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公共事业管理网络环境下提高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对策研究一、引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传播时代。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有着自己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关系的交互性、信息接收个人化和主动化、信息传播快捷、传播内容广泛等优势。在新媒体时代,面临严重信任危机,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重塑自身的社会公信力成为了慈善组织的必然选择。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度进行深入研究,使网络这一先进的媒介真正地发挥效用,推动慈善组织乃至整个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写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将有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二、主题部分(一)网络传播的特点及其
2、影响研究状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互联网产生。自互联网产生以来,与网络有关的问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兴趣。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网络的研究浩如烟海,涉及了网络特性、网络评价、网络影响、网络观等多个方面。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及其影响与本文的写作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梳理如下对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学者们也有所研究。如郭金金、蒋万胜在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凸显受众主体地位、互动性强、信息发布及时、信息获取方便等特点;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的蔡庆东在网络传播特点、问题与规范中提出网络传播突破了时间、区域、传播方式及互动的界限,突破了信息量的限制。
3、其中林江概括得较为全面,他在网络传播特性与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中指出网络媒体兼具了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代表了新闻媒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媒体形式的特点,同时又在整合中涌现出前三种媒体不具备的新特点,即传播主体多元化、受众全球化、选择的自主化、传受关系互动化、传受者身份的隐匿化、传播模式的小众化、传播手段多媒体化、发布新闻实时化、信息容量的无限性、过刊查询与资料检索方便迅捷。对于网络传播的影响,复旦大学的陈红梅在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中提到卡斯特曾对国外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主要分为三派。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传播的积极影响是主流,以威廉米歇尔WILLIMAMTIHCELL和谢里特克尔SHERRYTURKLE的观点
4、为代表,强调网络传播产生新的社会交往形式,并将与新的都市生活环境相适应;一部分学者持“中性观”,认为互联网强化了人们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但同时又弱化了现实生活的其它方面;还有一部分学者,较为悲观,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导致了社会关系的非人性化,长期使用会陷入孤单和寂寞的状态,以马克斯卢卡MARKSLOUKA和法国社会学家多米尼克沃尔顿DOMINSQUEWOLTON为代表,认为网络传播带来社会关系的非人性化。国内的学者意见较为一致,普遍认为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互联网让使用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过度自由无约束,导致各种虚假的错误的信息充斥于网上,造成严重的危害。
5、如那日苏提出,网络使用者必须遵守规范否则会使网络面临堵塞的危险。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的话,会使广大使用者对所获取信息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殷俊、孟育耀在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中指出微博追求快速传递,很多信息在发送过程中未经加工,文字内容松散,不能清晰有效地向受众传达事件信息,可信度低。因此必须加强对因特网的规范管理,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网络运行环境。这对于本文的写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网络提高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规范网络管理,并提高网民的素质,增强网民对舆论的分析力与判断力。(二)网络群体相关研究状况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传播载
6、体。一个新闻事件,经过千百万网民的参与放大,就会或多或少地被网民的声音所左右。可见,网络群体行为的影响之大。同时,网络群体行为及网络舆论对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网络群体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本文写作尤其是从网络群体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网民群体的基本特征,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较为相近。总结而言,网络虚拟群体的共同特征有相似相异性、跨时空性、现实与虚拟的交互性、交往主体的平等性。此外彭兰在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中指出具体针对中国网民,其重要特征在于有强烈的自由表达的愿望,且群体感染明显。雷文在试论如何坚持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中指出由于网民年龄、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容
7、易出现情绪化并被煽动、利用,分析问题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可见如何正确引导网民行为,并有效地利用这一强大力量,值得我们深思。互联网起源于大学,首批互联网使用者都是高学历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第一次热潮出现以来,中国网民队伍不断扩大,而大学生成为了我国网民的主体力量,显得十分活跃。冯国栋在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群体心理学思考提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学生在总体网民中占30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32。对于大学生虚拟网络群体的特点、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以及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等问题,国内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探索。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网
8、络集群行为。如李卫星,洪岑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又由于其社会阅历浅薄,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欠缺,观念、思想、心理、行为容易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也容易受到网上一些错误言论的冲击和影响;廖晓玲、杨直凡在试论大学生网络形象中提出大学生的网络形象表现出理性不足、求真不足、内敛自律不足的问题;黄广发在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研究中提到大学生网民具有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主体意识张扬、价值取向多元、平等诉求强烈、自我实现迫切。他指出有些学生因学习、生活上的不如意而变得烦躁不安,从而通过网络来寻求共鸣和发泄不满。这种消极、非理性的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会给社会带来
