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关系史K.J.Holsti 指出的决定体系性质的五个元素:1、体系的范围(boundaries)2、体系的结构 (structure)内部实力分配3、政治单元的性质 (characteristics)4、成员的互动方式 (forms of interaction)5、明示及暗示的规范 (explicit or implicit rules of customs)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之下, 形成了五强格局。 体系 vs 格局:体系是一个关系概念、格局是一个权力概念。沃尔茨定义的结构三特征:1、排列原则;2、 单元能力;3、能力分配 能力分配就是格局。五强格局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大约 100 年,五强
2、是: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1922,首都伊斯坦布尔,是 15 至 19 世纪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最终抵挡不了近代化欧洲的冲击,于 19 世 纪初区趋于没落,并于一 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帝国因此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 ,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帝国灭亡。欧洲十字军东征:10961291 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皇的准许下,西欧的封建领主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持续 200 多年的宗教战争,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针对伊斯兰国家。一般被认为是教皇的暴行,但东征使得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
3、斯兰文明,这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反对教会颁发赎罪券;“九十五条抗辩书”(”九十五 论纲“ ),“信仰即可得救”、1517 年影响迅速波及全德及欧洲约翰加 尔文:法国神学家, “先定论” 。一:学习历史的目的认识一个人不能只看头衔,要看其身上的特质。只看 头衔的话,初出茅 庐的诸葛亮、小小埃及远征军的长官拿破仑等,都无出头之日。学习历史不是为了什么?1、学习历史首先不是为了鉴古至今。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历史为了指导今天的实践、并预测未来。不是这样的, 因为人性基本是 稳定的,一定性格的人放到一定的环境里,相同的错误还是会犯:岳飞、 袁崇焕、彭德怀 犯得是同一个
4、人物。至于预测未来更是无稽之谈。外交学院国 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的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一个复杂系统,而非简单系 统, A 可能导致 BCD,原因和 结果呈现非线性对称, 所以未来不可能预测。肯尼迪预测 21 世纪时会有 15-20 个核国家,多个国际组织预测中国的贫富差距一旦超过某个红线,中国就会崩溃但是这些都没发生。现实并不是“ 因为所以”那么简单 。2、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洞察人性。很多历史学家说“学习历史是打开人性复杂性的一把钥匙”。我不 认同:人性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善、 恶 、善且 恶,人性复杂在人性中不同面出现的随机性,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刺激出人性的哪个方面。学习历史不能认识
5、人性的复杂。3、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说话的时候一定“虚无一字不用典”,没必要。为什么要学历史?1、情感需要。这是人安全感、归属感的根本来源,历史可以给予人这种归属感。企业招人也要了解你的历史、背景;谈恋爱也想知道对方的恋爱史。2、串联知识。恐怕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如此海纳百川地把知识串联起来,哪个学科都必须有这个学科的历史:哲学史、思想史等。3、历史让人变得自信。历史不能洞察人性,但是可以帮我 们洞察人生,看过那么多人的喜怒哀乐、国家的繁荣 兴衰,生命的厚度广度就增加了,阅历就增加了。二:中西史观差异国际关系史不是什么?1、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别史。有涉及,但是终究要落到“关系”上。2、不
6、是人物传记。3、不是战争史。战争可以是一条脉络。国际关系史是什么?1、横向上,国 际关系史是国家间互动的历史,所以不是国别史。2、纵向上,是国际、国家、个人三个层次互动的过程,所以不是人物传记。 3、是政治、 经济、文化、宗教、外交等元素的复合体,所以不是战争史。中西史观的差异。1 史学成熟的程度不同。中国有一整套记录、保存、流传历史的制度,世袭的史官职位。但西方则基本上找不到系统的编年史。 人文国家 vs 宗教国家:一个把虔诚献给历史,一个把虔诚献给宗教。至少晋朝以前,史官记录的历史一定是千真万确的。 (太史伯兄弟四个宁死也要记录“崔杼弑其君”)2 中西具体国情也有差别。大一统 vs 小国寡
