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 论“国际关系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 30年横遭扼杀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 (美)卡尔多伊奇, 国际关系分析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年。专业素养国际关系学:学理论国际关系史:学历史国际关系现状研究:关注现实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总结往昔指导现实思考未来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着眼、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兴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演进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交叉学科。1、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
2、体。state actors non-state actors 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s 政府间组织 IGOs非政府组织 NGOs跨国公司 TNCs恐怖组织 Terrorist2、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国际体系 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况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国际格局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 宏观层次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 中观层次国 家无数的星星 微观层次三、国际关
3、系史的开端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地理大发现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 年结束“30 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401871 年)1、第一阶段:16481700 年主要矛盾:法国称霸欧洲大陆2、第二阶段:17011814 年主
4、要矛盾:英法争霸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011714)七年战争(17561763)拿破仑战争(17891814)3、第三阶段(18141871)主要矛盾:英俄矛盾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18711918 年)1、第一阶段:18711900 年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期2、第二阶段:18981905 年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3、第三阶段:19141918 年主要矛盾:英德矛盾德、奥、意同盟和英、法、俄协约两大集团五、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1、国际政治关系2、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文化关系 4、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5、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6、影响国际关系的新因素:环境、资源等六、近代国际关系
5、史的特点 1、 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1)面积小,国家多,人口多。(2)民族构成复杂。(3)宗教色彩浓厚。(4)资本主义发祥地。2 、频繁的大国冲突和战争。主要冲突: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次要冲突:奥土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继承战争、俄土战争、土埃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边缘冲突: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 3 、战争和约秩序的循环。七、参考书目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共十卷)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年版。2.袁明 主编 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6、 1998年3.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 (近代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5.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和历史6.张芝联主编:世界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 年版。7.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8.罗伯特等著:西方文明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年版9.布鲁斯拉西特等:世界政治:供选择的菜单 1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11.保罗肯尼迪著,蒋葆英等译:大国的兴衰12.亨利基辛格著,顾淑卿,林添贵译:
7、大外交 13.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影视推荐 茜茜公主 亨利四世 铁面人 三个火枪手 剑侠雄心 二十年后 茶花女 巴黎圣母院 拿破仑全面战争 决战时刻 乱世佳人 战争与和平导 论一、国际关系史的开端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地理大发现二、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四分法: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两分法:(一)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 世纪末 17世纪初1871 年普法战争结束)1、第一阶段:16 世纪末 17世纪初到 17世纪末;2、第二阶段:从 1
8、7 世纪末到 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3、第三阶段:从 1814年到 1871年(二)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18711918 年)1、第一阶段:19 世纪最后 30年;2、第二阶段:19 世纪末 20世纪初;3、第三阶段:19141918 年三、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 1、 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欧洲的特点:(1)面积小,国家多,人口多。(2)民族构成复杂。(3)宗教色彩浓厚。(4)资本主义发祥地。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基督教文明的扩展,作为区域性国际关系的欧洲国家间关系逐渐超越于其他区域性国家间关系之上而成为“国际性”的国际关系准则和思想。2 、频繁的大国冲突和战争。主要冲突:三十年
9、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次要冲突:奥土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继承战争、俄土战争、土埃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边缘冲突: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 3 、战争和约秩序的循环。4、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技术革命、非欧洲的美日崛起和亚非拉反殖民主义斗争共同促进国际关系体系全球化的形成。第一章 前威斯特伐利亚世界公元 1400年前,人类认识的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吗?欧洲人最初认识哪几个大洲?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有什么特点,与今天我们见到的世界地图有什么不同?人类最早的地
