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2015 年 5 月 5 日I目 录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16学位基础课 .16公共管理理论研讨教学大纲(政管院) .16公共管理理论研讨教学大纲(社发院) .20公共政策理论研讨教学大纲(政管院) .28公共政策理论研讨教学大纲(社发院) .33公共经济理论研讨教学大纲(政管院) .42公共经济理论研讨教学大纲(社发院) .49定量研究方法教学大纲(政管院) .58定量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社发院) .62质性研究方法教学大纲(政管院) .67质性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社发院) .72经验分析方法教学
2、大纲 .81学位专业课 .86公共财政理论与案例教学大纲 .86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 .90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99土地资源管理研讨教学大纲 .10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究教学大纲 .106高级人才测评专题教学大纲 .109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111社会政策分析与实务教学大纲 .115社会服务管理教学大纲 .118社会政策理论与国际比较教学大纲 .128专业方向课 .145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145II互联网治理教学大纲 .148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伙伴关系研究教学大纲 .156房地产行业发展与管理教学大纲 .160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165房地产投资与金融教学大纲
3、.167房地产开发教学大纲 .171土地制度比较教学大纲 .174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178健康教育与行为改变教学大纲 .183微观经济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189艾滋病预防与公共卫生教育教学大纲 .193城市社会学导论教学大纲 .196中国发展实践与国情分析教学大纲 .198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202家庭和儿童福利教学大纲 .207发展研究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215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政策专题教学大纲 .218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性别研究教学大纲 .220理论与方法的整合辨析教学大纲 .225社会医学与卫 生事业管理教学大纲 .228管理咨询:方法、工具和案例教学大纲 .236定
4、量研究基本技能教学大纲 .238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240项目设计与管理教学大纲 .244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249方法课 .249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249博弈论教学大纲 .252行为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256III高级定量研究方法教学大纲(政管院) .261高级定量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社发院) .264案例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272研究方法论辨析教学大纲 .277量化研究方法经典与前沿教学大纲 .287高级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290追踪研究的方法与案例研讨教学大纲 .292学科前沿研讨课 .294公共管理学科前沿研讨课教学大纲 .294社会保障学科前沿研讨课教
5、学大纲 .295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前沿研讨课教学大纲 .296非营利组织管理前沿研讨课教学大纲 .297高级研讨课 .299政府经济管理高级研讨课教学大纲 .299资本运营管理创新教学大纲 .303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业发展教学大纲 .306公共管理创新与中国治理理论方略教学大纲 .310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高级研讨课教学大纲 .314公共政策前沿理论与方法高级研讨课教学大纲 .318高级战略人力资本管理专题研讨教学大纲 .325社会发展理论前沿教学大纲 .326贫困理论与减贫政策教学大纲 .331政策过程:国际框架与本土研究教学大纲 .3351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术
6、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 版)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代码:1204 )本学科具有 硕士 学位授予权和 博士 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1.硕士生(1)具备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2)掌握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3)具有胜任科学研究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或研究工作的能力;(4)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2.博士生(1)把握公共管理学思想发展脉络,系统、扎实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理论与专业知识,关注并研究公共管理的前沿知识和发展方向;(2)熟练掌握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掌握常用的统计软件或质性研究工具;(3)能够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具有本学科外
7、文学术研究论文写作能力;(4)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学科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序号 学科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1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改革;新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全球化与行政效率;公共政策分析;网络治理;危机管理2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经济与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住房保障;房地产发展与城市建设23 人力资源管理 宏观战略人力资本研究;组织文化与变革设计;高级人才领导力测评与训练;人员评价与职业开发;绩效管理4 政府经济管理 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开放型经济、政府规制与企业成长;跨国公司与区域创新发展;公共财政与预算5 社会保障 收入保障
8、;社会政策分析与实务;社区与社会服务管理6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卫生与医疗保险管理;健康行为学7 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公益政策;公益项目运作与管理;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三、学习年限1.硕士生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 2-3 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 2 年或 2 年半完成学业。2.博士生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 5 年,各类博士生学习年限不超过 6 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生(最低学分:35 分)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政治、外语公共必修课方法课 1 门(文/理)9 学分(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每门
