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青少年自杀行为因素及其危机干预吴丝(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分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几大来源的基础上,提出对青少年进行自杀的危机干预的对策,即建立自杀危机干预中心,为有自杀倾向的人提前提供有效的心理治疗,建立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呼唤更多的人文支持和关爱,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强珍爱生命意识。关键词 青少年;预防;自杀;危机干预自杀, 是一个极其沉重的字眼。青少年自杀, 是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本身就是人类的责任。为什么一些正处于“ 花样年华” 的青少年会用如此极端的
2、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 应该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挽救企图自杀者的生命呢?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中一项迫切且意义重大的任务; 积极关注自杀、研究自杀、有效预防自杀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1 青少年自杀的现状考察2003 年 9 月 10 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举动旨在提醒各国政府必须面对自杀问题对世界各国公共健康的威胁,并强调需要调动更多的科学和经济方面的力量,用以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预防自杀。近年来,青春期自杀率明显升高而且日益成
3、为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自杀已成为目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中一个巫待重视又比较敏感的问题。2002 年北京自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了其历时 7 年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自杀已成我国人口的第 5 位致死原因,同时是 1534 岁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比例为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 19,国外将青少年自杀称为“ 黑发人”(ungreying) 自杀。令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 黑发人” 自杀率居高不下,且呈明显的递增和低龄化趋势。九十年代前后出生的大、中、小学生正处于这一危险年龄段,如何做好他们危机心理的预防干预工作成为我们应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正如 WHO 驻华代
4、表 Crietobal Tunon 博士所说:“ 青少年好比蝴蝶,他们经历着从毛毛虫到蝴蝶之间的层层蜕变。这种蜕变充满着潜能,但又很脆弱。” 圆近年来,各地时常有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青少年自杀在某些地区还比较严重。各地的心理咨询报告和心理测验结果表明,有潜在自杀危险性的青少年大有人在。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自杀意念阳性率很高。据国外学者报道,青少年自杀意念出现率为 20 % 一 75 % ,自杀行为出现率为 9% 一 2 0%。而国内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 113 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 的承认有自杀意念,9% 的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许多
5、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一项比较研究也显示,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各心理问题得分及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伴有 2 种以上心理问题的占 6 .8 5%。阁上海一项对 1036 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 24 .9 % ,其中预备班和高一年级的发生率最高,达 30%以上; 中学生自杀意念存在率为 20 % 一 4 0%,其中高中女生最高。从以上不难发现,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工作十分迫切。要弱化青少年蜕变过程中的脆弱状态,缓解其可能潜藏的某种致命心理危机,需要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来营造一个安全、支持和关爱的环境,需要尽快构建青少年自杀危
6、机干预体系。2 青少年自杀行为原因分析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自杀心理? 面对自以为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为什么选择了自杀?著名学者 Farberow 认为当个体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联系不断丧失,强烈地感到孤独,觉得生活没有多少意义时,通常对生与死的选择没有什么矛盾,死的愿望较为坚决。这正好印证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论述:“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依德认为,自杀主要由个体无意识层的原发性内部冲突所致,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自杀潜势,有心理欠缺而自卑的人这种潜势大一些,在他看来自杀行为尽管是自我放弃,但仍然是一种自我表现,是为寻求补过和解脱的唯一可行方式
7、。自杀本能说不能完全解释青少年的自杀现象。除了自杀本能说外,其他学说如“社会模仿说”将自杀原因归为模仿的结果,因为自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自杀天象说”将自杀原因归为物理环境中的气候因素;“自杀遗传说”认为自杀与家族有关,等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研究自杀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纵观各类学说及其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自杀应该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可归为以下几类:2.1 精神心理状况研究表明,有 90%或更多的自杀者被诊断或回顾性诊断符合某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高宏生等调查了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三年级的 5 243 名学生,并采用通径分析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
8、法发现心理症状是自杀意念最主要、最直接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心理症状是在过度精神质和不良应激方式下,经过负性生活事件多次刺激,长期积累而成的。心理精神障碍可影响个体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影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对自杀行为后果的认知。特别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幻觉、妄想的支配,对抗自杀意愿的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酒精和药物依赖者也使自杀危险性增大。邢超等对亚健康状态与青少年自杀关联性的随访研究发现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自杀心理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关联,按照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评定为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发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危险性分别是无亚健康状态的 5.605
