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常见图表判读晨昏圈上=0昼半球大于 0夜半球小于 0(一)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日变化曲线图(1)出现极昼现象的极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变=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与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和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互余;(2)除极点外,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h 日出时=0,h 逐渐增大,当地正午 12 最大(H),之后渐小,h 日落时=0,日落后小于 0;(3)太阳高度最大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角):若太阳高度最大时等于 90,则该地当天正午被太阳直射;(4)极昼区内的三种情况:24 小时太阳高度都大于等于 0,该地出现极昼现象;太阳高度角最小=0,该地极昼,且处
2、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即当天极昼的最低纬度;若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大于 0且为一定值,则该地为处于极昼的极点;若太阳高度角最大=0,则该地极夜,并处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ah(太阳高度)066340:00 6:00 12:00 18:00 24:0090 232646524308bcdef太阳高度角日变化曲线图的相关计算和分析:1、读时间坐标(1)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若昼短于 12 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若昼等于 12 小时,说明太阳直射赤道(两分)或该地位于赤道上;若昼长于 12,说明该地是夏半年;若昼长等于 24 小时,说明该地极昼。(2)若坐标上为北京时间:可计算:日出当地时
3、间=12-昼长/2 日落当地时间=12+昼长/2据当地与北京时间差,求当地经度;2、读太阳高度高度角,可判断或计算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1)直射点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等于出现极昼的极点太阳高度、根据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互余)(2)当地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根据太阳高度变化判断;(二)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变化: 1、规律:由直射点(90)向四周递减,至晨昏圈递减为 02、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外圆为 0,则图示范围=昼半球;外圆0,则图示范围昼半球(1)抓住两个“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的中
4、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递减。 (2)晨昏线的确定(看清两种情况):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 即图中所示半球全部为昼半球,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若最外侧的大圆圈标注 0,即为晨昏线,若图中最大的圆圈标注不是 0就不是晨昏线。 (3)经纬度的确定: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
5、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就东西方向而言,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4)极点位置的确定: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北纬 度时,北极点在与最北点距离为 度的内侧位置(即北极点与最北点的距离=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 ,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5)时间的确定:图中的圆心为太阳直射点,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是 12 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时,这条线段不是同一条经线,而是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其
6、中与直射经线正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 0 时。(6)季节的确定: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可以判断出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可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例 1.图 1 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 (北半球)。(3)此时北京时间是 。(4)A 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5)C 点的经度值 (大于或小于)2326。(6)若 B 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 )A甲 B乙 C丙 D丁 例 2 图 2 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1写出 E 点的地理坐标A.70E 80N B.70E,80N C.110W,80N D.110W,80S2.两地的经度相同两地的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A. B.= C. D.3.E 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