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转化【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5152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转化【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转化【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转化【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转化【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转化【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公共事业管理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转化“治理”自20年代80末首次使用以来,治理理论在西方学术尤其是政治学、行政学和管理学领域,成为了探讨的热点。而中国引入治理理念,进行治道变革,也正是进一步坚持和深化改革的需要。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得出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治理”概念和治理理论的内涵、核心等。90年代以来,“善治”的出现,更是体现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这一特征。因此,本文对有关“公民”理论的观点进行整理,得出,“公民”的概念、公民身份的要素,以及“善治”中的公民参与。一、关于公共治理理论(一)治理理论的提出关于目前社会科学中流行的“治理”一词起源的看

2、法,有论者认为“治理”发端于北欧诸国,特指合作主义的政治结构;更多论者认为世界银行在1989年报告中,将其作为分析和解释经济成功国家的核心概念和原因,由此触发了治理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高频率应用。明确提出“公民治理”行政模式的是美国学者鲍克斯。他在公民治理领导美国社区迈入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对公民治理理论框架进行了较为完善的构建。其理论建构的基础是美国政治传统的三项基本价值,即地方控制、小而有回应性的政府、行政专业人员是人民的咨询者而非控制正。作为20世纪90年代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流行起来的理论,治理折射出了当代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型。20世纪后期,以国家为基本依托的统治体系开始动摇了而国家正是全部社

3、会科学的首要分析单位。超越了生产场所的福特主义与福利国家的危机使得人们意识到,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国家主义,都是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不完善抉择,政府、市场和社会的重新组合势在必行。全球化则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个层面动摇了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主权概念;全球化时代的地方化趋势要求相对于中央政府的去中心化、地方自治和公民参与。就此而言,治理理论是对社会转折造成的各种不可治理型的回应。究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正如我国学者俞可平所说,“西方的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之所以提出治理概念,主张用治理代替统治,是他们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到了市场的失败,又看到了国家的失效”。(二)治理理论的概念及内涵治理理论的主要创

4、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讲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库伊曼和范弗利埃特指出“治理的概念是,它所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强加;它之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

5、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所以,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党秀云,公共治理是公共权力向社会的一种回归,它代表着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一种良好合作关系。治理理论的核心是公民社会的概念和观念,它倡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张由公共机构、非政府机构和私人机构合作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ONGLOBALGOVERNACE)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它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

6、事务的诸多方式的综合。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概念的模糊,使得治理可以被持不同立场的学者、流派所接受。但为了在同一框架下讨论问题,几乎所有的理论家都接受某种比较宽泛的治理理念;即使他们试图给出某些更为具体的表示,都为了包容性而不得不丧失精确性。罗茨归纳了作为最小国家的治理、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作为善治的治理、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和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六种治理形态。格里斯托克对目前流行的各种治理概念做了一番梳理后指出,提出了著名的“五个论点”。二、关于公民理论(一)公民定义“公民”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发达活跃的公共政治生活,它在古

7、希腊城邦政治、行政结构中形成,其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这是一种克服了形式上界定公民概念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新的标准。在近代西方,恩勒伊辛,布雷恩特纳在公民权研究手册中提到,“公民原本意指由于生活在城市之中而参与了一种教化(CULTIVATION)或文明化(CIVILIZATION)进程的人”。在这些定义中,都体现了“公民”与“政治参与”的关系。“公民”一词始终是和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思想和实践分不开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时候参政不但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项法律上或道德上的义务。(二)公民身份的要素在当代产生重要

8、影响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代表者TH马歇尔在其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将公民身份看作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分别为公民要素,即“个体自由必需的公民权利”;政治要素,即“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政治权利”;社会要素,即“从少许的经济福利和安全权利,到广泛分享社会财富遗产的权利,以及按照社会盛行标准过一种文明生活的权利”。马歇尔认为,公民身份的本质在于社会中公民权利的平等,因而实现、体现和维护公民身份,在于政治权力、制度、政策(含法律)等,能够有效降低社会不平等,特别是消除贫困。1公民要素在卢梭看来,作为一个公民,他又担当着公共的义务。他认为,公民通过自我立法而获得自由,他们“一方面既是主权者而另一方面又是

9、臣民”。2政治要素亚里士多德主张“凡有资格参与城邦的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都可以被称作该城邦的公民”。在封建制下,封臣依附于封君,而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国家的臣民。国王主宰一切,其他社会成员只能对国王尽义务,不能参与国家治理,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在这里,“反映不平等关系的臣民概念取代了反映平等关系的古代公民概念”。这也从反面说明,没有政治参与权利,就算不上是“公民”。3社会要素西塞罗在论责任一书中写道“一名真正可敬而勇敢的公民,以及有资格担任政府管理者的人们,将会避免和厌恶(纷争、骚乱和内战),并将完全献身于公共服务,但却不是出于追求个人财富和权力的目的。他将对整个共同体萦萦于怀,不会忽视其中任何的

10、部分它宁愿将生命置之度外,也不愿意做任何违反美德的事情。”这充分表达了古典的公民共和主义的鲜明特征,即对公民道德身份的依赖和弘扬。同时也强调了公民“有资格担任政府管理者”。拉尔夫达仁道夫认为,现代社会的经济部分和政治部分,是现代社会冲突的根源。与现代社会的两面性相联系,公民已具有两面性他既是市民或资产者,又是城邦公民或国家公民。其中一个是经济增长的先行者,另一个则是平等参与的先行者。英国的资产者和法国的第三等级可谓现代社会的孪生子女,他们共同构成了“公民”这一经济和政治符合的新社会形象。克里西波斯说,每个人一生下来既是城市国家的公民,又是世界公民;既要服从城市国家的法律,又要服从世界的法律。综

11、合而言,“公民”作为社会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本身就意味着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统一。一般来说,“统一”指的是公民既享有国家法律加以保障的政治和社会权利,又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而权利和义务之间最终能够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三、“善治”中的公民参与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政府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善治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俞可平在治理与善治中将“善治”定义为,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他也指

12、出,“公民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善治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与发展。江明修,陈定铭也提到,第三部门蓬勃发展是社会力的具体展现,也代表着社会的多元与开放,第三部门已成为先进国家内民主与社会价值的守护者。党秀云认为,公民社会对公共治理的参与,不仅可以践行公共行政的公共目的,而且还可以提升公共生产力和民众的福祉。善治意味着,即使政府不在场,或政府治理失效,社会政治生活也依旧井然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自治,就难有作为理想政治状态的善治。这“既取决于政府对社会生活的管理能力,更取决于公民的自我

13、管理水平。我们要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真正在社会领域实现善治,既需要强有力的社会管理,更需要高度的社会自治。”那么,俞可平提出“更加重视社会自治”,就是一种实现政府与公民合作的方向,很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社会自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的主体意识,培养公民的新型政治文化,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提高公民的治理能力,塑造公民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团结。社会自治还可以大大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减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压力。在笔者看来,善治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公民必须具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才能促使政府并与政府一道共同形成公共权

14、威和公共秩序。为保证公民享有充分自由和平等的政治权力的现实机制只能是民主政策,这样,善治与民主便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现代“公民”意味着既要有适度的参与,也要保证自我的生活方式,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参与是一种强权利,弱义务。参考文献专著1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2刘淑妍公共参与导向的城市治理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3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期刊报纸5党秀云论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正当角色J教学与研究,2006,96董敏志从臣民到公民角色转换界及其生成与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37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8杨丹华西方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从登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实践谈起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9俞可平中国治理评估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10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N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