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1499278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講第九講 音韻學(二)音韻學(二)聲母聲母一一、關於聲母的概念、關於聲母的概念傳統音韻學術語中,聲母簡稱爲“聲”,又叫“紐、聲紐、字母”等。早期沒有聲母概念,同一個聲母可以用很多反切上字來表示,人們並沒有明確意識到它們屬於一類。直到唐代末年,才有人參照梵文給漢語創製了表示聲母的字母。即從眾多聲母相同的漢字中選取一個來作這個聲母的代表。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字母記錄,是唐末一位名叫守溫的和尚寫的,他所記錄的字母共有三十個,始見於敦煌發現的唐代寫卷守溫韻學殘卷(現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到了宋代,又有人將守溫三十字母增補爲三十六個,就是傳統音韻學所謂“三十六字母”,大致代表了唐宋間漢語的聲母系統。1.五音、七音、九音五音、七音、九音依據聲母的發音部位分類。五音,就是把三十六字母分爲唇、舌、齒、牙、喉五類。七音,就是把三十六字母分爲七類,即在五音的基礎上,又將“來”母別立爲“半舌音”,將“日”母別立爲“半齒音”。九音,就是在七音的基礎上,將“唇音”又分爲“重唇音”和“輕唇音”,將“舌音”分爲“舌頭音”和“舌上音”,將“齒音”分爲“齒頭音”與“正齒音”,而將“半舌”與“半齒”合併爲“舌齒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