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疗新进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疗新进展1982年,两位勇敢的澳大利亚医生渥伦与马歇尔,亲自吞下一种细菌,并证明了这种名为幽门螺杆菌(Hp)的细菌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有大量资料证实,Hp不仅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而且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关系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胃癌的第一类致病因子,甚至有研究发现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专家指出,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才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goodwin把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屏障在破坏作用比喻作对“屋顶”的破坏给屋内造成灾难那样的后果,故称为“屋漏”学说。目前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的研究能归入这一学说的资料最多。主要包括:使幽门螺杆菌穿透粘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的因素;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免疫反应物质等。这些因素构成幽门螺旋杆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