9、 (95%CI:3.816 8.234),7.827 (95%CI:4.75212.891)和 5.128(95%CI:2.58410.177)倍,青少年亚健康状态与青少年自杀心理行为的发生率存在很强的关联性11。荆春霞等12 对广州市 6 所高校学生自杀意念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曾患有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是导致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首要危险因素。初中和高中阶段是自杀率较高的阶段。首先,学生早恋带来的感情与理智的矛盾,自身无力排解所导致的危机状态,是继少年期生理、心理“危险期”之后的第二次心理危机。因为,青少年学生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情感萌发和规章制度的约
10、束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次,学校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太重视。处理问题能力较低的学生,有可能出现自杀意念和实施自杀行为。第三,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和抵抗各种诱惑的能力不高,从众心理突出。第四,逆反心理的作用。青少年学生在逆反心理驱使下,往往置亲人的劝解教育于不顾,从而造成严重的行为后果。2.2 人格特征性格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对别人、对自己的一种稳定态度,表现为善良与虚伪、宽容与狭隘、持之以恒与半途而废,一贯表现的面貌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萎靡等品质。那些企图自杀或者实施自杀的人,多数人性格内向,当遭遇到生活的挫折时容易情绪低落
11、;怯懦和狭隘的人,消极自卑,在出现心理危机而没有得到及时疏导时,慢性心理压力的积累会促使人们产生绝望感,使人们的情绪降低,感到没有生存的意义,同时抑郁症的发病率增高,很容易轻生。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在人格上表现出内向、情绪不稳定以及不关心他人等特点。对社会特别是周围人抱有深刻的敌意,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缺乏决断力,从思想上、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社会交往少,人际交往障碍,认知偏颇等。即使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有严重精神质情况下也会产生自杀意念。精神质是一种变态性的行为倾向,喜欢寻衅或做奇特的事而不顾危险,常常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消极应对或过激应对方式,一旦遇到负性生活事件,就会萌发自杀意念。2
12、.3 家庭影响稳定的家庭和正常健康的家庭生活,是一个人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产生的重要基础。相反,家庭的突然变故,亲人重病或者去世,灾祸,父母离婚,感情倒错等情况,会导致原有的稳定关系被打破,一方面会感到安全感丧失;另一方面,难以适应家庭破裂所带来的感情伤害,难以建立新的家庭人际关系,也会发生突发性自杀现象。家庭经济拮据、家庭压力等造成的长期的精神压力,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在某种人格基础上极易产生精神障碍,加上即时强烈刺激,将导致自杀行为发生。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受到多种不良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分离和来自家庭的社会问题均对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明显预测作用。有调查结果显示,
13、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愿和非致命性自杀行为因青少年学生家庭阶层特征的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对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愿有着显著影响的家庭阶层因素主要是家庭声望,对青少年学生的非致命性自杀行为有着显著影响的家庭阶层因素主要是家庭权力。由于家庭系统的阶层位置过低或过高,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杀意愿或非致命性自杀行为的升高。家庭作为青少年重要的生长环境之一,不仅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缺乏家长理解的学生更易产生自杀意念,这可能与父母的教育水平、教养方式、与父母关系等因素有关。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得到良好的情感沟通,子女感觉父母不能理解自身的问题和烦恼,从而产生抑郁、反感、逆
14、反等负性心理情绪和行为。青少年抑郁是造成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家庭因素是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促进家庭和谐,增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加强相互理解,避免抑郁心理的产生和预防自杀倾向的发生。2.4 学校社会影响学校是青少年重要的社会环境,校内欺凌、暴力,学习满意度,师生、同学间的人际关系都是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中学生感到上下学安全没有保障、孤独、打架、因学习压力感到心情不愉快、曾经想过离家出走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在有无自杀倾向学生中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经常被恶意取笑、被索要财物、被排斥、被恐吓、被打、被开色情玩笑等各种不良外界环境的自杀倾向报告率显著高于无自杀倾向学生。提示中学生产生自杀
15、意念,实施自杀行动并非偶发事件或一时冲动,而是存在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并存在各种不良外界环境。当今社会,学生学习和就业都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参与竞争的重要砝码是学历与文凭,学生升入哪一类学校和学习成绩好坏,被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作为评价学生素质优劣的主要指标,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如若学习和考试失利,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愧疚感和无奈感。加之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够民主,体罚或变相体罚,青少年学生心理脆弱,考虑问题不全面,很容易因此走上自杀道路。近期,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一名大三男生,从附近一商业区高楼跳下,当场身亡。其家属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死者小谈当天下午查询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三门中
16、有一门没过,离及格线差 6 分,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了。小谈的遗书就写在该考试的准考证上,交待了他的财产,向父母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不知道怎么活,我走了,再见。” 学生大多从小就被捆在读书上,被教育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不然将来找不到工作。他们把读书当作人生的主要,一旦学业受挫,很容易以为失去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失去生存的资本。大部分人认为的成功之路只有读书、考试这一座独木桥,走偏就完蛋。自己对自己期望很大,父母的期望社会的期望其实都会转化为自己的期望。就是在各种矛盾中,各种压力中,走不出来了,就走上了绝路。 3 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必要性分析危机干预属广义的心理治疗范畴,它借用简单
17、心理治疗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安全渡过个人危机。“危机干预”一词在美国 9.11 事件以后被广泛使用,它在帮助和安抚心灵受创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危机干预的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病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它主要通过一定的心理技术如沟通技术、精神支持来达到消除危机的目的。专家发现,多数的自杀未遂行为属于冲动性行为,在我国 50 %的自杀未遂者考虑自杀的时间小于或等于 2 小时,37 %的自杀未遂者在采取行动之前考虑的时间甚至不到 10 分钟。而青少年自杀行为更具冲动性,即在情感情绪
