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52229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恭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恭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恭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恭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恭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恭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恭城县自 2007 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通过抓好宣传活动、发展传承基地建设、项目申报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至目前为止,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9 个,被列为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3 个、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5 个、被列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6 人,被列为桂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8 人。被列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3 人,被列为自治区级传承基地 2 人,收集整理非遗信息资源名录归档 1005 条。一、主要活动开展情况(一)加强学习部署。从 2007 年起,恭城县认真学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2、员会于 2005 年 4 月 1 日颁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6 年 1 月 13 日桂林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市政20063 号),按照桂林市文化局的部署, 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恭城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了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研究与布置,并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文化发展纲要。同时制定了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成立了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恭城瑶族自治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小组成

3、员库名单;制定了恭城瑶 2 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和确定会议成员名单;制定了恭城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暂行办法。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恭城县各乡镇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恭城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了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恭城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并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文化部门分五个小组对全县 120 个行政村和全县 4 个社区进行全面普查,普查范围包括全县境内凡是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

4、、传统手工艺、民俗类、传统医药、杂技与竞技,包括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普查活动按照登记、分类、整理三个步骤进行。(二)加强宣传力度。加大社会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恭城县每年在 6 月份的文化遗产日都进行了宣传展览活动;其次利用“壮族三月三 ”及文艺 下乡等,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知识寓教于精彩的节目中,到恭城县各乡镇巡回演出,社会效果反响良好,从而增强了群众的保护意识,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完善好数据库。恭城县普查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 1005 条,并全部装订成册,共 8

5、册。对获得自治区级的 9 个项 3 目、获得市级的 13 个项目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都全部整理归档,并将收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材料进行了数字化分类,储存于主服务器。(四)做好传承基地建设。恭城县观音乡水滨村的瑶族吹笙挞鼓舞及石口村瑶族羊角舞被列为自治区级传承基地,基地设有舞台、培训室、展示厅等,每年利用传承基地培训学生达 20 多人。(五)抓好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一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恭城油茶制作技艺。在 2010 年恭城油茶注册了地理商标,成立了恭城瑶族自治县油茶协会。由政府牵头,民间组织参与,举办一年一度的恭城油茶文化节。举办油茶大赛,奖励、表彰在保护、传承

6、“恭城油茶” 中突出贡献人员,授予一批瑶区老人“恭城油茶 长寿老人” 荣誉称号。由县油茶协会出台了油茶制作标准,并在 2018 年油茶文化节期间通过验证颁发了 20 多家油茶制作标准合格证。二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吹笙挞鼓舞。2010 年,已确定了观音乡水滨村为瑶族吹笙挞鼓舞传承基地,建立了展示厅。每年培训学员 12 期,特别是利用暑假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现培训成年学员 20 多人,青少年学生 40 多人,学员们基本上掌握了吹笙挞鼓舞的技巧。为了进一步传承保护,恭城县还普及了瑶族长鼓舞,成年人用长鼓舞做健身舞,在校学生用长鼓舞做广播体操。吹笙挞鼓队基本每年都有参加县里组织的节庆活

7、动和民间活动,除此之外还参加县内外的展演活动,如 2014 4 年和 2018 年参加了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展演,2017 年参加了马来西亚国际关公文化节表演。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恭城关帝庙会。从1996 年以来开展关帝庙会活动都很正常,年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尤其是大祭,数万名群众进行传统民间祭祀活动和游行活动,同时还举行舞龙舞狮、桂剧、彩调、戏曲表演及工艺特产商品展示等多种民俗民间艺术活动。四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婆王节。 瑶族婆王节从 1982 年至今已举办了 15 届,年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尤其是大祭,数千名群众进行传统民间祭祀活动,同时还举行舞龙舞狮、

8、抢花炮、文艺表演及商品交易活动。2018 年 7 月 18 日至20 日在加会九板举办了规模较大的婆王节活动,活动内容有:祭祀婆王、抢花炮、文艺表演等活动。五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羊角舞。瑶族羊角舞队基本上每年都参加石口花炮节活动和县里组织的节庆活动。如桃花节、盘王节、关帝庙会等。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伍有光,每年都利用暑假和农闲时间培训学员,参加培训的学员有 60 多人次。2012 年至 2013 年参加在桂林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及 2013 年恭城油茶文化节文艺晚会全县“八音班” 展演。六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恭城瑶族八音。自2009 年以来每年都参加“恭城

9、关帝庙会 ”八音演奏及游行活动。目前,瑶族八音队在我县已有 20 多支。每年为红白喜事演出约 100 5 多场。在每年本县节庆活动瑶族婚嫁展演中,参加了迎新实地展演活动。七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婚俗。2005 年举办了一次较大的瑶族婚礼,参加的人员有县里的领导和记者及村民等共计 300 多人。2014 年 3 月在新合村又举办了一次原生态的瑶族婚礼,有来自外地和本地摄影爱好者共 20 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每年节庆活动都在本县的社山村举办瑶族婚俗实景展示活动。八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盘王愿。在 2007年 4 月 19-22 日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还盘王愿活动,历时三天

10、两夜,耗资 10000 多元,参加这次活动的人有广西文联领导,广西电视台记者,贺州市和富川县民族局领导及恭城瑶族会会员,以及主家亲朋好友、邻近的村民大约 300 多人。在 2012 年 11 月 25日至 27 日在清水洞举办了莲花势江源五冲瑶还盘王愿活动,活动内容有: 25 日晚唱山歌。26 日白天祭祀盘王、跳长腰舞、舞狮、唱山歌,晚上彩调、篝火舞。27 日上午舞狮。还愿活动历时三天两夜,参加这次活动的嘉宾有县有关领导、桂林日报记者、文化部门和民族局领导及瑶学会会员等 40 多人参加。参加这次盘王节活动的观众约 15000 多人次。2014 年 2 月份举行了一次师公道教度届活动,参加师公

11、8 人,观众约 500 人。九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石口花炮节。石口瑶族花炮节,从 1958 年以前基本上是每年举办,到 1959 年暂停。 6 1982 年恢复,近年来抢花炮活动举办得越来越丰富。特别是 2013年县里面把石口花炮节拿入桃花节的活动,及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建议恭城县列为自治区级“非遗” 名录 9 个项 目中,到现在为止只建立了两个项目的传承基地,还有 7 个项目有待建设。由于没有传承基地,有的传承工作开展比较被动。三、下步打算(一)加大宣传力度当地民族对本来属于自身的文化认识不够,特别是在年轻人眼中,认为这些都是没用的、过时的东西。有相当比例

12、的村民不了解,对其传承保护更不关心。因此,在加大向外宣传力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这一文化在本地的宣传,植根于民。(二)保障传承经费1.政府设立专项保护资金,专款专用。抢救与保护是一项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需要较大投入的工作。政府要把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改变资金不足的现状。2.争取社会各界资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愿意给予文化发展更多的关注。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往往钟情于民族文化事业的建设。我们要很好的利用好这一资源。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措施,积极争取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企业家的资助。(三)重视民间艺人 7 保护非遗文化,首先要保护优秀的民间艺人,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参与保护和传承。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以充分地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局 2018 年 10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