9、 2 学分)公共管理理论研讨;公共政策理论研讨;公共经济理论研讨;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经验研究方法6 学分 1学位基础课跨一级学科课程 2 学分169 学分为最低学分,学位基础课原则上不能低于三门,总学分不低于 6 学分。3学位专业课 (学科方向课程)公共财政理论与案例;管理思想史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研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究;高级人才测评专题;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政策分析与实务;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政策理论与国际比较6 学分专业方向课公共危机管理;互联网治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伙伴管理研究;房地产行业发展与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房地产投资与金融;房地产开发;土地制度比
10、较;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健康教育与行为改变;微观经济理论基础;艾滋病预防与公共卫生教育;城市社会学导论;中国发展实践与国情分析;发展经济学;家庭和儿童福利;发展研究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政策专题;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性别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整合辨析;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管理咨询:方法、工具和案例;定量研究基本技能;社会统计学;项目设计与评价6 学分实践(实证、实验)活动 2 学分中期考核 2 学分必修环节学术沙龙、学术讲座 2 学分2.博士生(最低学分:20 学分)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政治、外语 6 学分公共必修课方法课 (文 /理) 2 学分学位基础课(方法课)新制
11、度经济学研究方法;博弈论;行为科学研究方法;高级定量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论辨析;量化研究方法经典与前沿;高级流行病学;追踪研究的方法与案例研讨4 学分4(学科前沿研讨课:请校外专家授课)公共管理前沿研讨课;社会保障学科前沿研讨课;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前沿研讨课;非营利组织管理前沿研讨课1 学分(高级研讨课:导师或导师组)政府经济管理高级研讨课;资本运营管理创新;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业发展;公共管理创新与中国治国理政方略;公共政策前沿理论与方法高级研讨课;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讨;社会发展理论前沿;贫困理论与减贫政策;政策过程:国际框架与本土研究1 学分科研活动 2 学分国际化经历 2
12、 学分必修环节中期考核 2 学分3. 本科直博生、硕博连读博士生(最低学分:45 学分)本直博生和硕博连读博士生应修读全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课程(可免修博士阶段外语课和政治课),并完成硕士综合考试和全部博士必修环节。4. 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5. 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 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 32 学分,博士生不低于 20 学分。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学业基础和学业规划指导研究生修读课程。对于非本校生源和跨学科生源研究生应要求相应的补修和先修课程。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1. 硕士生实践活动要求5根据本学科特点,社会实践
13、要求参加不少于 30 个工作日的实践活动,包括与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的具体工作,或参与某项社会问题的调研。实践活动结束后应提交一篇不少于 5000 字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 2 学分。2. 培养单位自行规定的培养环节硕士生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沙龙、学术讲座、读书活动,要求硕士生参加外籍教师访学期间开展的前沿学术讲座,提交不少于 5000 字的书面评论或读书报告,或做至少一次学术报告。考核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种。3. 硕士生中期考核要求研究生中期考核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考核。中期考核一般在修
14、完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之后进行,通常在第三学期末完成。(1)研究生中期考核包括经典与前沿文献阅读考查、学术道德规范考查和开题报告考查等三个环节,具体要求包括:1)经典与前沿文献阅读考查研究生应按院系、导师确定的阅读书目,精读经典与前沿文献并完成阅读报告。考察小组根据阅读报告评定分数(五分制,达到及格以上为通过)。2)学术道德规范考查研究生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开题报告考查前提交已发表的学术成果,由院系组织相关导师进行学术道德规范考查。3)开题报告考查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结合专业文献阅读、实践领域预调研等,撰写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位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
15、向考核小组汇报,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学生经与指导教师商议,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制定详细可操作的研究计划,并进行学术质量审查,形成指导教师审阅通过的开题报告。6 由学院组织不少于 3 名院内教师或院外具有相当资格的研究者构成的开题报告答辩小组。研究生需在开题报告会前,将通过导师复审的开题报告提交给除导师外的考核小组成员,根据考核小组的反馈意见与导师沟通并作进一步修改; 开题报告会结束后,系内考核小组根据学生课程成绩、科研水平、研究工作的完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5 个等级评定成绩,达到及格以上为通过。(2)中期考核结果的具体要求1)中
16、期考核“优秀” 的要求是学位课程(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成绩平均分不低于85 分,开题报告为“优秀” ,且思想品德良好。考核为“ 优秀 ”的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考核总人数的 25。2)研究生在本次考核中如有一门课程成绩不及格,则本次考核只能标记为“暂时通过”,待补考通过后,才能标记为“通过”。3)考核不及格者,经导师和主管领导同意,在 1 个月后申请参加第二次考核,由考核小组确定第二次考核成绩。如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应予退学。4)因故不能参加本次考核的研究生,经导师和主管领导同意,可以延期考核,考核时间不得迟于第五学期开学 1 个月。未办理延期手续或申请未准而不参加本次考核者,则被认定为本次考
17、核“ 不及格” 。5)中期考核要求经典与前沿文献阅读考查、学术道德规范考查和开题报告考查等三个环节均达到及格以上为通过,最后成绩采用开题报告成绩。4. 博士生科研活动博士生的科研活动主要采用参与科研项目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方式。博士生入学初导师即应在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其参加科研活动的具体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并取得相应科研成果。博士生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沙龙活动,并做至少一次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并向会议提交论文或进行学术报告。导师根据博士生科研活动完成情况给定成绩和学分。5. 博士生国际化经历要求(1)博士研究生应参加外籍教师访学期间开展的前沿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