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48699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上编 艺术总论广义的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狭义的艺术专制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广义上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民族民间艺术(杂技、曲艺、木偶、皮影) 。19 世纪末德国的康德拉费德勒极力主张将艺术与美学区分开来,成为相互交叉而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的独立,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章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一 、关

2、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客观精神说 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是内容, “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辩证统一。(南北朝)刘Error! 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原道认为“文以载道” 。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主观精神说 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强调创作

3、主体(人)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动看作是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德国哲学家)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中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模仿说/再现说 西方思想史上影响力很大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 “模仿”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与艺术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比所模仿的现实更加真实,认为艺术家不应当“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 ,而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 。(俄国革命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是

4、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另外还有形象说、形式说、情感说、表现说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分为“物质生产” 、 “精神生产”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2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构成了人类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提供的启示:1、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 艺术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2、 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 艺术的发展脱离不了社会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的艺术发展,是在一定的经济

5、基础上形成的。 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某些阶段上,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呈现出某种不平衡现象。 艺术生产必然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不包括个别特殊现象。3、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第二节,艺术的特征艺术的形象性 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管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艺术典型: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

6、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是艺术形象的凝练与升华。艺术的主体性 体现在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成品、艺术欣赏) 。 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 (艺术家个人风格) 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 (艺术家个人烙印) 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体现人类的审美意识) 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将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在作品中) 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 第二章 艺术的起

7、源第一节 关于艺术的几种观点模仿说 是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说法,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2000 多年。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 ,3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春秋时代) 管子音乐是模仿动物的声音而来的。模仿说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没有揭示本质。游戏说 流行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由于人有过

8、剩的精力,人们将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用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代表人物:(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审美书简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人类是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有更多的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发泄。(德国学者)布鲁斯游戏是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练习。游戏说肯定了游戏的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将游戏和艺术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的部分特殊性,但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揭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表现说 在东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

9、19 世纪后在西方文艺界有较大影响,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 。代表人物:(东汉)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 ,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 ,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表现。(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表现说,把艺

10、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仍然是把现象当做本质,把结果当做原因,依然是片面的。巫术说 出现于 20 世纪,是西方在艺术起源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中最早提出“万物有灵”的巫术的理论主张。(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信仰,都源自交感巫术。巫术是原始人面对自然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作用于社会实践,所以艺术的起源最终应该归结于社会实践活动。劳动说 19 世界末叶出现,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起源说,在我国文艺界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人物:(俄国共产主义革命家)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系统的论述了艺术的起源

11、和发4展的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生产劳动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但艺术的起源是多原因的,并非单原因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特定精神文化现象,我们应当从多方面考虑。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化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把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观点用于说明社会的发展,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决定的,并且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结构辩证法。(法国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艺术的起源艺术本身是一种综合现象,研究艺术的起源必须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采取综合研究的方法,才能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艺术产生于非艺术,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

12、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中。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起源从根本上讲,最终归结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产生是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审美价值是艺术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的特点: 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

13、的真谛和内涵,反映社会的广度深度,常常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同样具有审美认识作用,可以增加人的科学知识。 对于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不能估价过高,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比不上自然科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翔实地占有资料。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

14、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感染,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着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 (艺术常常成为宗教宣传教义的载体,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 ) 寓教于乐强调,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5 艺术作品之所以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能使其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 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更好地投

15、入新的工作。 通过审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还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第二节 艺术教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席勒在美育书简这一美学理论名著中,席勒不仅仅从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来看待问题,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提出人性的复归,使西方的美育理论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明国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出过“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柔和到一起,突出了情感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美育是陶冶人的感情,改造人

16、的世界观,使人达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的最好途径。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艺术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艺术教育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教育的意义: 狭义艺术教育被理解为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广义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的任务: 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人格。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教育19

17、 世纪最有影响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 (1871):“文化或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定义是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文化概念界说文化系统: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基础) (中介) (核心) (哲学、道德、宗教、科学、艺术)艺术在

18、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政治、经济对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具有制约作用。6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等领域,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哲学通过美学作为中介来影响艺术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哲学思潮对艺术家产生影响 哲学思潮使一大批表现哲学性的艺术作品诞生 哲学思潮促进艺术潮流的诞生西方现代哲学的 特点 :西方现代哲学是 19 世纪以来,众多欧美哲学思潮和流派

19、的总称。西方现代哲学在本体论上,大多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在认识论上是非理性主义,在人生哲学上大多持悲观色彩。西方现代哲学的 内容 :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刻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的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和绝望,反映了危及社会中人的异化。西方现代派艺术的 特点 :在形式上大多标新立异,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其中一些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具有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扩大了艺术的表象空间,增加了艺术的表现手段,但现代派艺术常常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否定和排斥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把一些艺术主张推向极端,使作品怪诞离奇、隐晦费解,抽象混

20、乱。西方现代哲学的 影响 :是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现代派艺术又以艺术的形式宣传了现代派的诸多哲学思潮,西方哲学流派和艺术流派相互呼应。第三节 宗教与艺术宗教与艺术的共同之处超功利的、无实际的、非物质目的的一种精神的愉悦。宗教对艺术的 影响 : 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宗教既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也阻碍了艺术的发展。艺术对宗教的 影响 : 艺术参与宗教活动。 艺术影响宣传宗教思想。 艺术影响强化宗教氛围。艺术与宗教的 区别 : 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艺术是对人的自由创造的本质的特征 宗教以天国给人们精神安慰,艺术热爱珍惜现实生活 宗教是麻痹人的精神鸦片,艺术是培养

