显示出坚韧性和稳定性,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安宁、主持公平正义、倡导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石。我们愿继续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积极能量。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将继续从全球格局和世界大势看待和推进中欧关系,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坚持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和处理分歧,通过扩大相互利益汇合点,丰富和拓展中欧关系的战略内涵。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邻国是我们天然的伙伴,是中
29、国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起点和重点。中国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双方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和地区风云变幻的考验,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合作格局。我们将继续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我们将通过制订“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2030 年愿景” ,与东盟携手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我们同中亚国家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将继续支持中亚各国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维护独立、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努力,形成中国中亚紧密伙伴圈,树立新型国家关系的典范。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南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规模,加强人文交流,构建互利合作平台,为南亚发展添砖加瓦。中国历来是周边区域合作
30、的引领者,地区和平发展的守望者。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成果尽快落地,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促进10+3 合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为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奠定基础。我们愿扎实推进以务实高效为特征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的澜湄速度,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我们愿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坚定致力于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努力发挥弥合分歧、劝和促谈的建设性作用。当前,朝鲜半岛形势仍然深陷示强与对抗的恶性循环,前景不容乐观。但同时也要看到,和平的希望仍未湮灭,谈判的前景依然
31、存在,动武的选择绝不可接受。在半岛核问题上,中方做了比各方都要多的努力,承受了比各方都要大的代价。我们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出发,始终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下一步,各方还是应当认真考虑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先走出缓和局势的第一步,至少先把半岛局势从目前的“对抗黑洞”中拉出来,为重启对话谈判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根基,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真诚伙伴。中国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文化基因,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利合作。长期以来,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
32、供大量无偿援助、优惠贷款,大量技术、人员和智力支持。我们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同拉美国家创立中拉论坛,同阿拉伯国家致力于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同太平洋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中国将继续用好中非、中拉、中阿之间业已建立的机制性合作平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政治互信与合作升级。中国将以 2018 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为契机,同非洲的兄弟姐妹共商未来发展大计,就中非合作推出新举措,打造新亮点,迈上新台阶。我们将融合中国向西开放和阿拉伯国家“向东发展”两大趋势,发挥产业互补和资源互补两种优势,用好工业化和文明对话两个抓手,谱写中阿传统友好新篇章。我们将坚定支持拉美国家探索
33、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是中国倾力打造的国际合作新平台,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古代的丝绸之路联通欧亚非,在亚欧广袤的大陆上编织出一条条活跃的贸易通道,将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世界主要宗教的发祥地连接起来,成为国际交往的中心、世界经济的心脏。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唤醒了亚欧沉睡的历史,给这片古老的大陆注入新鲜的活力。5 年来,我们已经同 80 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 30 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
34、在沿线 24 个国家推进建设 75 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 500 亿美元,创造了近 20 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中国加强与欧亚经济联盟、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欧洲投资计划、非洲 2063 年议程等的战略对接,推进中巴、中老、中缅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等,以及雅万高铁、中老、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动力转换和提质升级。2017 年 5 月,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 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来自 140 多个国家和 80 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各界代表出席论坛。中国本着高效务实的原则同有关国家制订多项行动计划,展示了“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强大的行动力和实效性。论坛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达成 5 大类、76大项、270 多项具体合作成果,再一次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版权属于中国,成效惠及世界。中国愿同各方一起,实施好首届高峰论坛成果,建设好论坛的后续机制,开好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