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腹诊与经方临床中医腹诊与经方临床李光荣腹诊概述中医腹诊起源于内经、难经,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腹诊内容有明显发展,并且与辨证论治相联系,从而成为中医临床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腹诊内容传入日本之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日本有不少腹诊专著,并在日本汉方医中广泛应用。而在我国古代未见腹诊专著,近年才有较少的腹诊著作。整理、研究中医腹诊,要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入手。(一)仲景腹诊的部位仲景腹诊的部位名称,有些与现在的体表定位相同。如腹、小腹、少腹等,也有不少部位名称与现在的体表定位不完全相同。1、胸;胸在古代有二个含义。一,胸与腹相对而言。体腔的上部,膈肌之上为胸,体腔的下部,膈肌之下为腹,与今义相同。二,胸与背相对而言,前胸后背,胸指人体的前面,包括胸与腹在内,均可统称为胸。如伤寒论中的“结胸”,证情包括胸与腹。如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38条,“小结胸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证情主要在腹部。厚朴大黄汤证的支饮胸满,也包括腹满在内。如将仲景书中的胸,理解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