10、球仪是什么时候制成的?与今天的地球仪相比,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 1500 年前后的世界形势特点: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World of Isolated Regions to1500一、东亚封贡体系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中国是这一体系的中心。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封贡制度为交往模式的天朝大国与藩属国的封建关系。中国封建王朝利用这种制度维护其“天朝至尊”的地位,诸小国处于依附地位。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随着中国的衰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
11、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一)背景1、中国的实力地位2、儒家文化的影响(二)特点:不干涉内政厚往薄来和平往来繁琐的礼节统一性和内聚性(三)意义:政治上,中华正朔得到了东亚诸国的承认经济上,东亚诸国从富庶的中国那里获取了贸易的实惠。文化上,在儒家文化的教化下,东亚诸国纷纷从奴隶制国家进入封建制国家的序列。二、穆斯林世界如果当初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 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 象更深的将是穆斯林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S.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 1500年前后穆斯林世界的三大帝国: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波斯的萨菲帝国印
12、度的莫卧儿帝国特征: 政治上:四分五裂 经济上:贫困 军事上:落后 思想上:信奉基督教 三种体系的关系: 东亚封贡体系相对独立和隔绝 穆斯林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以战争为主 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 The Crusades 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1199 年),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历史的回声这场反恐十字军战争是要花时间的美国向伊斯兰世界发起了十字军战争。我们要重现撒拉丁手提利剑,异教徒的鲜血从剑锋滴落的情景。思考: 为什么当时最不发达最默默无闻的欧洲而不是阿拉伯人或中国人将世界各大洲联系在一起?成为主导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历史学的本体论:1
13、、人本主义:(1)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的进程。代表人物:英柯林武德、兰克学派(2)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代表人物: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2、科学主义:(1)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美帕森斯(2)长时段理论。代表人物:法年鉴学派3、多元折中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学第二节 欧洲走出中世纪一、 “无序”的欧洲孕育了近现代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体系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2、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3、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将整个世界联成一个整体,也开始了西欧的霸权时代。二、欧洲人应对国
14、际秩序的挑战1、马基雅弗利(意大利)近代西方国家学说奠基人2、让博丹(国家主权论创始人)“主权是最高的、永恒的、绝对的和排他的。 ”3、国际法始祖 :格劳秀斯(“国际法就是要避免战争、追求和平” )4、黎塞留(15851642)法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三、近代中国人看世界“清末怪杰”辜鸿铭李鸿章:中国近代外交先行者 本章重点名词解释: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马基雅弗利、格劳秀斯论述题: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第二章 维斯特伐利亚体系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Your Subtopics Go Here一、三十年战争的背景(一)德意志内部各种力量的斗争 It was a wa
15、r over Catholic-Protestant Issues, and it was a war between the Hapsburg empire and the various German states.1、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之间的斗争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德意志新教诸侯缔结的和约。查理五世长期镇压新教,新教诸侯于1531年 2月组成士马尔卡登同盟,与皇帝及天主教诸侯对抗。经长期谈判,于 1555年 9月 25日在奥格斯堡缔结和约。和约规定,帝国各邦均不得以宗教理由挑起战争;承认新旧两教的信仰自由,路德教和天主教同权平等;根据“教随国定”原则,诸侯在其领
16、地内享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1552 年以前被新教诸侯所占的教产,可由其继续占有。和约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统局面,是新教同天主教在德意志平等存在的法律根据。2、各邦与帝国皇帝之间的斗争德意志帝国皇帝不甘心有名无实的元首地位,积极推行中央集权政策 ,削弱诸侯权利。各邦诸侯都致力于扩大自己的独立地位并加强自己在邦内的君主权力, 反对皇帝的中央集权 。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为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其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亦称奥地利家族。11 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以哈布斯堡为名。统治时期从 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
17、世界大战结束,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除了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外,还统治过过西班牙、波西米亚、匈牙利等国。“新教联盟”与 “天主教联盟”的 成立: 1608年 5月 14日,巴拉丁、符腾堡、巴登、黑森、勃兰登堡等新教诸侯在法兰克尼亚的安豪森集会,决定成立以巴拉丁选侯弗里德里希为首领的“新教联盟” ,宣布互通情报和一方受到攻击时互相支援。对此,天主教方面迅速作出反应。1609 年 7月 10日,天主教诸侯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成立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的“天主教联盟” 。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的支持。(二)欧洲各国的利益纷争 Various cou
18、ntries from outside the region interfered or actively fought in the war. 西班牙和波兰贵族支持哈布斯堡王朝与天主教诸侯同盟。一些国家支持新教联盟:荷兰和英国都是新教国家,也都积极争夺欧洲霸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波罗的海的控制权;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力图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实力,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因而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结语:三十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17世纪上半叶罗马教廷和罗马帝国相结合的神权政治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教力量日益壮大,它开始否认教廷的正统地位。同时, 国家和主权至上的观念已应运而生。在此
19、背景下, 宗教矛盾、德意志内部矛盾、诸强国争夺地区性霸权的矛盾, 以及封建王朝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因素交互作用,终于酿成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 二、三十年战争的经过(一)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布拉格起义)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 5月 23日,愤怒的布拉格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The war begins wi
