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浅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52088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浅析许明伟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摘 要: 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外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三十年来,国内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步,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同时也存在尚需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关键词: 中外关系;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7)03-A brief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domestic maritime Silk RoadXU Ming-wei(Humanitie

2、s College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49)Abstract: The Silk Road on the sea that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silk road on the sea, and a number of

3、valuable research results have emerged. These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discussed extensively and deeply from different sides and angles,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expansion.Key words: Chinese and foreign relations; the Silk Road at sea; literature review丝绸之路举世闻名,围绕它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成果颇丰。丝绸

4、之路自形成之初便分陆上和海上两条线路。如同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同样倍受瞩目,尽管国内把“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专题研究起步比较晚若从陈炎先生的略论海上丝绸之路在 1982 年第 3 期的历史研究上发表开始算起,这个概念在国内公开出版物上出现恰好整整 30 年(实际上, “海上丝绸之路”在国内最早由陈炎先生于 1981 年在厦门大学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上提出) ,但是这个概念一经提出,旋即被学界热捧,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倍受关注。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无论是在综合研究方面还是在专题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不断进步,喜结硕果。从 1982 年开始

5、,以北京大学陈炎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现了浓厚的热忱,积极探讨,笔耕不辍,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宥于能力,笔者不能穷尽 30 年来国内外的论著,只能就国内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做一个阶段性的梳理,以期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疏漏之处,祈望方家指正。一、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演变和影响以往,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多是倾向于陆上,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要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海上丝路的形成、演变以及产生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者简介:许明伟(1981-) ,男,陕西商洛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在

6、这方面,北京大学的陈炎教授贡献较大,成果显著。他的略论海上丝绸之路 1可谓是该领域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章详细考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盛的各个阶段的史实,每个阶段又细分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进行论证,接着指出我国丝绸外传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中国丝绸通过海路外传,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发展为政治、外交、宗教、文化、艺术乃至与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并且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中国丝绸和其他发明创造的向外传播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那么,所有这些贡献,除陆路外,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来完成的。据笔者掌握的材料来统计,陈炎先生

7、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其中,论文 18 篇,专著 2 部。这些具有极高价值的研究成果集中论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方方面面。除了上文提到的略论海上丝绸之路以外,这些成果还包括论文海上丝绸之路初探 2、 海上丝绸之路再探 3、 南海“丝绸之路”初探 4、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贡献 5、 唐代以前的东海航线和丝绸外传及其影响 6、 东海丝绸之路初探唐代东海航线进入发展时期 7、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贡献 8等等。除了这些论文以外,陈炎先生还撰写 2 部专著: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 9论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丝路由陆路转向海路的原因以及海上丝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10论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8、发展、演变以及影响等。陈炎先生的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坚实基础,是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重要作品。陈代光的论文简论南海丝绸之路 11认为南海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河西走廊上的丝路同属于我国古代重要的丝绸之路。作者论证了南海丝绸之路的三条航线,同时分析了南海丝路从秦汉到明清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路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对南海丝绸之路路线的论证以及路线变化发生的原因论说周密,是研究我国南海海上丝路的重要参考资料。徐允信的论文古代丝绸之路有四条 12开宗明义,提出古代丝路共存在四条: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观点。作者认为海上丝绸之路

9、分南、中、北三条航线,南路由广州和泉州两个海港为始航线,沿中国南海,穿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直抵地中海沿岸;中线由明州港(今浙江省宁波市)出发,面向东海航线,直达朝日本;北线由登州港(今山东省蓬莱县)出发,经渤海湾,至朝鲜和日本。这就勾勒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航线,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赵春晨的论文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 13通过几部常见的文史工具书和有关研究专著为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 “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在中国古代曾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海上丝绸之路

10、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贸易大通道,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的港口等问题是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徐闻、广州、湛江、厦门、泉州、明州(今宁波) 、扬州、登州等地方;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有“徐闻说” 、 “广州说” 、 “扬州说” 、 “登州说”等。朱江编著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扬州 14深入浅出地考察了扬州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发展过程以及扬州港和海外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情况,突出了扬州港在海上丝路的历史地位。林士民的专著 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海港-明州 15详细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著名港口城市明州(今宁波市)的形成、发展、繁盛与沿变过程,生动地叙述

11、了四明先民的生产、生活、信仰、造船、航海等情况以及明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贡献。由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编著的 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 16全面评价了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及其深远的影响,并揭示了中世纪人类文明交流的轨迹。李英魁主编的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 17从港口与贸易、多元文化等多种角度揭示了“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兴衰过程。姜樾的论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南岛港口 18通过对海南岛全岛港口的沿革和变迁的分析,指出了海南岛航运事业的特点和趋势,分析了海南岛港口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海南岛港口发育不全,其作用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作者还指出,

