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满分作文 (1【范文 1】名利之心,不可不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货殖列传中的这句话似乎道尽了人性。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些老师,因为超越了名利,献身于崇高永恒的真理,因此也超越了狭隘的人性,升华出了伟大的人格。何谓老师?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传道在前,而授业解惑在后。何谓道?道就是人为处世的原则、是普世的真理、是公认的道德。为师者为传道而生,而非靠传道谋生。所以,为师者,名利之心不可不去。淡泊名利,方能成为真正优秀的老师。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
2、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作为老师更应如此。被誉为“万世之师表”的孔丘,一生只为仁德,传弟子三千人,有所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个。 “儒学宗师”董仲舒, “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也被后人传诵。他们没有追名逐利,而被万世传颂,正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但是,时下的许多老师却没有这种超越的情怀,相反却深陷于名利的泥潭。他们不是把教育当目的,而是当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有的老师,热衷于开办辅导班,上课讲三分,辅导班收钱讲七分;有的老师,把学生家长当成了谋利的工具,请客吃饭送礼,家长疲于应付;抄袭、造假、炒作等不齿行径也层出不穷。甚至出现“范跑跑”这样的老师,不以为耻,反以
3、为荣。令人触目惊心。这些老师何以堕落至此?最根本的在于他们的名利之心。当年,名利本身并不坏,老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因此,我也并不赞同中国古代“名利者,凶器也” 、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的观点。可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作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通过勤奋的工作,耐心的授业解惑,来获取自己的正当收益。所以,淡泊名利,才能钻研学问,淡泊名利,才能当好老师。当一个人心浮气躁,满眼尽是名利二字时,是不可能把眼睛盯在书本上,把心放在学生上的。当名利二字挂满心怀时, “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就在所难免了,因为“贪”乃是名利之心必然的嘴脸。菜根谭告诫我们, “人只一念私贪
4、,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染洁为污。”所以,最后还是以一句格言来奉劝我们的老师:“名利可以不去,但名利之心不可不去。 ”【范文 2】 现代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质量是决定预期教育目的是否能达到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不同见解,形成了不同的质量观。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 ,逐渐孕育出了“以教为本”和“以学为本”两种占据主流地位的质量观。在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学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由此,教师的角色也应随之进行调整。“以教为本”的质量观认为教学中教师就是“知识工匠” ,学生就是“知识产品”,教学质量的优劣就是看“知识产品
5、”的品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久而久之,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变成了一种考试成绩的功利追求,形成了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少学校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对教师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对教师采取奖惩措施。20 世纪初兴起的“以学为本”的教学质量观开始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学的目的不单是看学生知道了多少知识,而更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重组和发展。这种教学质量观把认知形成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仅让学生明白所教的知识,更要刺激、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思维“欲望”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两种教学质量观背后都有相对成熟的教学理论为支撑,自成体系。但是,课
6、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或“学” ,而是由教、学两条活动线以及教师、学生两类参与者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四维空间,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期性活动场域。所以,需要我们摆脱“教”或“学”的狭隘束缚,重新构建一个现代教学质量观。这种质量观不否认或者忽视教学活动本身存在的人文属性。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这表明教学不是工厂的流水线,不是产品的装配,而是教师、学生两类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存在,这导致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带有各自的主观色彩,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在客观必然中充满主观偶然的过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
7、也缺少不了感情的投入、交流和释放。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情感的体现。这种质量观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全面素质体系的发展。“以教为本”的质量观和“以学为本”的质量观都只是注意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侧面。同时,两种质量观虽然对知识的理解不同,但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智力展开的,没有过多关心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国内有学者认为,就具体的非智力因素而言就包含了 4 组 12 项:3 个短语,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心” ,即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三感” ,即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性” ,即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对非智力因素的探究反映出人们对教学培养内容认识上的拓
