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摘要: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川西地区分布有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并具有极强的脆弱性。通过对川西地区旅游资源特征及其脆弱性的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在可持续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民族文化特点,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政策约束、生态环境教育及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制定,达到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可为川西地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科学依据,亦能为其他类似的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川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
2、4)16-0237-02 一、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概况 (一)生态脆弱区的界定 对于生态脆弱区(Ecotone)这一概念,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Gose.J.R 认为生态脆弱区是指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造成的环境退化、景观变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及土地资源丧失的地带1。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空间可表达为城乡交接带、干湿交替带、农牧交错带、水陆交界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梯度连接带及地貌板块接触带等2。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范围也不完全与生态交错带重合,而是从属于生态交错带,是其中最不稳定而又最敏感的部分1。从生态系统的定位角度看,生态脆弱区是指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反应敏感而维持自
3、身稳定的可塑性小的生态环境系统,与 Ecotone 所认定的生态交错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2008 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 ,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虽然不同的学者以及纲领性的文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上述概念都包含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与不稳定性,其抗外界干扰能力低、自身稳定性。生态环境及资源较易遭受破坏。其二是生态脆弱区内的人地矛盾关系,脆弱生态区与社会经济条件紧密联系,
4、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和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还反映在脆弱生态区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支撑能力比较弱这一方面,这种支撑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系统的稳定能力、缓冲能力、自然降解能力、抗逆能力和修复能力所能承受的社会经济影响低下4。 (二)旅游资源特征 川西生态脆弱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是中国三级大地形中由二级阶梯向一级阶梯陡起的大转折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质地貌构造环境,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有雪山、奇峰、冰峰等山体景观;有着湖泊、大江、瀑布、温
5、泉等水体景观;有着濒危动植物、孑遗生物、奇花异草等珍惜的动植物资源。同时,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汉、藏、羌、彝、回等族文化的交汇带。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多民族长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迷人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神秘的人文现象,如川西高原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等。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在此留下许多革命文物和遗址5。川西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且分布集中,区域内景观类型较为多样,景区景点享有盛名。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沟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的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研究中心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有黄河第一湾及若尔盖大草原等草甸
6、风光;有贡嘎山、四姑娘山、雪宝顶等多座对外开放的登山区;有冰川奇观、举世罕见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有现今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东方女儿国泸沽湖风景名胜等6。二、川西地区旅游资源脆弱性特征表现 (一)对游客的承载能力有限 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且极具魅力,但是有具有不可再生性,超出景区环境容量的游客数量对景区资源的破坏程度是相当大的,有些甚至是难以修复的。川西地区的很多旅游景观,例如,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具有明显季节性限制,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剧增给生态旅游系统带来巨大的承载压力,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一直在进行游客数量监测的九寨沟景区在今年十.一黄金周由于
7、散客激增导致的游客滞留事件,无疑是对此类生态旅游地区环境脆弱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 从构成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各要素来看,其本身就极易遭受破坏。在川西地区的植被基带为针阔叶混交林,至上依次为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植被,这些植被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有限;川西地区土壤的具有质地松脆,极易风化侵蚀等特点,故水土流失严重;川西地区还缺乏大型水库和湖泊,生态调节能力极为受限。但很多游客正是被其原生态的旅游资源所吸引,许多徒步旅行、骑马、露营等活动在川西地区比较盛行,这些活动对植被的践踏,导致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会降低植被生长量、覆盖的面积。重则会导致植物种群以及群落减
8、少、品种改变。同时践踏也会破坏土壤的腐殖质层,甚至破坏土体中的矿物质,使土壤容易受风、雨水的侵蚀,降低土壤厚度和渗透力,易产生水土流失。 (三)自然灾害对频发 川西地区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自然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该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带和泥石流和崩塌滑坡灾害多发区,是全国暴雨多发区,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 45.91%。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都很大。例如,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很多风景名胜区的资源遭受破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多年重建也未能恢复如初。再如,海螺沟以奇特的低海拔海洋性现代山谷冰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9、而引人注目,但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景区的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遵循“绿色开发” 、循环利用原则,在宏观上制定合适的环境维护、绿色营销、生态技能等制度,从代际公平、区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均衡等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微观上制定较高的环保标准。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位于川西地区的九寨沟和黄龙两个保护区正式通过了国际级绿色环球 21 的评审7。旅游管理部门还应进行严格监管,对缺乏科学论证的设备、技术及缺
10、乏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的资源开发项目进行严格控制,扶持优秀的旅游资源规划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政策约束和生态环境教育 旅游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目前,生态脆弱区环境破坏较多的大多是人为的因素。例如,很多生态脆弱区的景区管理者或经营者为吸引或招揽游客,在景区内兴建各类宾馆、饭店、度假村、商店及娱乐场8。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等对本省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生态旅游一般离城镇较远,购物不方便,旅游者在进入生态旅游景区游览观光过程中通常携带许多软硬纸质、塑料包装及金属易拉罐装等简便食品与饮料,其餐饮后不能理性丢放极易污染水源植被等,再加上生态旅游区山深林密、道路崎岖,
11、人为造成了固体废弃物难以收集、清扫及外运处置处理。特别是游客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山沟、峡谷、天堑等人们难以清理之处,其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环境影响极大。因此,亟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条款对对生态脆弱区的经营管理者及旅游者进行约束是进行可持续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 年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就有专门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景区客流量等方面的条文。给相关的旅游参与者以约束,并引起了国民的重视。今后,在对生态脆弱区的开发中,应进一步对相关人员加强环境教育,让经营管理者能理性的利用自然环境,旅游者能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一旦破坏就难以
12、修复,因此,在对资源进行开发前应先进行保护,注重对文物古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川西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区规划时,应该认真研究其他生态旅游区开发和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建立适合该区域的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模式。应该考虑如何将现代与地方传统结合的问题,让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成为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借鉴生态学、景观学的方法采取生态工程恢复规划方式9。 参考文献: 1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 ECOTONE 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2):97-105. 2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6,(2):1-7. 3罗承
13、平,薛纪渝.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带特征、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C.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第一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1-70. 4甘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1):38-42. 5王瑛,李波.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J.生态经济,2004,(11):106-109. 6邓清南.川西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山地学报,2002,(12):152-155. 7宋瑞.关于建立中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54. 8邹淑珍,焦庚英.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J.教育学术月刊,2008,(9):76-78. 9田亚丽.中国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83-85.责任编辑 王晓燕 收稿日期:2014-03-08 基金项目:2012 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景观格局及优化研究” (14SB0216) 作者简介:马晓路(1982-) ,女,四川西昌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旅游管理与人文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