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案讲授人:方桂芬现代物流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现代物流 (二)学时学分:周 2学时,2 学分(三)预修课程:企业管理(四)使用教材刘万韬,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五)教学参考书(3 本以上)1、张余华, 现代物流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2、海峰, 物流管理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3、周起蕾,物流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师生互动等授课方式相结合。(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及社会考察调研相结合。(八)考核方式:考核以开卷考试和课程设计作业为主
2、,课堂答辩和实验能力考察为辅。(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平时基础理论课程额学习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考察调研提高学生学习物流管理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的熟悉和理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其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项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到课情况与平时作业组成,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第一章 物流管理基本理论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物流的概念、功能与分类;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关键活动;熟悉物流标准化及物流服务知
3、识。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重点:物流标准化。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要求有 3本或 3篇以上):(任选项)1、刘万韬,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张余华, 现代物流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3、海峰, 物流管理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4、周起蕾,物流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节 物流概念与分类现代物流内涵的演进一、PD(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 PD是在连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以及实现与这些功能相关联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流动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二、Logis
4、tics 概念的物流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定义 1985年:“是为了迎合顾客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1998年: “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迎合顾客需求而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三、现代物流中国物流定义的引入两个渠道:欧美等国的市场营销;日本的物流学派:有各自的科研院所和实际部门物流概念引入我国 20多年后,中物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数易其稿,颁布物流术语。我国国家标准 GB/2001物流术语的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
5、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第二节 物流的特征与作用物流的作用:1、工商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完成企业主营业务,并降低经营成本。2、物流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创造经营利润。提示:凡是成功企业必然有先进的内部物流组织与管理,大多经过内部物流系统不适应企业发展,从而对其进行重新分析与设计的过程。3、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起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甚至还可以帮助国家抵抗区域性经济危机。一、物流的分类1、物流的分类宏观与微观宏观物流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2
6、、从物流活动所属的产业角度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第二产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建筑业物流第三产业物流:零售业物流、教育业物流二、现代物流业的行业组成1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不但包括各种不同运输形式的小行业,比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而且还包含为主体交通运输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行业。交通运输本身便是一种综合若干小行业的大行业。这是物流业的主体行业。2 储运业。是以储存为主题的兼有多种职能,包含若干小行业也包括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的运输业,所以称作储运业。从规模上来看,我国储运业远小于交通运输业。我国储运业有五大行业,即军队储运业、物资储运业、粮食储运业、商业储运
7、业及乡镇储运业。3 通运业。这是国外物流业中主要行业之一,我国这一行业刚刚诞生,尚未达到一定规模。这是物流业中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在国外已达到较大规模。第三节 物流理论与观点 物流学主要观点1、商物分离学说商物分离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 所谓商物分离,就是指流通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即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运行。 商流是商品价值运动 物流是商品物理运动2、黑大陆和冰山学说德鲁克“黑大陆学说”西泽修“冰山学说”会计制度核算方法3、第三利润源泉(日本)三种利润源泉 第一利润源泉 资源 劳动对象 第二利润源泉 人力 劳动者 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 劳动工具 物流企业获取利润的渠道
8、:单纯降低单位成本的运输费用、仓储费用及其他物流服务费用;有效实现物流运作的一体化整体设计和系统集成服务,减少物流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消耗,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通过提高物流全过程的科技信息含量,实现物流作业的增值效益。 4、效益背反说“ 效益背反” 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 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可能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认识效益背反规律后,物流学理论研究在不断寻求解决和克服各功能要素的效益背反现象,寻求物流的整体最优。5、其他相关学说5.1成本中心说“成本中心”,一指物流是企业主要成本的产生源,一指物流是
9、降低企业成本的关注点。5.2利润中心说5.3服务中心说“服务中心说”是指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为企业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或增加利润,而是在提高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5.4战略中心说小结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思考:1、何谓物流?它有哪些特征?2、为什么说物流会成为第三利润源?第二章 物流系统教学时数:4 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目标;熟悉物流系统的要素;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物流系统的模式、结构、优化途径。重点:
10、物流系统中的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子系统。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要求有 3本或 3篇以上):(任选项)1、刘万韬,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张余华, 现代物流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3、海峰, 物流管理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4、周起蕾,物流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一、物流系统(一)物流系统概念及其功能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环节组成的,这些环节也称为物流的子系统。其输入是各子系统消耗的劳务、设备、材料等资源,经过转换处理,变成系统的输出,即物流服务。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就是要使
