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佛同城化对铜川市的发展启示摘要:本文选取国内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广佛同城化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广佛同城化战略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并对广佛同城化战略的实施经验进行总结,指引铜川市依托大西安都市圈的转型发展之路,为促进西铜同城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同城化、铜川市、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西安大都市圈发展的深入推进,西安周边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集聚和扩散作用更趋多元。铜川市在这种复合的城市体系中,面临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在与相邻城市如何分工协作、消减斥力,如何错位共赢、增强聚力,特别是如何对接西安发展,已成为一个需
2、要破解的重大课题。同城化的发展理念,是倡导开放的区域合作模式,有利于推动“行政区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转变,为城市发展赢取“1+12”的综合效益,铜川市可以利用西(西安)铜(铜川)同城化的发展契机,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纵观国内同城化发展现状,广佛同城化起步最早,最具典型,可为铜川市在西铜同城化中提供丰富的发展经验。 1.广佛同城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广州、佛山两市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地域相连,文化同源,社会经济联系由来已久。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提出“强化广佛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之后,同城化明确成为了广佛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凸显出
3、现实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长久以来,广州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由于拥有天然良港和通商口岸的优势,历史上长期发挥着对外贸易、交流的中心作用。佛山则是珠三角传统的工业基地,早在唐宋时期就是岭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工业的积累发展使其形成了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历史上,广州与佛山在行政关系、岭南文化和长期产品生产与贸易分工中,形成了广佛两市功能与空间联系的基础。计划经济时期,广佛之间仍然延续着以往行政文化和经济上的关系,但有限的城市规模和落后的交通连接,也使两市处于空间分离的状态。1980 年代,广州经济和产业开始加速发展,城市空间也开始突破老城区向东部天
4、河区拓展。佛山开始转向了民营经济发展,全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城镇空间的迅速增长。虽然各自发展还相对分离,但城市规模和密度的增加提高了区域内城市空间的临近性。1990 年代,广佛两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使广佛两市内功能和空间联系明显加强。与此同时,广佛两地的产业发展联系随着资源配置流通性的增加而提高。在空间上,由于广州与佛山中部交接地区的发展较快,使得原本距离较近的城市空间逐步表现出粘连发展的态势。 2000 年以来,广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显著。在这种背景下,广佛两市的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加强。在就业生活方面,更是形成了互动频繁居的“广佛生活圈” ,佛山大量居民常到广州市中心购
5、物和消费,而不少广州人也常到佛山购物消费,居住在佛山,就业在广州,居住在广州,就业在佛山,这些已成为广佛间普遍的工作和生活现象。随着两市功能联系的日益密切,广佛之间地区成为功能扩散与承接的主要区域,城市空间增长迅速,某些地段已难分彼此,日趋连片发展。广佛已经呈现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显著特征与趋势。 2.广佛案例对铜川市发展启示 加快建立整合两个城市资源的市场机制 在我国当前发展背景下,形成阻碍同城化发展问题的关键成因,仍在于行政区经济与地方保护意识。两个城市之间产业链上的分工不足、资源的无法高效的自由流动、基础设施体系没有实现有效整合以及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主要是行政区经济与地方保护意识的体现。为
6、此,推进西铜同城化发展,两市必须突破行政区经济桎梏,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起共同市场和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经贸合作,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合作,推动同城化发展。 强调两市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是同城化的经济基础。因此,西安铜川两市应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实现产业互补、错位发展,消除产业同构带来的恶性竞争。通过整合形成西安中心城市高等级生产性服务要素与铜川相关配套业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体系,合理实现两地的产业分工和优势互补,围绕区域内支柱产业推进两地企
7、业间的水平分工和配套协作。 统筹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实现西铜同城化的支撑,是促进两市实现交通、商贸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前提。西铜两市应突出共同利益,遵循统筹规划、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以及统一服务的原则,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布局、协调建设。 加强西铜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 为西铜同城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生态保障,必须加强西铜区域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保、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一体化的生态安全体系。一方面,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和绿地建设,加强对连绵山脉、河流干道的维护,建立沿交通干道、河流水系等等防护体系,形成连通区域
8、内各结构性生态控制区的生态通道,加大对山体绿地的保护和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的修复力度,形成区域绿核,加强农田林网和农田保护区的维护,促进区域城乡绿化一体化。另一方面,重点加强西铜区域水源一体化保护。建立西铜区域水源一体化保护及补偿机制,解决跨区域水源地的保护问题,保障两地居民的用水安全,并加快推进西铜两地在水源保护、污水治理方面的共同建设。 明确西铜区域一体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按照西铜同城化、引领大西安都市圈和观众区域发展的要求,从西安和铜川两市功能与空间整体协调、统一布局出发,在外部衔接、内部统筹的基础上对区域空间点、轴、面的结构要素进行梳理,合理组织空间发展形态,优化配置区域经济与空间
9、资源,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空间利用的互动关系,促进区域发展的整合。 以综合的功能区划引导和促进两市功能分工协调 综合功能区划是区域空间管制的一种手段,主要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特征,将某一区域划分不同开发方向和发展潜力的子区域,通过分类的政策引导或规制,达到分类发展、分类管理的目的,促进区域功能分工协调,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秩序。以综合功能区划引导西铜区域发展,就是要重点统筹人口产业的空间合理集聚、区域生态环境整体保护、水土资源空间调配等重大区域发展问题,通过地区间优势互补和相互协作,努力促进区际间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理想空间开发结构的形成。 以综合的功
10、能区划引导和促进两市功能分工协调 从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出发,识别对西铜区域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地区,将其作为西铜同城化重点协调建设区,重点对这些地区进行规划协调和引导,使其成为推动西铜同城化先行先试、落实各项政策的抓手和空间载体。西铜重点协调建设区可从综合服务带动、重大设施影响、居住生活协调、生态功能维育四个方面进行分类选择。 西安市作为西安大都市圈的内核,西铜同城化对两地发展和提升整个大都市圈的对外竞争力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西安是省会城市,本身具有强大的集聚、辐射和整合能力,非一个地区城市所能比拟。铜川市作为资源转型城市,具有发达的能源和制造业优势。西铜应该借鉴广佛同城化的发展模式,以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互补中形成整体优势进而构筑西安都市圈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的核心区。 参考文献: 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王尚,赵新. 广佛同城化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9) 张沛. 区域一体化与大西安都市圈发展J. 时代建筑,2006,(4) 叶祥松,彭良燕. 广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