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特色小吃大全天津的风味小吃,就更有名头了,除闻名中外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发祥麻花这三样外,还有张记果仁、曹记驴肉、大福来锅巴菜、石头门坎素包子、芝兰斋糕干以及贴饽饽熬小鱼等特色小吃。天津市主要的特色食品街有南市食品街、和平区风味食品街、十月美食街。此外,天津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如桂顺斋、祥德斋、正兴德茶庄、一品香糕点店、四远香糕点店、杜称奇蒸食铺、恩发德羊肉包子铺。1:狗不理包子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是旅游者的遗憾。刚出屉的热气腾腾爽眼舒心的包子,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 油水汪汪,香而不腻。狗不理包子 好吃关键在于选料、配放、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是
2、有一定的绝招儿,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 个褶。“狗不理 “包子铺原名“德聚号“,已有 百余年历史,店主叫高贵友,他的乳名“ 狗子“ 。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其名。他的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卖包子忙的顾不上 与顾客说话,人们取笑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 日久天长,喊顺了嘴。包子出名了,高贵友的大名反倒被忘记了。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历史上为慈禧太后喜 爱;今天,也深得大众百姓和外国友人的青睐。2:耳朵眼炸糕:耳朵眼炸糕生产有百余年历史,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由于精工细做,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加之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
3、被众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旺销不衰。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银号、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高” 字谐音,取步步高发财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 1 米多宽的狭长胡同 -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虽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 ,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3:十八街麻花它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
4、兄弟俩。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先用热油和面,撒上桂花、闽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红丝等制成酥馅面,搓成酥馅条;用糖汁 和面后,搓成白条;把一部分白条蘸上芝麻,便成麻条。再把酥馅条、白条、麻条合股拧,对折再拧,然后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黄色出锅,夹上冰糖块,撒上青 红丝和瓜条等,这才成为“十八街“麻花,这种麻花不仅酥脆香甜,而且存放几个月也不绵软、不变质、不走味。4:杨村糕干天津制作糕干的店铺很多。其中杨村糕干生产始于明初,历史悠久,为最正宗。杨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产于天津武清县的杨村镇。看似包装简单、用料普通、其貌不扬的小食。但 1930 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杨村糕干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
5、白皮肤黄头发的老外们,荣获“ 佳禾 ”铜质奖章,成为 中国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小食品。1958 年,周恩来总理在茶话会上用杨村糕干招待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克亲王吃后赞不绝口,并高兴地接受了礼品 杨村糕干,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欢。杨村糕干以精米、绵白糖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细腻、考究。糕干松软适口,易消化,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其功效不亚于中药茯苓,因此有着“茯苓糕干” 的美称5:棒槌果子馃子(油条) ,是在天津市最流行、最受群众喜爱的早点品种。早年,在天津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宋朝大奸臣、卖国贼秦桧以及他的婆娘王氏害死精忠报国的英雄 岳飞之后,更加变本加厉地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为岳飞鸣冤的社会名流活活