11、输入最少,即物流成本最低,消耗的资源最少,而作为输出的物流服务效果最佳。如:对用户的订货能很快进行配送;接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缺货率低;在运送中交通事故、货物损伤、丢失和发送错误少;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具有很好地实现运送、保管功能的包装;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的物流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等。(二)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必然增加物流成本。如小批量即时送货就要增加费用;要提高供货率(降低缺货率)就必须增加库存即增加保管费。2、构成各子系统的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各子系统的功能如果不均匀,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将受到影响。如搬运装卸能力强但运输力量
12、不足,会产生设备和人力浪费;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项费用之间的关系:如减少仓储费用即降低库存,将导致运输次数增加;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任何子系统功能的增加和完善必须投入资金。因此,在改善物流系统的功能过程中,投资额确定后,对各个子系统的投入要合理分配。(三)物流系统的模式物流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制约、反馈等功能,根据物流系统的性质,具体内容有所不同。1、输入: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能源信息等2、处理(转换):是指物流本身的转化过程,从输入到输出之间所进行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如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物流业务活动;信息处理及管理工作等。3、输出:物流系统提供的物流服务,如产
13、品位置与场所的转换;各种劳务、合同的履行及其他服务4、限制或制约:如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与运输能力、政策的变化等。5、反馈:物流系统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系统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按计划实现,需要把输出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即使按原计划实现,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对工作作出评价,这是信息反馈。(四)物流系统设计要素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和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基本数据:商品的种类、品目;商品数量;商品的流向;服务水平;时间;物流成本等。(五)物流
14、系统优化的目标1、服务性:为用户服务要对用户的订货按预定时间进行配送和送达;缺货率低、无货损货差,物流成本费用低;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的物流信息。2、快捷性:能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时间迅速送到。3、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4、规模适当。5、库存控制。第 2节 物流系统的构成一、运输子系统1、含义: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例约占 50%。2、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路运输(4)管道运输(5)航空运输3、运输合理化的途径(1)运输网络合理配置:物流节点的数
15、量、布局、相距距离(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行效率:装载率,运行率,周密制定计划(4)推进共同运输(5)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如多式联运、托盘化运输、集装箱运输、散装化运输、智能化运输、门到门运输等二、仓储子系统1、含义: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仓储和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2、仓储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2)调节供需(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4)配送和流通加工3、仓储合理化的途径(1)实行 ABC分类管理法(2)合理进行库存控制(3)做好预测三、装卸搬运子系统1、含义: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
16、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它在物流活动转换中起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其成本也具有重要地位。2、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1)省力化(2)消除无效搬运(3)提高搬运活性(4)合理利用机械(5)保持物流均衡流畅(6)集装单元化四、包装子系统1、含义:为在流通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五、流通加工子系统 1、含义: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
17、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2、流通加工的目的:方便运输;满足用户需求多样化;为了综合利用六、配送子系统1、含义:将货物从物流节点送交收货人的活动。或者: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末端输送”的地位,更直接面向并靠近用户。2、配送的特点:(1)从物流节点至用户(2)与其他物流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3、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节点(1)作业流程:集货、储存、分拣、配货、分货、车辆配装、送货(2)功能:集货;储存;分货和配货七、物流信息子系统(一)物流信息概述1、含义
18、:物流活动中各种必须的数据资料。包括知识、资料、信息、情报、图像、文件、语言、声音等。国家标准的定义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2、物流信息的分类:(1)按管理层次分:战略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操作管理信息。(2)按信息来源分:内部信息、外部信息。3、物流信息的作用:只有通过物流信息,才能把物流各环节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它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同时还可协调资源调度。(二)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按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实施物流业务、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决策、实现物流信息
19、共享,以提高物流企业业务的效率,决策的科学性。它具有集成化、模块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并正在向信息分类集成化、系统功能模块化、信息采集在线化、信息储存集中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1、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录入(采集)。用某种方式记录下物流系统内外的有关数据,集中下来并转化为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接收的形式并输入到系统中。(2)信息的存贮。数据进入系统后,经过整理和加工,成为支持物流系统运行的物流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暂时存贮或永久保存,以供使用。(3)信息的传播。(4)信息的处理。将输入数据加工处理成物流信息。它可以是简单的查询、排序,也可是复杂的模型求解和预测。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物流信息系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5)信息的输出。其目的是为各级物流人员提供信息。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应该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系统管理和运作的“平台”,即物流运作协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