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广水市关庙中心中学 张冬梅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又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步入社会的每个人都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补充新知识以适应社会需要,自学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获取知识的程度,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成功与否。因此,我们每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担有一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责任和义务。就数学课目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就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实际教学
2、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是注重形象引领作用。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新事物好奇心强、接受能力也强,生活环境的影响将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教师行为举止的模仿者。因此,我们每一名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形象,加强个人修养,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去影响身边的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和尊重,从而达到由喜欢一位老师到喜欢一门功课的目的。二是注重挖掘数学魅力。数学原本就
3、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和深奥的学课。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消除学生对学好数学的恐惧感,同时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的魅力,把枯燥的东西讲得有趣,把深奥的东西简单 2 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没有压力,从而增强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注重结合实际生活。理论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又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游泳池注水的问题,从甲地到乙地的问题,在其他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问多长时间能够注满游泳池及多长时间能够到达乙地?这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现实生活问题,但如果我们不去学习掌握起码的数学知识就很难解决这些问题。用这些
4、现实生活中需要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增强学生对学好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抓好课前预习。养成课前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独立性较差,尤其在数学学习中的自学意识就更差,数学学习上,大部分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 “老师安排什么我就作什么”的习惯。因此,一部分同学从小学升到初中后,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对一些课目产生了抵触和反感。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老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入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意识地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明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而且
5、要教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去预习,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老师还要针对学习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功课,边预习、边思考,这样,提前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和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解决的就更好,不能解决的,学生就会把这些内容列为重点,等到老师讲到这个内容时就会认真去听,不仅把问题解决了,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常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功课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任课老师持之以恒的耐心,常期坚持,让预习成为培养学生自学的一种常态训练,养成习惯。三、注重课间互
6、动。现代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应避免教师“一言堂” “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突出课间互动,教师要多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唱唱主角,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把握“活”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如果教学手段先进、方法灵活,台上台下及时进行有效互动,让学生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名听众,而是一项课间活动的参与者;不仅要听老师讲,有时还要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善于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课间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鄙视,这样,不仅课间气氛融洽了,学生思想也
7、放松了,参与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的效果也会更好。二是注重“引” 。课间互动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帮学生搭好台、牵好线,让学生自己去唱戏。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解决;针对一些难懂、较深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思路对的要给予肯定,有偏差的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反复“练”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能生巧、灵活运用。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两次的训练就可以养成的,而是要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才能养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
8、过程中,要谋长远、看未来,制定好长期规 4 划,如在安排半年的数学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安排一些教学内容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强化学生自学意识,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学生自学的自信心。四、加强必要指导。俗话说:好老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一个人在自己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总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如果有人加以指导,就会避免少走弯路,甚至是不走弯路。老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过程中,应将自己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如在预习功课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例题的证明,先把别人是怎么证明的弄懂、搞透,在此基础上,要想别人为什么这样证明?证明的关节点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又如在记忆一些重要的概念及性质时,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通过传授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从“不知道怎么学”到“知道如何学” ,从“不习惯自学”到“有了自学习惯” ,逐渐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教师对学生在校培养是短暂的,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还需要学生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去总结,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