6、折磨而死,激起子群众的愤怒。有一叫施全的勇士,就因行刺秦桧而被砍头示众;其兄弟施 中夫妇得知秦桧还要灭九族的消息,便装扮成渔民从临安(现杭州) 乘一小船,经运河北上逃到天津,在三岔河口搭 7 窝铺住下,改名叫朱钦惠(即诛秦桧的谐 音)。为了糊口,他们夫妻二人由卖花生,改咸卖油炸货,把和好的面切成小块,再把两小块摞在一块,抻成长条在油锅里炸熟炸透,取了个名字“油炸桧“,意思 是炸死秦桧王氏这对狗男女,让人们咬碎嚼烂,咽肚子里。以解心头之恨。“油炸桧“一上市,人们纷纷购买,夫妻虽累,但卖“油炸桧“ 既解恨,又赚钱,心中十 分高兴。秦桧死了多年后,尽管“油炸桧“脆香可口,但秦桧臭名远扬,人们愤恨之下
7、,索性将这一小吃叫成“油炸鬼“,叫俗了点就是“油鬼“、“油桧 “,后来 又被人们叫成“ 油条“,由于这个品种形状像棒槌,到了清朝年间,人们又将它改名为“ 棒槌馃子“,至今。6:大福来锅巴菜:绿豆、小米面摊成锅巴,切为柳叶,放卤汁中煮成。配以香菜、香干、麻酱、辣油、腐乳等佐料。色泽美观,多味混合,清素爽口,香嫩有咬劲。7:鲜果馅汤元:天津风味小吃。特点是清香爽口、粉糯软滑、果味浓厚、别具风味。以小白楼地区的白楼小吃店与江南春餐馆的最有名。8:罗汉肚:酱制食品。由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采用传统的酱制方法研制生产。因肉皮层次分明,形似罗汉的肚子而得名。特点:紧固不散,光泽透明,口感咸鲜,适口不腻,酱香醇
8、厚。9:水爆肚:水爆肚是天津风味小吃,创于 1920 年。吃时趁热蘸料,滋味醇厚,具健脾养胃之功效。清鲜脆嫩,滋味醇厚,亦汤亦菜,佐酒最宜。 10:崩豆张:“崩豆张” 是个老字号。早在清朝嘉庆末年, “崩豆张”的创始人张德才,在清朝宫廷御膳房任厨。当时,宫廷和王府中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们吃饱喝足之后,总 希望有小食品磨牙消食。张德才悉心研究,精心实践,终于制成多种豆类风味干货食品,如“糊皮正香崩豆” 、“豌豆黄” 、 “三豆凉糕”及果仁、瓜子等。同时, 在佳节喜庆宴会时,他还为宫廷制作了“ 九龙贡寿”、 “麻姑献寿 ”、 “龙凤成祥 ”等特种成型贡品。尤其是“糊皮正香崩豆” ,在宫廷中最受达官
9、贵人的青睐。糊 皮正香崩豆”原名“ 黑皮崩豆”。制作这种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葱、盐)和内五料(甘草、贝母、白芷、当归、五味子)以及鸡、鸭、羊肉和夜 明砂乌等。这种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 成分,其中含有 29%的蛋白质、47% 的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低脂肪,不含胆固醇,具有通便健身的作用。就连称帝八十三天的袁世凯也十分爱吃此豆。11:果仁张:果仁张,中华老字号,其果仁制品创制已有 160 余年历史,是天津市的著名特产之一。天津果仁张制作的各种美味果仁,自然性显色和放香
10、,香而不俗,甜而不 腻,色泽鲜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其种类繁多,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净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优质产品。如今果仁张已 是驰名中外,家喻户晓,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12:龙嘴大铜壶“ 茶汤” 大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数几个地方的小吃摊中,常能见到用奇特的龙嘴大铜壶冲“茶汤”卖的情景,这是颇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场面。长竿挑着由两 块棱形木板带红穗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别写着“茶汤”二字。幌子旁边的台子上座着一个特制的龙嘴紫铜大壶。它重 20 公斤,可盛水 30 多公斤。当壶心炭火把 水烧开到 150 度时,才能冲熟茶汤。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
