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授课中几种常见的分层方式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的中心,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具难度的一个环节,对执行者 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些老师设计出了精彩的教案,却在具体实践中未能得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分层授课也是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环节。如果教师方法得当,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自己预先设计的目标的话,课堂教学也会变得非常成功。因此,对于授课者而言,挑战和机遇共存,关键是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以下介绍分层授课中几种常见的分层方式:(1)按课型确定分层:此类分层方式一般以教学任务作为分类的标准,例如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等等。以新授课为例,新授课顾名思义要将传授新知作为重点,因此在时间的
2、安排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B 层和 C 层学生,一节课将近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的时间要放在他们身上。而对 A 层学生的关注时间则可大大减少,一般 5 到 10 分钟左右即可,给 A 层学生留有一定独立思考的空间,相信 A 层学生凭借天赋能够自己解决。至于复习课以及习题课的分层授课方式,由于是对新授课的知识巩固,不妨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 A 层学生做小老师,B 层和 C 层学生做他们的学生。由 A 层学生提问,让 B 层和 C 层学生回答,然后 A 层学生予以点评。若有不当之处,A 层学生给予及时辅导和改正。当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时,A 层学生可适当板书,让 B、C 两层的学生对知识点有更
3、深刻的记忆。当 A 层学生需要了解 B、C 两层学生对知识点的反馈情况时,也可适当请部分学生板演。临近尾声时,A 层学生对整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可以说在复习课和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A 层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和平日里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这样做既能使 A 层学生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也让拓宽了 B、C 两层学生的思路,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整节课在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氛围中顺利地进行。(2)按教学内容分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地对教材教法进行整合。举例来说,每节新授课中都包含了一些新知识点,包括概念定义,定理,判定方法,性质等等。教师在引出新知后讲解相应的例题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具
4、体应用,还要腾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点。教师如何对这些概念、例题、练习进行合理地分层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相对次要的概念可少花一点力气,相似度较高的例题可做一定的筛选,某些例题课本上要求不高,教师可做一些相应的变式,或者做补充及引申。最后的课堂练习也可适当选择较为典型的习题或者习题组来考查各层次学生的反馈情况。(3)提问分层:相信提问分层是各位老师都比较熟悉的一种分层方式。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设计了三种不同层次的问题供学生回答。基础题优先考虑 C 层学生,如果他们能回答正确,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中等难度的题目留给 B 层学生,相
5、信凭借他们有能力靠自己解决问题。拓展性较强,有思维难度的题目留给 A 层学生,A 层学生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往往能给老师意外的惊喜。当然,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总遇到了困难,教师可适时予以引导、点拨。(4)作业分层:分层布置作业同样是分层授课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教师可运用阶梯原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必须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这两大要素精心设计作业。举例来说,如今在各大学校里颇为盛行的校本练习往往都分基础题、拓展题、综合题这三大类,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分层作业的例子。教师在编制校本练习时也是煞费苦心,期望达到最佳的检验作用。
6、对于 C 层学生而言,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上的大部分习题以及校本练习中的基础题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只要自己稍稍努力就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点,真可谓一举两得。对于 B 层学生,除了要完成 C 层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之外,教师可适当地在综合题和拓展题中选择部分题目让 B 层学生完成,或者 B 层学生也可以和教师协商有选择性地完成综合题和拓展题。当然,还是会有一些比较上进的 B 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家长的辅导超额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些都是教师希望看到的好现象。简言之,对于 B 层学生,就要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拔高,使他们有机会提升至与 A 层学生一样的程度。对于 A 层学生来说,为了进一步夯实自己的原有基础,并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实力,练习册和校本练习上的所有练习都得尽可能地去完成。综合题和拓展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 A 层学生一般都是爱钻研,爱提问,肯动脑的好学生,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也自然而然要高一些。相信他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下,会有质的飞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