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教育思想化学化工学院 11 化学( 1)班 苏萍 学号:110703001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
2、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学生观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3、的基础上,演绎出“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 “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 ,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 ,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 “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
4、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
5、矢。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一派盎然的生机,而不是冰霜肃落、生意萧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成为孔门弟子以前, “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 。但孔子对子路并没有采取憎恶的态度,而是“设礼稍诱” ,以身立教,终于使子路折服,并穿上儒服发誓要跟孔子学习。后来,子路不仅追随孔子游说诸侯,而且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甚至在卫国宫廷内乱时还牢记孔子“君不死,冠不免”的教诲,临危系帽缨而被杀。这显然是孔子循循善诱的结果。我们深知,改变一个学生,在延迟的
6、期待中需要老师多大的耐心和韧力。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改进后进生的教育不无启迪。 二、孔子的教学观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
7、、毋必、毋固、毋我” ,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 ,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 。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简称为“由博返约” 。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 ,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
8、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 ,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9、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 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0、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 。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 ”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
11、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 ,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孔子的教师观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孔子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这一要求可以说是严格而合理的。孔子说他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两句话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
12、。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学好知识。 “学而不厌”表现出教师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诲人不倦”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乐观。古今中外,凡是在教学上成绩卓著受到学生敬仰的优秀教师,没有不符合孔子这两句话的精神的。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应重视自身的学识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矣改,是吾忧也。 ”他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主张诲人不倦,认为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与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他认为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是诲人不倦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
13、乎?”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这表明孔子强调教师要为学生作表率,他自己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他去探视;颜回病逝,他老泪纵横。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孔子死后, “弟子皆服丧三年” , “哭各复尽哀” , “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 。孔子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孔子,充分说明了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爱的教育。五、孔子的课程观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注重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以“文、行、忠、信”为核心内容。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忽视
14、知识的教育。孔子精心整理、编订了诗 、 书 、 礼 、 乐 、 易 、春秋 “六经”作为教学用书,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学、道德、伦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等课程。孔子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充分了表明了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借鉴孔子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观,或许对我们的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会起到深刻独到的启迪作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在这片沃土上必将绽放出万紫千红,必将茁壮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