12、海南岛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多是天然的,缺乏科学勘察和人工整治,关于个问题的原因作者也进行了详细论述。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关注度的提高,和海上丝路相关的港口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青睐,究竟谁是丝路的始发港口这个问题,引起了各路专家、学者的争论,中山大学黄启臣的论文广东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东方发祥地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广东自汉代被确立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始地, 直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 除元代短期之外 , 始终为海上丝路的始发地 , 而省会广州则是海上丝路的第一大港和重要港口, 经久不衰。徐闻、合浦是汉代海上丝路的始发港。其次是广州多家报纸特别是广州日报 ,曾连续发表专家学者的文章和新闻报道, 几

13、乎众口一词地说广州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 始发港” 、 “ 最早始发港” 、 “最早起点”等。为反驳这种观点,邓家倍、任建芬的论文广州不是汉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19运用丰富的古今有关史料,通过“理论上难以资源其说” 、 “经济上缺乏物质基础” 、 “地理环境和战乱严重制约番禺经济发展” 、 “丝路遗址与丝路始发港货不对板” 、 “当今众多学者不予认同”等论据,观点鲜明地指出,广州不是汉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陈高华先生宋元时期的明州(庆元)港一文,着重探讨了宁波港宋元鼎盛时期的港口、航线、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问题,指出:宋、元时期的明州(庆元

14、)港是官方指定的对外开放的海港,主要面向日本、高丽,同时也与南海地区有一定的往来。宋、元两代都在明州(庆元)设置专门的市舶管理机构。宋、元时期,在明州(庆元)港与日本、高丽之间,有比较固定的航线,中外商船频繁在这个港口出入。通过明州(庆元)港出口的中国商品主要有纺织品和陶瓷,输入的商品种类繁多,有日本、高丽的特产,也有来自南海的香药。日本、高丽的僧人由明州(庆元)港登陆,来中国求法,中国僧人、工匠由此出海,前往日本、高丽,明州(庆元)港在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宁波、泉州、徐闻也都争相论证自己是海上丝路的始发港,并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始发港,

15、 并不是唯一的; 但是根据世界文化遗产区域性的要求, 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只能算一个,因此,围绕始发港而展开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三、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陈炎的专著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0是作者从事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论文集,包含 30 余篇的论文。全书囊括了他在该领域研究的以海上丝路和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所有研究成果,条目清晰,内容详实。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考据、考古论证、实地调查、对比分析,把连接中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发展及由此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金秋编著的 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 21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的视角比较新颖,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详细叙

16、述了东西方乐舞交流的概况,并试图从陆、海丝绸之路上纷繁复杂、多重叠合的文化交流现象中,寻找梳理出东西方乐舞艺术交流的历史线索,实际上也是一部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简史。万明的论文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22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翻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篇章辉煌的一页” ,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最初是从丝绸开始的” , “早在西汉时期,从中国广东向外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沿着海岸远航至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中国就是产丝之国,在一定意义上,汉文化就是丝绸文化” 。作者通过梳理从汉代至明代海上丝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通过不断延伸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

17、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改变了欧洲时尚,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传播和影响,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充分肯定了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崇高地位。詹艳的论文略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3指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外传的影响极大并对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中国丝绸和其他创造通过海路向外传播都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陈玉霞、高芬的论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 24指出,作为中西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华夏子孙的勤劳、智慧与勇敢。海上丝绸之路在碧波之中绵延万里,海浪前后相推,推动着中外经济

18、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文化的通道,还是一条友谊之桥。它将中国与远隔重洋的亚洲、欧洲、非洲等国紧密相连,对各民族的合作与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学界还出现了一部总结性的学术著作。龚缨晏的专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回顾25全面回顾 20 世纪中国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历程,总结学术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回顾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历程的著作。综上所述,近 30 年来,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日益活跃,国内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贡献是厘清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以及航线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等史实;对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的设立、沿

19、革、发展做了充分的论证;论述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外关系史上的地位等。尽管如此,但是该领域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研究空间。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以下三点反思或展望:第一,从研究内容来看,虽然现在的研究成果已经从航线考证、港口、中外关系等多个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专题研究,但是,其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拓展和论证。比如,在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器物和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鲜有涉猎。众所周知,水下考古和发掘工作取得的成就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佐证作用,也是从事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资料来源,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的研究同样离不开对水下考

20、古工作的开展和研究。再如,在围绕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究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海洋意识的关注。从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一方面是学术发展自身的规律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关注海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第二,从研究的视野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研究还不够充分,目前在这方面的专著还很少。另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出现地域化明显的趋势,如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东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在港口研究方面,有宁波、扬州、泉州、明州、广州等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这些研究视野比较突出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缺少的综合研究,即把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笔者以为,这应该成为今后该

21、领域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面。第三,从研究的方法来看,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并发挥作用,然而,对前者的研究却起步较晚,如前所述,“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正式提出是 30 年前的事情,鉴于此,其研究方法可以借鉴陆上丝路的研究方法,甚至可以尝试着进行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参考文献:1陈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M.台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2赵春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J.学术研究,2002(7).3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编著. 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李英魁.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2、.5姜樾.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南岛港口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1(3).6邓家倍,任建芬.广州不是汉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7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金秋 .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9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N.光明日报,2008-08-31.10詹艳.略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11陈玉霞,高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J.兰台世界,2011(3).12龚缨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回顾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