20、th the Defenestration of Prague, a very famous story! (1618)The two Catholic emissaries were thrown out the window, when the Bohemian Protestants questioned their motives.Defenester: To throw out windowFirst Defenestration occurred when supporters of martyred Jan Huss threw out members of the counci
21、l onto barbed pikes below. Several were killed. (1417)(二)过程:1、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4 年) ,2、丹麦阶段(16251629 年) ,3、瑞典阶段(16301635 年) ,4、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 年) 。 1、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4 年) 1619年 7月,波西米亚代表在布拉格举行会议,重申罢黜斐迪南和使捷克独立的决心,通过相应的独立纲领(100 条) ,并于 8月 19日选举德国新教联盟首领腓特烈五世为捷克国王。 1620年 9月,天主教联盟军队 2.4万人,在约翰蒂利伯爵率领下,并与波兰骑兵配合,于
22、 11月8日在白山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很快占领布拉格。腓特烈五世带着老婆仓皇出逃。2、丹麦阶段(16251629 年)丹麦国王克里斯廷四世,打着援助德国新教徒的旗号,派兵侵入下萨克森的明登和卢特(Lutter)城。 英国与荷兰、丹麦正式组成反哈布斯堡同盟,战争国际化 。1626年 4月,帝国将军瓦伦斯坦率领军队在卢特之战中击败丹麦军队,丹麦国王惊慌逃跑。1629年 7月 7日,丹麦被迫签订卢卑克和约 ,赔款并退出所占德国土地,保证不再干涉德国事务,勉强保住领土和王位。1629年 3月 6日,皇帝颁布“归还敕令” ,要求 1555年以来被侵占的教会领地一律归还给天主教会。3、瑞典阶段(1630
23、1635 年) 1630年 7月 6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带兵 15000人悍然在奥得河口的乌泽多姆岛登陆,很快占领什切青一带,三十年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1631年 9月 17日,阿道夫率瑞典萨克森联军近 5万人,在莱比锡以北之布莱登菲尔德全歼蒂利军约 4万人,从北德打到南德。皇帝 1632年 4月重新起用瓦伦斯坦 ,1632 年,11 月 16日晨,双方在莱比锡以西之吕岑遭遇。身患重病的瓦伦斯坦无法骑马坚持乘车指挥,终于击毙阿道夫。魏玛公爵伯恩哈德指挥瑞典军继续战斗,毙伤瓦伦斯坦军约 6000人,迫使其撤离萨克森。 1634年 9月 6日,皇帝在西班牙军队支援下,瑞典溃不成军,无力再战
24、 。Wallenstein is assassinated by one of his own men.Gustavus Adolphus remains a great historical figure and a Swedish National Hero.4、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 年) 。 1635年 10月 27日,法国与荷兰、瑞典结盟,介入德国的战争。1636 年 3月,德皇向法国宣战。瑞典军队乘机卷土重来。至 1648年,法军瑞典军连连得手,形成钳形攻势。皇帝无力再战,被迫求和。战争的结束1648年 10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鲁克条约与闵斯特和约 ,
25、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至此三十年战争完全结束。 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一)领土问题Political Provisions:Fr. received. most of the Ger-speaking province of Alsace.Sweden got lands in No. Ger. on the Baltic & Black Sea coasts. The United Provinces Dutch Neths. became officially independent Switzerland became totally independent of the HR
26、 Emperor(一)领土问题法国得到洛林的 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 。瑞典得到西波美拉尼亚和不来梅、费尔登两个主教辖区,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曾与法国、瑞典结盟的德国新教诸侯获得新的领土。获益最多的是勃兰登堡,得到东波美拉尼亚以及马德堡大主教辖区的大部,成为仅次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强大诸侯,奠定了日后普鲁士崛起的根基。萨克森得到鲁沙提亚。(二)宗教问题Religious Provisions:Calvinists would have the same privileges as the Lutherans had
27、in the Peace of Augsburg.The ruler of each state could determine its official religion, BUT except in the hereditary lands of the Habsburgs, he must permit freedom of private worship. (二)宗教问题和约重申 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承认德意志境内新旧教地位平等。加尔文教取得与路德教的同等权利。(三)德意志国家体制问题德国皇帝未经诸侯同意仍然无权决定任何重大问题,如宣战,媾和、课税和征兵。帝国境内勃兰
28、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诸侯的领地大体恢复到战前的状况,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Each Ger. prince became free from any kind of control by the HR Emperor.四、三十年战争的性质:三十年战争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和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这两个庞大的强国集团为了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一次全欧性国际战争。The result was wide spread devastation and destructionthe most destructive war prior to the Napoleon
29、ic Wars.Germany was physically devastatedThe Holy Roman Empire dissolvesStates of Germany now have stronger individual rights: Germany remains weak and divided.Germanys separate states will hinder trade and progress for many years. It will not fully unite until 1870.England, Holland, and France will
30、 take the lead in European trade, culture and politics(一)改变了欧洲权力分配和政治格局德意志分裂:由于德意志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西班牙衰落:西班牙在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并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荷瑞独立:这场战争后,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受到保障,而荷兰更为新的海上霸主。法国兴起: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并获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瑞典兴起:瑞典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从此一跃成为北欧强国。 总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初步确立了多国并存的国际均势格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三十年战争“实际上是欧洲主权国家以均势的名义讨伐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次大规模联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