8、展。因此,教学不仅仅是智力的教学,也是人格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仅就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来说,只看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也是一种单薄的教学观念。美国学者加德纳曾对传统智力观提出质疑,他强调智力的社会文化性、实践性、可见性、可发展性,重视创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为宽泛的智力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学的智力培养目的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存在着多元特性。这种质量观还将改变“以教为本”和“以学为本”的质量观保障手段的外适性特点。它们主要是依靠外部的压力来激发教师的教学情绪,优点是便于操作,缺点是课堂教学质量会随着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呈现出间歇性的浮动,教师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与
9、这种外力保障相对应的是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中的内力激发。道德领导的作者萨乔万尼提出,如果教师形成内部的驱动力和价值共同体的认可,那么“教师因道德原因而对共同体的价值观作出响应;他们的工作变成集体性的活动,他们的表现舞台得以延展,且是稳固持久的。 ”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操作方式较为隐晦,且无外力约束的保障存在失控的危险。所以,新的教学质量观坚持以内力激发和外力约束相结合的手段,全面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和人的发展性决定了这种质量观不是一个凝固的状态,而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的观念体系。教学活动的变化包括教学形式和教学思想的变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网络教学的出现,而教学思
10、想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湖泊,而是一条不断流淌的历史之河。任何教学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们源于时代,服务于时代。除此,人的变化发展性则更加明显。人类社会自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而对于个人来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度过的,即使在某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不是刻板地完成教学,而是在不断地互动博弈中生动地演绎着教学活动。这些现代教学质量观的特性,决定了“最好”只是一时的标志,而“更好”才是教师以及更多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范文 3】 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不同的人对幸福都有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幸福更是一种心态,所谓知足常乐也。那么,我们教
11、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至少它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认同感荣耀感和成就感,可是,我有吗?我理想的教育在哪儿呢?我教育的理想何时可以实现?我看不到希望!是教育影响社会还是社会塑造教育?中国的教育折腾了多少年,还是雾里看花摸着石头过河,师生都疲惫不堪,顾此失彼。多少可怜的孩子被当成了试验田,他们有几个十年?在这个物欲横流,喧嚣、浮躁、寂寞成为流行病的时代,跟教师谈幸福,就好像跟现在的孩子谈理想一样滑稽!但是,我们又没有理由拒绝幸福,既然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清贫,既然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就是选择了坚守,那么,就请我们也选择幸福享受幸福吧!魏书生说,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我既然做不了律师,做不
12、了医生,做不了公务员,做不了老板,那么,就做回自己,做个孩子王吧!帮助孩子们去追梦,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快乐的人生不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太阳也有黑子,却无可遮挡她的光辉,我们也无可否认它的伟大。地球时有地震洪水,却也永远是我们生于斯安于斯的家园,我们也永远爱它如斯。总之,我们既然站在了这个讲台上,就要捧着良心,站的笔直,站的巍峨。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尽管很多不理解我们的人羡慕我们工作的悠闲,羡慕我们假期多,一年上半年的班,但是,我们的确由此也倍感幸福呀!尤其,看到调皮的孩子们成绩进步了、小脸干净了,听到孩子们甜甜的问候,我们还有什么不足呢?教师的幸福
13、,其实很简单!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白在人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范文 4】教师的幸福吃饭时,与同为教师的丈夫闲聊着今年学生考师范的情况。我用羡慕的口气告诉他,以前有个同事的一个平时成绩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儿子居然考上了师范挺意外的。丈夫用很诧异的眼神审视着我。慢条斯理地说:如果让你的儿子去考师范你愿意吗? 他这一冷不丁地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倒让我思维一下子断了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儿子今后该走怎样的路的问题。良久我告诉他,那得看儿子自己的选择。丈夫沉默了一下,就立刻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也由他自己去选择啊? 我肯定不会准许他去考师范,那会注定让他苦一辈子的!我哑然了,好久。是呀,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
14、业。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贵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 。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地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
15、的书也不太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地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地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但是幸福的生活永远都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怨天尤人固然不可取,一味逃避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况且,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不能说是哪种职业不幸福。每一种职业都有人幸福也有人痛苦。关键在我们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晨光中的一缕霞光,烈日下的一蓬绿荫,夕阳下携手的一双身影。深夜灯下的一本好书,对于我们,是一种幸福;干渴
16、之下的一杯清水蒙蒙雨丝中的一柄雨伞,皑皑白雪中的一行脚印,夜晚归家时等候的一点灯火,也是幸福。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依偎,父母的健康安乐,都是幸福。即使同为教师,因为心态的差异对于幸福的感触也各不相同。十数年如一日,奋斗在农村教学一线,整天面对着简陋的办公室相对贫乏的办公设施和教学资源,有人幸福;相处于装修豪华空调的办公条件下,拥有一台台昂贵的办公电脑同样有人痛苦。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 。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我想:做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