7、民。我 们很难理解小国寡民下人们的想法。 孙子兵法在欧洲被译为the art of war(战争艺术),因为之前马基雅维利写过一本书叫战争艺术,他最著名的书是君主论,相当于中国的韩非子,纯粹的现实主义逻辑,君主应猛如狮、狡如狐,被人害怕比被人爱戴更安全。 战争艺术在当时的意大利引起轩然大波,读完大失所望,基本记录两个事:一是国家要有常备军,二是没有常备军会很惨。 这不是常识吗为什么能成为当时军事理论的瑰宝?因为当时的意大利半岛有十几个国家,处于东西方海上商路中心,很富有,且人口少,招兵很困难,所以干脆就不招兵了。有外敌入侵,那就雇佣黑社会。所以战场会出现三种情况:1、只听 见枪响不见人;2、双
8、方喝茶聊天,走的时候放两枪;3、双方社团派退休老干部出来作战,如有死 伤,既可为社团节省退休金,又可向国家领取丧葬费。 所以, 马基雅 维利在这时提出建立常备军,就成了军事理论的巅峰之作。3 双方权力结构不同。西方:王权与教权的平衡,中国:朝廷和江湖的平衡。教 权与王权大致相当,所以西方重视法,才可限制双方行 动。而朝廷 权力远远大于江湖,想要拉拢江湖,感化他,所以中国重 视德,以德服人。三:十七世纪前后的世界从国际、国家、个人三个层面的互 动构建国际关系史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威斯特法利亚体系,17 世纪中叶形成。我们先讲 17 世纪的国际背景,再回归到 14、15 世纪探索这些
9、背景的原因。先讲东亚、中东,之后讲欧洲。先讲东亚。中国是东亚的核心国家,无争议。17 世纪中期是中国的明朝,国力在下降,但依然是东亚朝贡体系 的核心国家。 (中国的封建 封邦建国 vs 马克思主义的封建制度。封土建国,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为郑)。政治上称臣换安全,经济上进贡换贸易。藩属国对中央国家称臣,接受册封,奉中央国家为正朔,用中国皇帝的年号记录自己的历史,这是义务。权利时一旦遭到入侵,中央国家要保护 。16 世纪末,1592-1597 年,壬辰海战,明朝帮助朝鲜反对 日本丰臣秀吉的入侵。政治+ 经济就形成了儒家文化圈。甲午战争后,东亚朝贡体系基本就崩溃了。此时的日本如何?进入 17 世纪
10、,日本刚刚经历战国时代、壬辰海战,百 业待兴、民生凋敝,熬死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 德川家康作为 一代枭雄崛起河内,建立德川幕府,统治长达 200 年。德川幕府奉行“闭关锁国” 政策,只与中国、朝鲜、荷兰、西班牙 4个国家贸易。所以 17 世纪先把日本封存起来,19 世纪后期再拿出来(1868 年明治维新)。再说中东地区,也叫伊斯兰世界、穆斯林国家集合 。伊斯兰教兴起于 7 世纪的阿拉伯按到,穆罕默德,信徒称为穆斯林,以此宗教建立 过很多 强大的帝国,最厉害的是阿拉伯帝国,甚至打败过唐朝的高仙芝。区域性的帝国也有很多。强调一个概念,什么叫帝国?领土广袤、民族众多、中央政府的权力非常巨大的集
11、权 制国家。所以苏联也是一个帝国,这是广义上的帝国。美帝国主 义的叫法也是有道理的。阿拉伯世界在世界文化中地位举足轻重。如, 8 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把很多经典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非常了不起。没有百年翻译运动,就没有后来的欧洲文明。类似玄奘取经以后,印度佛教经典丧失以后来中国再取回去。再如,1453 年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人的先祖是中亚人,被唐朝打败的突厥人,被迫西迁到小亚细亚定居, 发现西边的拜占庭帝国很腐朽,就灭了它,建立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马上封锁 土耳其海峡,并征收重税,迫使欧洲的商人要开辟新航路。客观上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
12、大西洋沿岸。阿拉伯国家各方面对人类有巨大影响,但也有问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落以后,伊斯兰文明没有核心国家,其他文明都有核心国家。所以伊斯兰世界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甚至自相残杀,如,1980-1988 年两伊战争, 伊拉克 vs 伊朗,争夺中东地区的领导权。奥斯曼帝国民族众多+穷兵黩 武,16 世纪下半叶已经开始衰落,到了 17 世纪基本上衰落得差不多了。1991 年海湾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安理会的授权下,多国出兵伊拉克。那么帝国为什么会崩溃?有几个原因:1 帝国一定好战。国内民族众多、利益集 团也多,寻求利益实现的方式就更多。一方面对外掠夺更多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发动战争缓和国内矛盾。但
13、是军事技术的传播是一个历史趋势,导致征服成本一定会上升。此外,财富越来越多,享受财富的过程会腐蚀尚武精神和战斗意识。所以,被征服国家的军事实力在上升,征服国家的战斗意识在下降, 这都使得征服的成本上升。2 越富足的国家,私人和公共消费的速度要快于 GDP 的增速,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消费,越来越少的人去劳动,就越需要 战争的手段直接掠夺,而不是生 产。3 维持统治的成本在上升。第一, 竞争对手的数量、质量都在上升。如,最早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后要面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第二,被统治地区会学习。如日本,甚至提出 人种改良。当被统治的地区越来越接近你的时候,你就越难统治他。军事成本
