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他所思想,所爱所恨,所喜所忧,所悲所乐,都是老百姓心里所想的,也是历代士大夫的心声。杜甫那种博大的仁爱精神,那种执着的政治的信念,那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永远值得后人的钦佩和敬仰。杜甫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读书、漫游时期(公元712744)(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三)流亡时期(公元755759)(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晚年杜甫 境遇凄凉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漂泊西南(4859岁)华州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成都(759765)夔州(今四川奉节)江陵岳阳潭州衡州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