11、呜” 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那间水满茶 汤熟。 这龙嘴大铜壶不仅具有上述实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艺品。铜壶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铜饰花纹。壶嘴和壶把的上方镶饰着一条铜龙。有的铜壶壶嘴饰一大龙 头,壶把就是由一条龙构成。龙须、龙爪、龙鳞清析可辨。龙嘴上伸出的两根龙须尖端有两个红绒球,随着冲茶汤师傅倾壶冲水的动作而颤动不已。人们还没有品尝 美食“茶汤”的时候,就已被这奇特的美哭龙嘴大铜壶和冲茶师傅的精采表演所陶醉了。 茶汤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 、糜子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用滚开
12、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 状,加上各种调料,就可食用。吃起来又香又甜又滑爽,极为可口。用龙嘴大铜壶烧开水冲的秫米面由于含有微量铜元素,人们吃后,更能获得别一种营养。 这美食“茶汤” 配上美器“龙嘴大铜壶” ,一边吃一边欣赏,嘴里美,心里也美,真是别具一番风味! 13:石头门坎素包:天津传统风味小吃。由清末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特点:薄皮大馅、低脂肪、高蛋白。味醇清口。14:恩发德蒸饺:清真风味小吃。1921 年由时文德创建。用洗净的西葫去皮去瓤,羊肉末用开水烙透。搅入酱油、花生油、香油、精盐、葱姜末。最后将西葫馅投入拌匀。将擀成的面挤捏成道士帽形的饺子生坯,上屉用旺火蒸熟。特点:有咬劲、不渗油、
13、肥而不腻、鲜嫩味美。15:陆记烫面炸糕:创始于 1918 年,制作时选用优质面粉、黑白小豆、白沙板糖、花生油为原料。经过 7 道工序,慢慢加火,炸成扁球形的红色成品。特点:外皮酥脆、不粘不艮、馅甜爽口、清香不腻。16:芝兰斋糕干:津门著名风味小吃。具有 60 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以稻米、江米面和之为皮;以豆沙、白糖、芝麻、桃仁、瓜条、桔饼、红果、玫瑰、奶油、可可等调配成馅;经包馅、蒸熟。色白美观,食之不粘、不散、不噎口、不粘牙,柔软劲道,香甜可口。17:明顺斋烧饼:传统风味小吃。由吕凤祥在本世纪 20 年代在“唯一斋” 制作经营。用热香油与富强粉混合面酥面,包上馅,经过烙、烤两道工序而成。特点:
14、色泽杏黄、外皮酥脆、内层柔韧面软。18:贴饽饽熬小鱼贴饽饽熬小鱼“是地道的天津风味小吃,其实又是极普通的家常便饭。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上有白洋淀,下有渤海湾,低洼多水,水产十分丰富,鱼虾一年四季不断 档,天津人养成了爱吃鱼的习惯。北方又盛产玉米,棒子面饽饽是家庭的主食。不过,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不是分开做,而叫“一锅熟“,就是贴饽饽和熬小鱼同时 在一锅里做熟上桌。这里面还有个故事。且说乾隆皇帝便装下江南,途经天津时,被一农舍家透鼻的清香勾住了腮帮子,顿时饥肠刮肚。乾隆可是个吃过山珍海味、 飞禽走兽的美食家,但从未闻到过这样的香味,停住脚,往农舍里张望。奴才最会理解主子的心意,敲门说明了来意。朴实的
15、农家夫妇热情地招待了皇帝老儿。此 时,乾隆忘记了皇家的体面,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越吃越爱吃,越吃味道越鲜美,最后连鱼汤也喝干净。从江南返回紫禁宫,乾隆想起了在农家的那顿美餐,就命令 御厨制作。但是,乾隆只看见饭菜是从一个锅里端出来的,说不出贴饽饽熬小鱼的具体名称,嚷着喊着吃“一锅熟“。这可难坏了手艺高超的御厨们,翻遍宫里珍藏 的所有菜谱,也找不到“一锅熟“的名字。有一位久居津城的京官,问明情况,悟出其中的秘密,于是呈上贴悖悖熬小鱼,博得龙颜大悦,加官封爵自然不在话下。 这大概是一则笑话,可见贴贴饽饽熬小鱼久有盛名,其味道与山珍海味媲美。 19:白记饺子白记饺子久负盛名,是天津传统特色风味食品。白
16、记饺子制作精细,选用上好新鲜羊肉,剁成肉泥。适当加入鲜嫩白菜末、特制酱油、小磨香油等调拌成馅,面和好放软,制作成的饺子皮薄、边小、馅大,是群众喜爱的常用食品。20:大梨糕黄黄脆脆的,比火柴盒略大,也许是糖熬制得有点过火,吃在嘴里甜中带苦,有股糊了吧唧的味道。在那时的儿童食品中,大梨糕体积大而口味独特,天真的孩子们 认为这种糖不仅好吃,而且买着划算。至于街面上流传的那句“大梨糕吃了不摔交 ”的说辞,当然是一种夸大其词的广告,不好好走道,吃了大梨糕照样会摔交,毕 竟它是食品不是药品。21:煎饼馃子是天津最出名的市民小吃,是天津人早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油条或者薄脆的“果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辣椒(可选)作为 佐料,口感咸香,作为早餐既解饱,又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如今的煎饼馃子原料已经不仅限于绿豆面摊成的薄饼,还有黄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种选择。 煎饼馃子在饭店很难见到,只有早上的早点摊,马路边或者社区里才能见到制作和出售煎饼馃子的小推车,制作一套煎饼馃子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早上还是经常能见到人们排队买煎饼馃子的景象,可见煎饼馃子在天津人的早餐饮食中做占据的重要地位。22:天津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