17、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走了又来。来了又走,看着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走向祖国的各个岗位,老师心中体会到的喜悦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人难以感受得到的。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丰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
18、愤。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己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希望每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
19、族岛未来,都能勇担责任,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去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作为一名从教了十多年的教师,虽然曾经经历过痛苦。但回想过去,我仍然感到幸福、快乐!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范文 5】 我看赏识教育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少的是管教,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如何管教好学生,把握不好尺度,则“宽严皆误” 。这的确是一门学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
20、责,感到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此言甚善。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长和老师纷纷效仿的“赏识教育” 。其实,赏识教育并不能包治百病。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
21、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虽然常听到父母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用“赏识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 ,过度地夸奖和赏识他们,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
22、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 ,严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实际上, “惩罚”教育也好,赏识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
23、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范文 6】 终身难忘的表扬在初二时来了一个语文老师,要我们写作文,题目就是“春游” 。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 ”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都向着我了他们眼里是惊奇的目光。而我也感觉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自豪。语文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给全班同学分析了
24、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我因此找到了自信原来自己并不是十分没用,我也能够有同学不及的地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自己要求自己写周记,然后是写日记,每天要自己写出五百字的东西来,然后就是每天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就写上一句评语或者给一个优秀的字样,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到了我大学毕业后直到任教的六年时间里。我的日记本共有五十多本。在平时教学中。对待那些回答问题有偏差、学习上老是出错的同学,我们老师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加批评或粗暴训斥,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罩上一层自卑的阴影,学
25、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作为我们老师何必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呢?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可能会成就学生的一生,造就无数个“牛顿” 、 “爱因斯坦”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直到出现错误时,不要埋怨,不要横加指责,静下心来和学生谈谈,帮学生分析一下原因,帮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扬起自信的风帆,品尝成功的喜悦。只要我们每位老师怀着谦逊的品质,赋予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真正做到信任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将是充满人文关怀和张扬师生个性的天地,我们的教育必将散发出绮丽的光芒。【范文
26、 7】 假如我是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反过来说,一个不称职的校长会毁了一所学校;折中一点儿说,一个不好不坏的校长则相当于“萧规曹随”的维持会长。如果校长是一个搞“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的行家,是一个谙熟官场规则八面玲珑的高手,他们只对上级负责,对自己的仕途负责,缺少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意识。而不是因其自身就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行家,那么他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是一个教育家,学识渊博,思维敏锐,对“教育”的内涵、实质、真谛有清醒的认识;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公平、公正,熟知并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为每个员工的事业发展搭建宽敞的平台;应该有敦厚长者的胸
27、怀,宽以待人,作风民主,以人格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假如我是校长,要用现代校长的思考方式考虑问题。要做到广思、能思、细思,并常反思。多思则明。当前学校工作更具开放性、透明度,校长要想得多,想得广,这样的思考就如园中花,讲究百花齐艳,怒放争春。常常反思的校长才是一位优秀的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校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校长在管理、协调、决策、处理中,要多做事后的反思总结。比如处理事件留下什么疏忽,协调矛盾还有什么缺憾,布置任务有什么纰漏。在事后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完善自我。校长的反思是一把利剪,在它的不断修理下,思维之树才能茁壮成长。假如我是校长,我必须思考为满足社会对
