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0551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物生命观念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理性思维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科学探究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

2、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李晓东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只有深入理解了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基于

3、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准备。一 思定位:基础能力还是独特贡献?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早已有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欧盟,都有关于核心素养的热切关注和经典表达。风靡世界的 PISA 测试对于核心素养的测查,则让我们对于核心素养的关切有了更多的根据和理由。我国的各位研究者,也分别从各自角度,提出了关于核心素养的认识。例如,钟启泉先生强调,界定核心素养需要考虑独特性、层级化、学科群等因素 1。对于基于学科背景的核心素养,目前的研究者也已经开始关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基于学科的研究与探讨。这些成果对于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形形色色的表达。

4、但有些时候,不同成果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分歧。这些分歧的产生,主要基于对以下问题的不同回答:应该如何界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位置?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应该强调的是基础能力,还是学科的独特贡献?从基础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重点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基础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核心素养应该与该学科的基础性学习密切关联,从一个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中,落实对学习者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所以,素养关注的不应该是以题海战术为基础所形成的应试经验,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回避与逍遥。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科的教学推进,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关注的正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可以得到培育和塑造的素质和能力。从

5、这个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者通过学习实现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要将学习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关心他们记住了多少固化了的条目。这种目标的设计,应该是基础性的,面向学习者成长的全过程,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其持续产生影响的。从独特贡献的角度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重点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学科意义。核心素养体系繁杂,教育课程门类繁多。如何将这么多素养,通过这么多课程,整合到学生身上,成为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学生素养表现?有的研究者就曾经提出这样的担心:每个学科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素养,汇总到学生那里,会不会成为负担?这是在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关系时必须面对的

6、一个重要问题。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才能做到既能体现学科价值,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认为,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各个学科必须从自己的特性中提取本学科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最有价值的东西,将这些东西作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核心素养突出的应该是学科价值的个性与学生专业成长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可以从素养和学科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素养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上的呈现;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

7、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的沃土,也不能抛弃基础性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植根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关注学生基础素质培育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二、思评价: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进行评价?在新的课程改革进程中,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是与评价机制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年来,中高考在各地都在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作为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这些探索牵动千家万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14 年 12 月,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高中学生的素质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对即将公布的高中课程标

8、准,特别是对学科核心素养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然要以有效的评价机制为保障,才能落实到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成为对教育教学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关注其在评价机制方面如何落实与落地。只有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可能实际影响评价的东西,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才能更加清楚准确。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可评价的,成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选拔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学科核心素养所讲的“素”,应该是一个量与质结合的因素。而各种评价与测量所构成的量化指标,应该在最终归结为基于学科教育目的所实现

9、的教育成果定性认识。我们要培育的那个教育对象,在经历了课堂之后,能够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不仅如此,其核心素养的水平,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学生的先天条件有关,更与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效果息息相关。刘月霞明确提出:“我们要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再把它划分成可以测量学生学业状况的学业质量标准。”2 这一设计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核心素养的层级化入手,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量化设计,落实其作为学生学业质量水平测量的基础和根据的作用。当前社会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的诸多质疑之中,质疑考试等评价形式的声音尤其显著。如果无原则地服从这种声音的要求,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层级化和可测量的设计,

10、就很可能将学科核心素养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抽象概念,悬置于课程之上而无实际的用武之地。如果学科核心素养只是一个不可测量的性质描述,那么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也就无从谈起了。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有别于当前以纸笔测试为主的评价模式。毋庸讳言,尽管我国多年来一直追求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考试制度改革在不断进步,但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依旧明显。很多地方,还是在或明或暗地将应试能力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要想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就必须从内容到形式实现转变,通过多元化、多形式的评价模式,切实改进评价机制,通过情境式、活动性等多样化的形式,实现对

11、学生的学科综合评价 3。只有这样,才能将评价与课程改革协调起来,才能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水平进行科学的界定和描述。将原来“一纸试卷定终身”的平面化评价,变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立体评价,是当前的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做的努力。这一方面的改革,与高考改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可以改善我国教育的生态环境,更能对未来教育的走向产生积极影响,使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成为学生培养的首要和根本任务。三、思实施: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该如何呈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当前有些教师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甚至焦虑,也或多或少与这一问题有关。从

12、基于三维目标的教育教学,转变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需要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理念上和方法实现新的探索。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来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也需要学生更新学习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其关注的焦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向了素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的过程,而变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不再局限于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时刻体现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关切;学生的学也不仅仅局限于再现和理解教师教授甚至灌输的知识,而主要体现为通过参与课堂呈现素养提升。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的

13、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单向性的,而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是教与学的综合,也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素养的提升。有了这样的理念支撑,教师敢放手,学生爱参与,课堂一定会有惊喜。从教学方法的探索来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追求更为灵活、开放的改进探索。近年来,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形态在各地风生水起、势头强劲。这些新形式,对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值得肯定。但基于当下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教法、新学法,还不能得到广泛的运用。一些地方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别人的“模式

14、”,也产生了一些不太理想的结果。有些教师,则以各种理由或者借口,拒斥改变,试图“一招破百招”,以“应试”作为追求理想教学效果的“不二秘籍”。学科核心素养进入教学实践,将打破当下的固有格局。那些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的教学方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而那些固步自封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因失效而逐渐丧失其原有市场。这种变化对于目前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并不容易。但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改变,才能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变成充满生气的课堂,也才能让学生们有更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学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实际上是给广大一线教师开拓了展现才华的空间,让他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手

15、段发现适合自己特色的方法,更好地完成育人任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三大方面、六大要素(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

16、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

17、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十八要点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18、: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19、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

20、意识等。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

21、,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实践创新劳动意识: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问题解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技术运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