9、危害,造成损失。因此,当前必须坚持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引导,正确运用网络网民的力量。这对提高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国内外慈善组织相关研究状况上世纪80年代,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到来,国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慈善组织的热潮。国外学者对慈善组织的研究,主要涉及慈善组织的兴起、慈善组织的社会角色及慈善组织的发展趋势,较少提及其公信力问题。究其原因,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慈善组织的监管相对到位,且慈善事业较为公开透明,从而使慈善组织公信力问题相对于其效率、能力等问题弱化。在国内对于慈善组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才开始对
10、慈善组织进行研究。起初,国内学者的研究通常是对慈善历史和发展的总结概括。如郑功成在其代表作中华慈善事业中首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理论与政策问题;徐麟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我国慈善事业进行系统研究。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对慈善组织的研究,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尤其是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一直作为其他研究中的一部分有所提及,更多的研究都是在非营利组织的框架下进行的。如李国梁的提高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杜兰英等的关于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万敏的中国NPO的公信力危机分析等。单独以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为研究对象的研
11、究从2006年开始逐渐出现。但目前关于研究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文章集中于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如陈施显的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研究,冯明慧的浅析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机制建构,唐克的国内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考察等,核心期刊的论文相对较少,而且80的论文发表于近六年。这些文章主要对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重要性及慈善组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如张伟珍在从慈善组织公信力维度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提出慈善事业面临窘境的关键原因在于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的不足。而公信力是慈善组织获得组织声誉和获取社会捐赠、资助、吸引志愿者以及实现组织终极目标的必要前提。他认为慈善组织自身的建设如工作队伍的素质、工作程序的规范程度是影响慈
12、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重要因素;崔树银、朱玉知在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浅析中指出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规范慈善组织的法律、慈善组织官办色彩浓、慈善组织使命感缺失以及慈善组织信息不公开。刘琳琳、王刚义、陈雅文在政府监管下的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中提出政府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是组织取得社会对其信任的捷径。王银春在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三大困境中提出慈善组织专业水平较低,慈善宣传工作力度较弱,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导致了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不足,限制了慈善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总结归纳而言,慈善组织内部的建设和外部的监督机制是影响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综观学者的研究
13、成果,几乎没有提及如何利用网络来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度。较为难得的是,何芸在重塑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一文中提到加快建立一个以互联网为基本载体的公开透明的全方位信息披露平台,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慈善组织的慈善捐赠情况、慈善资金的使用和流向、年度详细的审计报告等信息,认识到了互联网对于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大连理工大学2010届硕士生康敏的民间慈善组织利用媒体传播公益精神模式研究和安徽大学2011届硕士生陶志强的中国民间慈善的网络传播研究,这两篇论文将网络传播与慈善组织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对本文的写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从慈善组织、网民、网络规范
14、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三、结语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广义上来研究慈善组织的,较少涉及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度研究。我国学者对慈善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对慈善组织的研究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已经开始对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显得千篇一律,没有结合当前高度发达的网络环境,提出的对策较少涉及网络这个重要的媒介。本文将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网络环境这个视角出发,尽量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对策以期对提高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有所帮助。四、参考文献专著1黄浩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
15、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4孟令君中国慈善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期刊报纸5张纯突破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发展瓶颈的良药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社会公信度J财政研究,2006(12)6李国梁提高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N沈阳大学学报,2005,(01)7李炳秀非营利组织的诚信危机成因与对策探讨N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38何芸重塑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J学习月刊,2011(06)9杨守金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10白海滨网络舆论及其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0811李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912李小玲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
16、研究D河南大学,201113万敏中国NPO的公信力危机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7,0514王玉发展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公信力的提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315杜兰英,石永东,康乐,杨春方关于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6,(13)16陈晓春,贺菊花,卜小燕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N北华大学学报,2007,(03)17胡钰,吴倬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2001,(03)18潘梅大学生网络观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19冯国栋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群体心理学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20彭兰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N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