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经局工作总结范文一年来我们县农村经济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盛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各部门、各乡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局以打造近海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以农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牵动,用创新、开放的思维和工业、市场的理念谋划、发展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扩大了设施农业基地规模,优化了淡水渔业品种结构,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了农村新能源,加大了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小区建设和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盛市主管部门的肯定与表扬。全年承办了部及盛市现场会
2、 7 次,接待农业部领导 2 次,接待盛市领导检查工作 12 次,接待省内市、县设施农业参观学习 6 次。一、全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稳定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夺得丰收。全县种植业产值实现 21.8 亿元,其中粮豆及经济作物总产值 11.8 亿元,蔬菜总产值 11 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30 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91 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 10.7 亿斤,产值实现 9.1 亿元;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18 万亩,产量达到 1.02 亿斤,产值实现 1.7 亿元;花卉种植面积 0.5 万亩,五味子等经济作物 0.5 万亩,产值实现 1 亿元。2、发展果蔬主导产业,扩大设施农业生产面积。今年全县
3、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县政府被评为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冷子堡镇被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镇,冷子堡镇忙前村和老观坨乡大兰坨村被评为先进村。全县设施农业投入约 2 亿元,比上年增加近 1 亿元。果蔬种植面积达到 20 万亩,比上年增加 3 万亩;总产量达到 60 万吨,间接出口蔬菜 5 万吨;产值实现 10 亿元,比上年增加2.5 亿元,增幅达 33.3%。其中棚菜生产面积 12 万亩,产量达到 35 万吨,产值实现 7 亿元。在省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后,确定了三年发展设施农业 10 万亩的目标,规划建设了“十大线”和“乌杨线”两条绿色果蔬产业带,确定了、冷子堡为果蔬经济区核心区,辐射带动
4、周边乡镇发展果蔬产业。新增棚菜占地面积 1.79 万亩,设施面积 9100 亩;建设设施农业小区 145 个(其中暖棚小区 109 个,冷棚小区 36 个)。乡镇建设力度大,完成任务好。冷子堡镇新建设施农业小区38 个,占地面积达 6500 亩,由设施农业薄弱镇一举成为全市先进镇,进入了设施农业万亩乡镇行列。乡设施农业基础较好,今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乡规划出长、宽各 5 公里的设施农业连片小区,规划占地面积超过 2.5 万亩,在设施农业小区验收中得到盛市专家的认可,提高了果蔬经济区的知名度。3、优化品种结构,促进渔业增效。全县放养水面为 10.2 万亩,其中精养鱼池 8 万亩,水库 2.2
5、万亩。水产品产量 10 万吨,渔业产值 9.9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6%,淡水鱼出口 4000 多吨。一是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了黄颡鱼、欧洲丁桂、美国?鱼、德国镜鲤等名优品种,产量达 3.8 万吨,占总产量的38%,多品种的养殖结构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二是水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展了水产品投入品市场的整治和监管工作;完成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工作。经部、省质检部门检测,我县 4 个品种、48 个样品抽检全部合格。经市出口检验检疫局对 5 家出口养殖场抽检,37 项指标全部合格。建设农业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区 1 个,省级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区 5 个,建设省级武昌鱼良种场 1
6、个,申报中国名牌农产品 1 个。三是加大了水产养殖科技推广力度。围绕标准化养殖、名优品种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开展了技术培训。建立了县水产协会特邀院士工作站,有 3 名院士、1 名教授进站工作,引进国家、盛市科研院所专家 15 人。4、加强了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和农业信息工作。一是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新品种 368 个,示范新技术 50 余项,推广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100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40 万亩,推广农作物安全控害技术 80 万亩,提升了全县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二是加强了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共举办电视技术讲座 36 期,举办科技大集 3 次,举办县、乡、村各级农业技术
7、培训班 280 余次,累计培训农民 9万人,发放农业实用技术丛书1 万余册,发放各种农业科技资料 10 余万份。三是组织了农业部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全县 15 个村培训农民 75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培训农民 1000 人。四是农业信息工作不断加强。完成了省农委下达的千村网上行 45 个村信息采集任务,建立了省“百万农民上网工程”10 个信息联系点。加强了农业信息网建设;与移动联合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了政府网本局网页设计工作,及时更新信息。5、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一是建立了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配备了检测人员,开展了重点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的
8、例行检测工作。二是开展了有机、绿色食品续认证工作,有机食品保持认证标识4 个,品种分别为大米、玉米、大豆、花生;绿色认证标识8 个,其中稻米 3 个、蔬菜 4 个、葡萄 1 个;使全县“三品”认证标识达到 49 个。三是加强了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了20 万亩绿色原料基地的建设力度,建立了示范点,实行质量追溯制度。在、六间房、满都户三个乡镇建立了 1.7 万亩果蔬出口基地。四是在奥运期间组织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和田间开展技术咨询活动,确保了我县奥运期间食品安全。6、加强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化了农资市场管理。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联合县工商、质监部
9、门“3.15”农资市场大检查活动,出动宣传车 10 台次,走遍了全县 17 个乡镇 184 个行政村。二是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了高剧毒农药及限用农药台帐管理制度。三是加大了处罚力度,全年共查办案件 40 多起,罚没款 20 多万元。查处种子标签标识违规案件 70 起,罚没款 7万元。通过农资市场整顿,强化了农资经营业户依法、诚信经营意识,维护了全县市场经营秩序。7、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村能源发展水平。全县旱田机械播种面积达到 100%,水稻机械插秧面积达到 5 万亩,机械收获面积达 38.6 万亩(水稻机收面积 35万亩)。全年争取农机补贴资金 558 万元,其中落实国家农机补贴资金 338
10、 万元,市级补贴 85 万元。补贴农机具 386台,拉动农民向农机投入1150 万元。争取优质粮工程项目资金 135 万元,争取保护性耕作及玉米全程机械化项目资金 60 万元。全年争取农村能源项目资金 220 万元。落实“一池三改”、“四位一体”沼气池建设任务 710 个,争取资金 150 万元,在建设秸秆气化站一座,争取项目资金 50 万元,在牛心坨乡建设一处能源环境工程项目,争取资金 20 万元。8、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XX 年申报 2 个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 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获得批准。完成了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我县 19 家首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11、运行发展情况监测工作。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升。9、抓实农业项目,引进资金 1 亿元。我局全年引进项目 35 个,资金总额达 1 亿元。其中争取省设施农业补助资金 2400 万元,争取市设施农业补助资金 2800 万元;争取农业产业化补贴资金 947 万元,标准良田建设资金 400 万元,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项目资金 133 万元,农机补贴 558 万元,能源项目 220 万元,生防改扩建项目到位资金 400 万元,良种补贴项目资金 1310 万元。10、抓实机关作风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创建文明机关。年初修改完善了六项机关工作制度,包括
12、机关管理、政务公开及招待费、车辆管理等后勤管理制度,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带头执行,使机关作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提升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二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了科学发展意识。作为张东阳书记的联系点,局领导班子带领全系统党员干部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密结合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工作,在农业区域布局上提出新目标,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提出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11、抓实新农村建设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重新理顺了体制机制,组建了新的队伍。新班子带领新队伍重新完善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农业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强
13、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在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为下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矗回顾 XX 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全县各乡镇设施农业发展不平衡,有的乡镇面积超过 2 万亩,有的乡镇仅有几百亩。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有畏难情绪,特别是在土地调整和解决贷款等方面难度较大。二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在工作中反映出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探索建设多层次、社会化的新型推广体系,并加强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考核管理。三是农业产业化步子小,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龙头企业规模小,对产业的拉动能力弱。急需引进和发展规模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