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考点总结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中共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不仅包含由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并由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有联系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3、三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及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中最核心的内容。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5、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批判地吸收、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
2、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6、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1847哲学的贫困,1848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时代问题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最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革命性,是人民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8、马克思主义的四个特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
3、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这是人们认识和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最崇高的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第一章 9、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哲学基本问题(表述、内容)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内容:意识和物质,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和精神
4、,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11、对第一方面的回答(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12、对第二方面的回答(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世界史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或完全认识的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及回答(辩证法,形而上学)辨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否定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与作用。
5、14、物质,物质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一客观存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但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性。物质存在于人类的意志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1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16、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是从意识的对立统
6、一的关系中把握物质、规定物质的。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辩证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1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18、运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2),静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
7、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了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但在运动过程中也有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它包含了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未变化的特殊状态。19、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了一定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虽然有意识作为
8、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去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1、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2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对物
9、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23、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2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也是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就是要将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2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1.2.3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它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所有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将社会生活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物质生活
10、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5、规律及其根本特点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的哲学范畴。根本特点:客观性26、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用感觉、知觉和表象来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在思维中创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
11、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二者统一的基础。2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29、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的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多样性。直
12、接间接联系,内部外部联系,本质 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等。30、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3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2、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于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于新的条件的因素。33、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构成: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
13、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解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34、矛盾及其基本属性,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贯通(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二者关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二者的作用:同一性
14、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都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双方通过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转化和质变创造条件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35、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6、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
15、合37、质,量,度;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3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2.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准备,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引起质变;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的、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39、辩证否定观:1.2.3.4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
16、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40、P52 第二段第二章 41、实践 观点和实践活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42、主体、客体、中介系统(两个子系统)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
17、系统;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主客体关系: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4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之相反的唯心主义先验论45、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离开实践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4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及其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
18、的能动反映特点:反映具有摹写性,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会以客观事物为原型,这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反映具有创造性,这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47、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循环。48、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第一次能动的飞跃:认识采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19、。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不可截然分开。49、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条件:50、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第二次能动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重要。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以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没有这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就没有完成。51、真理及其特点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绝对性和具体性。真理是客观的。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同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致性。检验
20、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否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5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具体表现。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通过相对表现,二者也可相互转化。53、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54、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的,有本质的区别二者是相互联
21、系的,均是通过与对方比较而存在的真理的发展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5、真理如何会变为谬误:真理超过其特定的范围和条件;忽视真理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联系。56、实践为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真理的本质看,检验真理即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桥梁便是社会实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第三章 57、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唯心史观58、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
22、指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制约和影响)59、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人类活动的首要前提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活动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60、社会意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6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23、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存在时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换的产物,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6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6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64、生产力的基本要素(3):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体力、
24、脑力,不是所有人都是劳动者),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65、生产关系(狭义,广义;分类;与生产力的关系)狭义: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分类: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诸多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分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66、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四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6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极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68、上述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P1056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