18、突发的情形下,轻率地自杀。如在中学生自杀中,有的女学生为“抗议” 父母不给她买一条彩裙而自杀;还有一位农村中学生因个子矮小,母亲劝他不要骑车,他对母亲的劝阻十分气愤,竟然服下大量农药而自杀。这种冲动性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自杀前也谈不上什么明显迹象。避免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危机干预的工作。自杀往往是一种冲动。每个人都会产生冲动,这就需要有冲动控制或者冲动引导机制,或者由于外部事物将构成冲动的精神能量释放。研究还发现,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自杀者,多数在事先有征兆。企图自杀的青少年通常一段时期以来遇到某种问题,特别是在企图自杀前的几星期或几天,经常处于失望的状态,而且大多数有反抗、隐
19、退、逃跑和表示绝望等表现,这些表现实质上是危险的信号,是一种企图自杀的预兆。因为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明显带有一时的冲动性,自杀前又存在着某些征兆,所以预防可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危机干预”的理念和机制有必要引入我们的生活,尤其对于青少年这个自杀行为的易发阶段,采用科学的“危机干预”技术能起到预防和治疗效果。4 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策略4.1 加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家风、传统和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人格、人生观、生命意识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溺爱型,粗暴型和民主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中,溺爱型,粗暴型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在学习和环境适应中的心理障碍和心理
20、危机的发生率要大一些。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比较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家长还要具备爱护和教育孩子、甚至挽救孩子心理危机的方式方法,将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以及相关的心理和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齐头并进,善于发现和辨别孩子心理危机的征兆,提前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一臂之力。4.2 开设“生命教育”类课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生命意识教育在这方面,台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台湾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规定,“生命教育类”课程共有 8 门:“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性爱与婚姻伦理” 、“生命与
21、科技伦理” 、“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等,其中 5 门属于哲学及宗教范畴,其余 2 门为生死学和心理学范畴。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心理教育和调整认知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模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生命意识是预防自杀的关键。当前社会上、校园中还较普遍存在对生命不尊重的现象,因而学校要帮助学生确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并鼓励他们将这一意识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同时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关怀周围人,了解一些应对危机的方法。4.3 大中小学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有自杀倾向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经常说活着没意思或想要长眠不醒、忘掉一切;感情压抑、陷入痛苦或行为反常;不愿与他人交往,远离
22、集体、性格孤僻;旷课严重,学习成绩差,极不适应学校生活等。对于具有上述迹象的学生,学校应迅速与家长联系并进行个别指导。可以选择学生最信任的老师进行谈话,细心地劝说、开导并设法解决具体问题,以切断学生的自杀念头。预防学生自杀,首要问题是弄清自杀的原因和动机,这样才能制定出妥善的处置方法。4.4 媒体应多宣传正面信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应限制有关自杀的媒介传播,特别是夸大的、耸人听闻的报道是极为有害的。爱心是预防自杀的良药。青少年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时,会产生完全被遗弃或被遗忘了的感觉,社会的关爱能让他获得生活的勇气。同时,也应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加强心理健康的文明
23、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刻不容缓。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体现,应该建立积极的生活观,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面对挫折压力,及时调整心态或求助心理医生,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家长、老师、社会工作者、专家学者都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救救孩子,救救生命。参考文献1 王平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探源 苏州大学学报 2010.92 毛娟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微探及思考 科教导刊 2010.73 陈 峰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 思想理论教学 2006. 104 张宝君,吕瑶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学解析与对策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0.55 吴祚稳 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之引导 素质教育大参 2012.
24、36 吕慧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分析与引导策略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17 潘一禾 青少年“ 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 中国青年研究 2003.2 8 罗晓珍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分析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6)9 顾忠军.青少年明星崇拜心理透视J.教书育人, 2003(7).10 李可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浅谈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山东青年 2015(6)11 孙天威,杨志刚.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3)12 李文冰.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0(4)13 沈明泓.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学透视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8(3)14 王晨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社会学探析 长江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915 赵雅文王素云 .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其负向效应的抑制与诱导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