14、上升、私人和公共消费快于 GDP 的增长、 维持统治的成本也在上升,所以帝国最后一定会走向崩溃,也很难长时间维持对一个地方的统治,尤其是在技术革命以后。如,英国战后不能再 统治印度,美国被迫从伊拉克撤军。四: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民族君主国:以某个单一民族为主体,以专制王权为标志形成的君主制国家。17 世纪在欧洲逐渐建立。建立的原因要追溯到 14、15 世纪。欧洲是教权和王权的统一,相互制衡。 大部分时候是教权高于王权。例: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想控制德意志北部国家的教皇叙任权, 这个 权力是属于教皇的。 这个矛盾就越来越公开化,但平民、其他国家都支持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因为宗教根植于人心,高于世俗权力
15、对人的控制。最后亨利四世对格列高利七世进行辱骂,格列高利七世准备流放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在雪夜来到卡诺莎站了三天三夜请求教皇的原谅(“ 卡诺莎之辱”)。教权 vs 王权的区别:王权类似于总经理,是管理者;教权类似于董事长,是 拥有者,所以教权一般高于王权。一旦某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必然会明目张胆地奢侈腐败。15、 16 世纪时欧洲各大教会利用宗教的名义剥削平民、 宫廷,最典型的就是 “赎罪券” 。这就违背了基督教的原教旨。基督教的教义是:人类的祖先犯了原罪,吃了知识树 上的苹果, 违背了上帝的意思,人类和上帝的关系就此断绝。但是上帝派自己的独生子耶和华到人间替人类赎罪,谁信仰耶和华,谁就可以和
16、神重新建立关系。 所以,你能不能得救、能不能上天堂,跟你信不信耶和华有关,而与向教会交钱无关。 赎罪券就成了教会的污点。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也是打着基督教的旗号,号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可见不懂原教旨)宗教改革应运而生。产生三个教派:1、 路德教。创始人是 马丁路德,恢复对原始基督教经典的信奉,提倡建立廉 洁教会、信仰即可得救、教会必 须服从世俗法 这一定是王权的要求。2、加尔文教。更加激 进,宣扬“先定论”,人得不得救上帝早就决定,跟你做什么没有关系,那就可以和教会争夺财富了,不算冒犯上帝。这一定是商人的要求。3、英国国教。16 世纪上半叶,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至尊法案,宣布英国不再听
17、从于罗马教会,英国国王就是英国教会的领袖。 这是王权+资产阶级共同的要求。 欧洲的宗教氛围为之一开。同时,欧洲还进行着文艺复兴。复 兴哪里?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的文艺以人为核心、而非以神 为核心。倡 导人文主义,突破神权对人的精神控制。比如有这么几个人:1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认为应该以国家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君主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权力、权谋保持地位,同时,君主不 应当有道德,不能有底线,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种言论是对基督教的叛逆。2 让博丹。提出“主权”概念。定义:主权是在一定范围内,最高的、永恒的、不可侵犯的、不可分割的力量,最高的权力。但是最高的权力本来属于神,属于
18、罗马教会,现在把最高的权力归于国家、君主,这对神学又是一个冲击。让布丹(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国家六论,首次提出国家主权的概念以及理论。(君主主权) 国家主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一次提出来国家主权的概念,首次把国家与主权联系起来。三个特性:最高性、绝对性;不可转移性;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君主主权) 国家主权的来源,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主权来源于家长的权力。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合法性进行辩护。 国家主权的内容。国家权力最重要的是立法权。主权者的一直高于法律,是法律的来源。3 格劳秀斯。 “国际法之父”。他给主权又下了一个原则:对内最高、对外独立。 这
19、样的提法有巨大的冲击力。延伸:美国“人员高于主权”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话,就确定了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因为每个国家有平等的、最高的权力,所以神 权在国际关系中就被架空了。4 达芬奇。历史是将错就错的,全名叫 “莱昂纳多达芬奇”,莱昂纳多是名字,芬奇是地方名,达芬奇本来应该是来自芬奇的莱昂纳多,但是中国人只记住了后三个字。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思想上的运动,他 们对于民族国家形成的意义非常重大。把民族和国家变成了人 们崇拜的偶像,把神 权和教会从权力的高台上拿了下来。 但凡比较深刻的社会变革,都是从思想文化变革开始。欧洲的启蒙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秦国接受法家思想 的变革,国力就 强盛。 孙