28、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教育改革转型时期,从以下五要素着手,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以教育创新促进创新的教育。第一,追求教育观念的创新,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 ;第二,实现教育内容的创新,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第三,所运用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创新,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运用创新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以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第五,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
29、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假如我是校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复杂、多元、急速变化的社会中办学,必须有处变不惊的适应能力。应能迅速地判断是非、权衡利弊、设计方案,科学地、明智地做出最佳选择,并能适时地、高效地组织实施,争取最大的办学效益;应极富想象力,具有开创性和独创性。应能周密地系统分析环境与学校、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在传统与未来之中,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学校,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在激烈的竞争之中,
30、树立起独特的、优质的、鲜明的学校形象;在信息时代中既应是教育的专家又应是知识的杂家,应是复合型人才的榜样。校长自身就应是终身教育的典范,同时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应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极高的思维水平,要以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在观察和思考周围世界中巨大的和微小的、显现的和隐蔽的、理性的和情感的种种变化,并对此保持一种知微见著的敏锐反应。能够回顾过去,立足当前,思考未来。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充满了希望与机遇,也充满了麻烦与挑战。世界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构成了完全互为因果的关系,学习化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将融为一体。尽管未来的教育与学校不能画等号,但是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校长确实责任重大
31、、压力巨大。国家所赋予校长的责任、社会所寄予校长的期望、家长所给予校长的评说、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越来越多的选择,这一切都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压力,压在了新世纪校长身上。假如我有机会去管理一所学校,一定尽校长职责,民主管校,协调校内外各方面关系,创办特色学校;发挥领导群体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8】 素质教育之我见素质教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与灵魂。首先,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化,更是一种感悟。德育,是教育再生意义的基础。正如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中所言,学生的发
32、展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我非常同意这一观点。杨雄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不论以后造的是上海金茂大厦的 88 层大楼,还是平房,我们所打的都是金茂大厦的地基,虽然这种基础可能会浪费。我认为,平房和金茂大厦共有的部分是什么,这才是基础教育最应为关注的。 ”这虽然是一个比喻,但确实是很能说明问题。我曾读过这样一则教育案例:2006 年9 月 2 日下午,某小学 6 年级 2 班的学生,13 岁的李宏有要与同学出去玩,谁知孩子从那就再也没有回来。9 月 9 日上午,李父报案。班主任在班问李宏有下落时。一个孩子说出震惊的话:“听朱某说,李宏有已经淹死了。 ”班主任找来一直没有异样的学生,3 个
33、男孩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 4 天的秘密,结果令人震惊。李某溺水而亡,害怕挨打,3 个小脑袋瓜不约而同想到要“保密” 。于是河岸边,他们之间定下了永不泄密的“盟约” 。在隐藏李宏有的衣物、自行车后。杨某、朱某、张某神情自若的回了家。父母没有从孩子们稚气的脸上看出任何异常。更令我心寒的是,张某、杨某、朱某这 3 个孩子年龄分别是 12 岁、12岁、13 岁,他们是李宏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爱心教育是我们现如今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格素质教育。一个学习再好的学生,即使最后成为博士,却没有做人基本的道德责任心。这样的人当科学家我们敢要吗?像这样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的“科学家”值得信赖吗?因此,教育是培养人的
34、活动,学校是培养发展中人的重要场所,而素质教育更是培育人人格发展的灵魂之基。所以,要更加予以重视。其次,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体罚。有这样一则案例:某校一名老师,因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而用“手板”进行严厉处罚,并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根木板,在木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备体罚之用。50 多名同学见到他都非常害怕,家长为此也十分愤怒。但学校声称,是因为这个班不好教,所以要求每人带一教鞭,供老师使用。学校作为培养人发展的重要场所,声称学生不好管,就允许拿教鞭打,这规定,从何而来?是义务教育的“法规”吗?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爱,是一种情感,是不可以被强迫和勉强的,作为教师你可以不爱你的孩子们,但尊
35、重他们,是教育底线。再次,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调教的学生,而是为不同的学生服务。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有的老师说,打是亲骂是爱,我爱学生才会打骂他们。是的,现在很多老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打学生,把自己变成了“罚判官” 。老师将“师爱” ,引进弯路,真诚的爱心多了许多专制的色彩。但是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有了教育不一定说就拥有了教育智慧。你说你爱学生,但你敢说你有孩子的亲生父母更爱他们的孩子吗?家长爱他们的孩子,他们接受过教育,但不等于他们就拥有教育智慧!正是因为父母们懂得这一点,所以将他们的信任与真诚寄予学校和老师。而教师有时却将这种爱引入歧途。正是因如此,往往会引起学生反叛的心理,这灵魂的工程师因而就失却本有的效应。新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作为一名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