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 烽火台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导入新课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20世纪 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知识运用第 15课交通 工具 和 通讯工具 的进步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2、响教学目标 v 1、知识与能力:v ( 1)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v ( 2)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v ( 3)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v 2、过程与方法:v ( 1)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v ( 2)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
3、以解决,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v ( 3)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v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v (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v ( 2)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遨游。通过学习,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v(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 “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 ”的结论。v v 教学重点和难点:v重点: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v难点: 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推进新课(一)铁路:一、铁路和公路(1)19世纪 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世纪 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 胥各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我国最早的铁路 -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