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04493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传统文化教案绪 论一、 传统的价值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二、 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凝聚力:

2、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 “儒家文明圈” ;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思考题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2一 传统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的涵义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

3、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二、传统文化的涵义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 、餐具(筷子) 、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思考题1、传统文化的涵义。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4、和最大特色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 。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哲学:“天命有德” “天命无常,唯德是辅”史学:“寓褒贬、别善恶”3文学:“文以载道”教育:“教之道,德为先” “首孝悌,次见闻”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三、中外学者的论述欧洲学者的评论。黑格尔等。近代中国学者的评论。 “国人尚德,西人尚力” “国人崇义,西人重利”思考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2、比较中西文化。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特征一、非神学的理性色彩其它国家、民族的

5、宗教传统。欧、美的基督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亚洲各地的佛教。宗教组织是伦理道德的主要宣传者和伦理道德的宗教外衣。作为中国传统观念的主流的儒家思想的理性色彩。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二、有博大精深的理论表述历代儒家的经典:孔子“六经” ,汉代“七经” ,唐代“九经” 、“十二经” ,宋代“十三经” 。道家、墨家、法家等的著作。三、以宗法制为渊源,以亲情为根基宗法制的含义。家庭伦理及其延伸,家国一体。亲情的延伸和社会伦理。举例:孝顺父母尊老敬长。思考题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征。2、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关系。4四 传统的宇宙观一、天命观关于天的观念。天命观的普遍表现。 “天不变,道亦不变”

6、, “听天由命”, “奉天承运” , “替天行道”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积极的天命观:“制天命而用之” , “尽人事,待天命” 。二、天人合一思想人性天赋:性善说、性恶说。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 。天人感应。对比:欧洲人强调人与天的对立和斗争。中国人强调人与天的和谐相处。三、通变思想穷变通达观念。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一切事物都要变化,不变化就不能继续存在。历史上的变法改革。四、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含义。以人为本, “人为万物之灵” ,人与天地的并列。欧洲历史上的神学统治。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人文传统。中国传统人本主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产生的人文主义的区别:前者强调的

7、是整体的人,人类。后者强调的是个体的人。思考题1、天命观的积极面与消极面。2、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和积极意义。3、通变思想的含义。五 传统的政治观一、尊君尊君的思想理论基础:宗法观念;“自然法则”观;天命观;国家统一的5需要。“汤武革命,顺天应人” , “伐无道,诛暴秦” 。具体的皇帝并非不可以反对。尊君观念在历史上曾有过的积极作用,如维护统一。二、重民(民本主义)“敬天保民” ;“民为贵” ;“君舟民水” 。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重民和尊君的关系:国以民为本,民以君为主。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区别。三、大一统思想中国早已是幅度很辽阔的国家,广大的华夏族早已形成。天下一统的观

8、念。国家统一的普遍愿望。四、华夷之别观念“夷”的概念和各种称谓。从“尊王攘夷”到“驱除鞑虏” 。华夷之别观念产生的原因。思考题1、古代统治阶级宣扬重民的根本原因。2、评价民本主义观念。4、华夷之别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六 传统的人生观一、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古圣贤的言论、事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史记中关于古圣贤在困顿中的奋斗业绩的叙述;岳飞的满江红 ;儒家一向提倡的“修、齐、治、平” 。许多关于奋发有为的成语。二、修身养性,自我完善修身的含义:自省、自律、自励。 “吾日三省吾身” , “为仁由己” , “人皆可以为舜尧” 。修身的意义。自我完善;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6三、士大夫推崇

9、超脱士大夫的含义。道家的思想影响。士大夫超脱的表现。超脱的消极表现和意义。超脱的积极表现和意义。 “淡泊名利” 。思考题1、修身的含义。2、修身的意义。3、如何看待超脱。七 传统的社会观一、 “唯有读书高” “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科举制度和读书做官。 “诗书人家” 、 “书香门第” 。二、轻视体力劳动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关于“白领”和“蓝领”的当代思潮。三、鄙视商人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 “无商不奸”的普遍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四、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家长和丈夫的绝对权威。婚姻包办。男尊女卑和各种妇道。五、均富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 。

10、一些王朝实行的均田制。 “均贫富”的起义口号。思考题1、如何看待“唯有读书高”?2、传统观念中为什么鄙视商人?3、如何看待均富思想?八 传统的价值观一、传统价值观的一些范畴7孔子“三达德” ;孟子“四端” “四德” “五伦” ;管仲“四维八德” ;董仲舒“三纲五常” 。墨子“尚贤” 、 “非攻” 、 “节用”等。二、主要的传统价值观仁义:仁和义的含义。一切德行的总称。道义、侠义。 “舍生取义” 。传统的义利观,古代的义利之辩。孝悌:孝和悌的含义。孝在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突出地位:“孝为仁之本” 。忠诚:忠诚的几种对象国家民族、君主、主人、朋友等。忠君有时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忠孝不能两全时的取舍。重礼

11、:1、待人谦恭,2、遵守规矩。守信: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区别。知恩图报:“投桃报李”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孝敬父母也是一种知恩图报。保持节操:恪守固有的道德信念。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节俭。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 。思考题1、如何看待义和利的关系?2、如何对待孝道?3、礼的不同含义。如何看待各种礼。4、保持节操的含义,如何看待各种节操?九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贵和,追求和谐(1)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一方面,在封建社会里社会、政治关系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又希望形成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

12、系上则强调、追求天人合一。在治国之道上讲求刚柔相济、恩威并施。(2)和而不同:“和为美”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8自然方面。五彩、五声、五味。各种生物相生相灭,形成生态平衡。社会方面。各个阶层、各种行业的互相配合。各地特产的交易,各种文化的交流。同则是同一、单一。这不仅是不美好的,也使世界、社会不能持续存在和发展。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谐世界。而霸权主义国家则企图以自己的模式、文化来塑造整个世界。2、尚中,不走极端中庸之道的涵义。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过犹不及” ,向真理的方向多跨出一步就是谬误。对社会上的许多矛盾、纠纷,尤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应该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事物的发展会有质的变化、飞跃,导致新生事物的产生。改革、革命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能对所有矛盾都采取调和、妥协的方法予以处理、解决。思考题1、和与同的区别。2、追求和谐的意义。3、中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生产营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