21、全面发展和培养和谐个性的必要手段 从本质上讲,宗教束缚了艺术的发展7宗教艺术相对于世俗艺术而言,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石窟、音乐、戏曲、文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弱,宗教艺术在当代社会主要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而存在了。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道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正义邪恶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意识” 、 “道德关系” 、 “道德活动” ,道德是社会的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东方美学比西方美学更注重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中国美学史上, “美即善,善即美”道德对艺术的

22、影响 : 道德影响艺术,一定社会时代的伦理道德思想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思想、内在意蕴表现出来。 道德对艺术家的影响,对艺术家、作家的世界观、道德观、对艺术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艺术对道德的 影响 : 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起到道德教育作用,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的独特艺术魅力造成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对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影响。 艺术作品可以对社会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改变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道德与艺术的 区别 : 艺术反应人们的道德、政治、经济、法律关系等从跟更广阔的范围反应人们的社会生活。 道德以概念、原则、规范来反应人之间的关系,艺术以具体的形象来描绘、刻画或表现这种关系。 道德评价以“

23、善”为唯一标准,审美评价以“真、善、美”为评价标准。并非一切艺术作品都有道德内容,对于有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要寓教于乐将道德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象中,使其化善为美才能对欣赏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的 联姻 :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 6 世纪)毕达哥拉斯提出“黄金分割”定律,体现了“美是和谐”的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贡院 1416 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打击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禁锢。 20 世纪下半叶至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与艺术的 对立 :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审美创

24、造的最高形式 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求真;艺术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审美需要,求美 科学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 科学客观冷静的对待事物,准确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用于反映评价生活和表现情感 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皆准;艺术作品必须有独创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8科学与艺术的 共同点 : 都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源于人类对生活的更高要求。 (科学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艺术源于人类对精神愉悦的追求。 ) 都像人类展示美好的世界。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通过抽象思维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秩序;艺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

25、示现实的本质方面通过形象思维来指示已发生事物的真实含义。)现在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现代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和表现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诞生 现代科技为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渗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又促进了科技与文艺自身的发展。 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编 艺术门类艺术门类的六种分类方法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表现艺术、再现艺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动

26、态艺术、静态艺术以欧美新分类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以艺术的美学原则(5 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第五章 实用艺术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实用艺术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实用艺术基本上都是通过具有实体性的物质材料,创造出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的静态的艺术品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建筑艺术建筑艺术 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的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美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建筑的艺

27、术语言与表现手段(7 点) 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装饰、色彩、节奏空间 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创造内外空间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大大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形体 建筑物的总体轮廓,通过线条和形体,空间和实体的不同组合方式,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建筑独特的个性色彩和艺术魅力。比例 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长宽高,凹凸,虚实等。9均衡 建筑在构图上的对称,前后、上下、左右各部分间的关系,给人以严肃庄重的美感,最常见的方法是中轴线对称。节奏 通过建筑物的墙、窗、门、等构成部分有规律的变化或排列,产生一种韵律美。色彩 构成建筑物特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影响。装饰 建筑

28、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为建筑物增光添彩。建筑艺术的特点: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2、建筑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它的审美功能总是随着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园林艺术园林艺术 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园林艺术也是建筑艺术中的一类,比一般建筑艺术更注重观赏性,通过撷取自然美的精华,将自然美与建筑美合二为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阿拉伯式园林。中

29、国的古典园林 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 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气魄宏大,富丽堂皇私家园林 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西园、留园、扬州的何园、个园、上海的豫园,精巧别致,富有情趣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 是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中国园林的真正精华与核心是园林的文化美,中国园林艺术深深根植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色彩。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直接受到物质材料与生产技术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工艺美术的分类:1、 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用品,多以实用为主,装饰为辅,如漂亮时尚的服装,美观的玻璃器皿,可爱小巧的塑料制品等。2、 民间工艺美术品,

30、它们采用的原材料比较普通,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便宜,可实用可观赏。如缝制的布老虎,面塑小人,木雕,剪纸等。3、 特种工艺美术品,采用比较珍贵的原材料,工艺非常精细,价格昂贵,主要用于观赏和珍藏,主要以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如玉器,瓷器,漆器,牙雕等。实用工艺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它成为人类上古史断代的重要依据:石器时代 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性与建筑艺术相仿,集中体现为造型美,工艺美术品十分注重造型设计,并且尽量发掘材料和装饰的潜力,注重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多种形式因素,以及夸张、变形、均衡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工艺美术品的外观形式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中,

31、工艺美术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现代设计10现代设计 “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中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的工业产品创新的社会实践形态现代设计的分类:1、产品设计,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工业产品艺术化。包括家具、餐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飞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2、环境设计,是指人类对于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包括室内设计,庭院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国土设计。3、视觉设计,是指人们为了传递性息或使用标记进行的形象的设计。如平面设计

32、,电视电影设计,网络设计等。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实用性:1、实用艺术是符合人类不同时期不同活动的需要。2、实用艺术以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为基本特点,但大多数实用艺术品,以实用为主,审美应当从属于实用,服务于实用。审美性:实用艺术具有审美性,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实用艺术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实用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可以增强实用性,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实用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表现性与形式美表现性:实用艺术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注重表现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表现性是实用艺术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也构成了它与

33、戏剧、小说、电影等再现艺术的根本区别。形式美:主要指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等因素,也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在实用艺术中,表现性与形式美密不可分。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部体现,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性: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等各类实用艺术,无一不体现出民族的风格和特色,设计师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艺术追求都会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时代性:1、 首先在于实用艺术总是表现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情感和理想。2、 实用艺术的时代性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在材料和技术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色。实用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实用艺术品既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第六章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既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区别1、 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造型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