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合作交流的实践与思考福建省南平第二实验小学 杨英景 邮编 353000【摘要】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堂让位于孩子,提供给孩子的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凭借交流平台,展示自己的数学思考,交流自己的学习见解,彼此互帮互学,促使学生取长补短,共享智慧,拓宽数学思考维度,起到 1+12 的学习效果。【关键词】新课程 合作交流 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4)10-0005-01新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经历富有个性生动的思考、探索,并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智慧共享、同生共进的学习过程。基于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笔者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 的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合作交流的实践与思考。一、开展新课程理念下合作交流的实践。教学分数混合运算(三) (题例:九月用水量 12 吨,九月比八月节约1/7。八月用水多少吨?) ,学生通过自学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学习思考的交流。1.怎样理解“九月比八月节约 1/7”的?学生呈现
3、出这样的交流:生:1/7 表示八月的用水量为“1” ,九月节约的用水量是八月用水量的1/7。生:八月用水量是“1” ,九月的用水量应该是八月用水量的 6/7,可以用算式 11/7 得到。生:我对 1/7 这样理解,把八月的用水量平均分成 7 份,九月用水量少了这样的 1 份,九月的用水量有这样的 6 份。2.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展开这样的交流:生:我根据已知八月的(11/7)是九月的用水量,列式计算:12(11/7)14 吨。生:根据八月的用水量八月用水量的 1/7九月的用水量,我选择用方程解决,解:设八月的用水量 x 吨。x-1/7x=12 ,x14生:我找到“九月的用水量是八月的(11
4、/7) ”,列方程得:(1-1/7)x=12。生:八月的用水量平均分成 7 份,九月就有这样的 6 份, 6 份是 12 吨,每份是 1262 吨,八月的用水量是 7 份,2714 吨得到八月份的用水量,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师:多么合乎情理的思考呀,大家听懂了吗?生:我这样做,12+121/7有学生惊呼:“啊?啊!” 。师:为什么?你们能解释吗?生:这样做不对啊,121/7 是表示九月用水量的 1/7,而题意是表示八月用水量的 1/7,如果如果改成 12+121/7 是可以的。因为把九月用水量看作“1”,八月的用水量就比九月多 1/6。生:我也有与大家不同的解决方法,127/614 吨。生:他
5、这是算 12 的 7/6 是多少。12 吨是九月的用水量,也就是把九月的用水量看作“1”平均分成 6 份,八月的用水量有这样的 7 份,八月的用水量是九月的 7/6,求八月的用水量,就是求九月的 7/6 是多少吨。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合作交流的思考。1.相信孩子,学会放手,给予孩子充分思考,增进交流的多样性。学生是一个能动的学习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判断有自己的思考与主见,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把课堂空间让位于孩子,给孩子的学习思考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广阔天地,使自己真正做一个引导者与合作者去倾听、揣摩孩子的心声。学会欣赏孩子、鼓励孩子,确实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在孩子的疑惑
6、处恰当点拨,或在孩子的困难处适度开导,如若细雨过处,润物无声。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三个展示交流环节,一是交流“九月比八月节约 1/7”的思考,二是让学生展示画图,三是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交流过程获知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认为用方程解决步骤繁杂,不喜欢用方程来解决,笔者在孩子呈现的诸多方法后,抓住契机适时整理、类比:(1)12(11/7) , (2)1267, (3)12+121/6, (4)127/6 都是用列算式的方法解决,这些等量关系都是隐性,不容易看出来。第(1)式是用逆向思考的方法解决了问题,第(2)式是将分率转化成份数解决了问题,第(3) 、 (4)式是将“1”进行转化解决了问题,
7、有很高的技巧性。 (5)x-1/7x=12, (6) (1-1/7)x=12 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些等量关系都是显性,容易看出来,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让学生感受学习方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经验,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代数思想。2.抓住本质,贴近经验,引发孩子深入思考,提高交流的有效性。数学课程在学习内容的编排上是一个呈螺旋式循序渐进的过程,新知的学习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新知在知识体系中所处位置,它的本质是什么?源于何处?走向何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前后关联的问题。教学时,教师不可片面的局限于就点论点、前后孤立
8、,应帮助学生找到这个新旧知识的契合点与生长点,引发学生有效地开展数学分析和辩证思考,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发现,构建知识。就本课教学而言,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形成了一套方法: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如果单位“1”是已知,列乘法计算,如果求单位“1” ,列除法计算,学生在做机械化、程式化的题型学习。如此教学势必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封闭学生的生长空间。理解“九月比八月节约 1/7”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关键, “1/7”的含义是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在教学时,笔者引领学生聚焦分析 1/7 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自然地想到分数的意义: “1/7 表示八月的用水量为“1” ,九月节约的用水量是八月用水量的 1/7” ,自
9、然地追溯到平均分的意义:“把八月的用水量平均分成 7 份,九月用水量少了这样的 1 份,九月的用水量有这样的 6 份。 ”让学生经历了这样追根问底的过程,更加透彻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进而从不同的思考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3.开放合作,拓宽维度,引领孩子智慧共享,体会交流的价值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是开放的,数学思考是多元的,然而每个学生的对新知的思考、认识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所以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凭借交流平台,展示自己的数学思考,交流自己的学习见解,彼此互帮互学,促使学生取长补短,整合优化,拓宽数学思考维度,起到1+12 的学习效果,从而引发更多的个性创新。如学生用 1267 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可以说胆识过人且独到精妙而让同学们深感惊讶,又如在学生展示“12+121/7”时,孩子在合作交流、思辨纠错过程中创新出“12+121/6”的解决策略,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又一村,透射出孩子的智慧在生发,在共享的交流效果。注:本文发表于当代教研论丛CN23-1586/G4 ,2014 年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