20、中山要革命就先提出 “三民主义”。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 欧洲的民族君主国一一建立。五:早期殖民国家殖民的方式有三种:1 武力殖民,也叫土地殖民。手段极其残忍,思路极其幼稚。典型国家:沙俄、日本。沙俄占领了我过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的“ 三光政策”。2 市场殖民。通过军事手段打败政府,建立不 对等的经济关系,你的土地 变成了我的原料产地,人民变成了我的市场。典型: 英国、法国 。中英南京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提高了殖民地的生活水平,兴建基础设施。3 思想殖民。最高明的方式。只有 美国+ 古代的中国。 辛丑条 约规定中国要偿
21、还9.8 亿两白银,美国放弃了相当大的一笔赔款, 庚子赔款?,并在 1908 年兴建了一批中国的高等学府,并保送一批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显示出大国的战略思考,这些人都是未来中国各个领域顶尖的人才。 这是双赢的战略。 此时,美国已经显示出雄霸全球的壮志。早期殖民国家只有两个:葡萄牙、西班牙。停留在前两个殖民方式。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有以下几个原因:1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据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关口,欧洲的商人要交重税,逼着要开辟新航路。2 葡萄牙、西班牙最早实现王权的集权,有利于支持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都受到了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3 科学技术。两国是沿海国家,造船
22、 业发达。加之中国的指南针传入,具备远洋航行的能力。第一个问题:势力划分的问题。这两个国家起了冲突怎么办?1480、1494 年,教皇两次出面调解,划一条教皇子午 线,以 东就是葡萄牙的,以西就是西班牙的。这时教权已经衰落到了什么地步,和当年教皇逼迫亨利四世在雪地里等了三天三夜相比,地位下降太多了。双方在 1592 年,也就是壬辰海战开战的那年,西班牙、葡萄牙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分割全球的重要条约,双方把各自的殖民地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巴西全境属于葡萄牙(大部分美洲国家说西班牙语,巴西讲葡萄牙语),中南美洲属于西班牙。第二个问题:掠夺的资源运回国怎么使用?中南美洲是金银富产
23、区,运回国内以后马上就通货膨胀,其实不利于工业发展。且 这些钱都没有被转化为原始资本,相反都被用于王室购买奢侈品。如此,欧洲的制造 大国:英国、荷兰、法国最高兴,完全符合重商主义的要求。所以西班牙、葡萄牙也叫“黄金漏斗”,一定程度上,欧洲的工业化积累,西班牙、葡萄牙是功不可没的。价格革命、商业革命。第三个问题:运输的安全问题。一船船的金银横亘大洋运输,必然惊动海盗。 大海盗:哈拉尔德、德雷克等。德雷克是英国海盗,非常聪明,知道如果西班牙通过外交手段向英国施压,那么自己必然受限制。所以德雷克就找伊丽莎白女王商量,我抢西班牙的钱,我们平分,你别管我。伊丽莎白欣然同意。此外,英国支持尼德兰革命, 荷
24、兰、比利 时、 卢森堡这些低地地区,这些是西班牙的属地。尼德兰被剥削,其革命受到英国的支持。类似孙中山革命,美国收留孙中山,清朝五大臣访美要带走孙中山,美国总统说这违背美国的自由原则。海盗大肆抢劫 + 英国支持尼德兰革命,激怒西班牙(西班牙攻打英国的原因)。1588 年,无敌舰队倾全国之力来进攻英国。 德雷克是个海 战奇才, 认为无敌舰队的吨位虽大,但是航速慢、灵活性差。所以我们打海上游击战,小船见缝插针,钻到大船之间就放火。这和朱元璋 vs 陈友谅的决战如出一辙。然而此 时西班牙只是打败仗,并未 动摇国本,但是准备撤退时刮着强烈的西南风,阻止西班牙往西南家里回,只能贴着不列颠岛往北走,到了北
25、极再往南走,回到西班牙。回去的时候船员、船只基本消耗殆尽,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新一代海上霸主,自此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17 世纪中叶与荷兰爆发三次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英国航海条例(1651 年) 英荷战争 威斯敏斯特和约*补充:一、早期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英法西民族国家的形成:1、百年战争:(1337-1453)(中世纪)指英国和法国,于 1337-1453 年间的战争, 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 116 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 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2、收复失地运动(摩尔人战争):是公元 718 至 1492 年间,位于西欧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西班牙、葡萄牙各国逐渐战胜南部摩尔人政权的运动。逐渐建立民族国家。哈布斯堡王朝(4 个帝国)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后期繁衍甚广,因而出现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哈布斯堡- 洛林皇朝 三个分支。民族国家特点:(1)明确、稳固的边界;(2)领土内宣称有绝对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