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粮食“十连增”背后的隐忧5 月 26 日,夏收在即,中原大地普降大雨。 这是一场久违的夏雨,但对于农民来说,连续的降雨又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还有十来天就要收割了,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天天看天气预报,怕出现连续的大雨、干热风等天气。 ”河南滑县白道口镇黄村种粮大户于同勤不无担忧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 为了实现粮食的连续增长,河南的夏粮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天下粮仓”艰难坚守 “预报晚上有暴雨,马上就要收麦了,所有人员都下乡了,防止出现洪涝灾害。 ”5 月 25 日,河南滑县农业局纪委书记郝广亮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麦收前后往往是“压力山大” ,最害怕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这关系到小麦一年的收成
2、。 有着“天下粮仓”美誉的河南,用占全国 1/16 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 的小麦、1/10 的粮食,除了满足河南 1 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外,每年还向国家贡献 400 亿斤以上的商品粮及其制成品。 对河南来说,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不仅仅是农业大省的责任,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 2011 年,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在确定中原经济区诸多定位时,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继续保粮成为河南的头等大事。 去年,河南夏粮总产量 637.2 亿斤,稳居全国第一的同时,实现了自 2003 年以来的“十连增” 。在这样的高起点下,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便
3、成了河南今年的重担。 “目前,河南的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大幅上升,种粮效益仍然普遍偏低,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农业防灾减灾的压力加大,各种支撑要素已经绷得很紧,持续增产增收的难度可想而知。 ”豫北一粮食重镇的一位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直陈“保粮”之艰。 按照“十二五”规划,至 2020 年,中国粮食产量需要增加 1000 亿斤,仅河南的增产任务就达到 300 亿斤。为此,河南建设用地指标受到极为严格的控制。 “近年来,河南的建设用地每年平均约 20 万亩,最少的一年是 11 万亩,最多的一年是 30 万亩,其中还包括了国家重点项目用地。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4、王永苏说。 在河南有关人士看来,正是由于保粮任务艰巨,对农业大量投入,导致河南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缓慢。数年来,河南省会郑州的规模,与邻省的省会武汉、西安等相去甚远。直至 2010 年,河南城镇化率只有37.7%,远低于全国 49.68%的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五位。 而河南大多数产粮大县,往往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 。“支持粮食生产往往需要真金白银,每年的财政收入支付工资都困难,哪有余力增加过多的投入。 ”上述豫北官员坦承,支持农业生产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河南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的黄国兴,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 ,他热爱农业科技,被聘为农村最基层的农业科技员,自己
5、承包了 50 来亩地,对前来咨询的群众手把手传授农业技术。一到农事关键时期,他还利用高音喇叭、黑板报、办培训班等形式,宣讲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办法。而县农业局每年给予他的补贴仅 3000 多元, “还不够油费,每天要外出好几趟,有时候要跑几十里地观察病虫害,了解病虫害的发病规律。 ”黄国兴告诉记者。 “我们技术员都是包村到户,经常下乡,走到哪儿给农民指点到哪儿,还是忙不过来,主要是农业大县财政困难,经费少、无编制,科技人员相对较少。 ”河南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魏凤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 追求 GDP 使农业政策难落实 近年来,为了“保粮” ,河南在耕地保护、农田水利
6、、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硬件方面,不遗余力地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去年,河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 ,提出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成一批亩产超吨粮的“百亩方” 、 “千亩方”和“万亩方”高标准粮田,确保到 2020 年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达 1300亿斤以上,进一步巩固提高河南省农业和粮食生产优势地位。 “我们村原来就是一些盐碱地,到了冬天白茫茫的一大片,种庄稼收成是很低的。这几年深翻土地、秸秆还田等技术改造,现在种的小麦亩产都达到了千把斤。 ”黄国兴说,今年秋即将完工的农电水利工程,也将使原来用柴油机器带动的灌溉的成本,从 40 元/亩降到 10 元/亩。 然
7、而,近年来,由于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种粮效益普遍偏低,农民的种粮意愿不断下降,河南每年有 2000 多万劳动力外出务工, “老弱妇幼”成了种粮大军。 “年轻的孩子们都不愿种地,种粮食的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妇女,河南要保证粮食安全,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问题至关重要,不能出现土地撂荒的现象。 ”河南濮阳南乐县农业局局长潘玉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需要在种粮大户、合作社和专业服务组织等新型主体的培养中寻求突破,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这也是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实现长期稳产高产的关键。 据河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1 年底,河南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3.4 万家,入社农户达 226.
8、49 万户。 不过,各地农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亦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有些合作社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仅仅是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粗放的管理并不能实现粮食的增产,甚至由于缺乏技术监督和制约,出现了一些假种子、假化肥导致农户受损的事件。 ”魏凤梅认为,对这些合作社需要加强管理,在技术上把关和监督。 此外,一位县级农业部门的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资金分属水利局、发改委、土地局等不同部门,各部门自行制定规划,标准不一,各自为政,对于一些示范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而偏远的地方很难惠及,各个部门由于利益等因素,很难有效整合涉农资金。 而考核机制的问题更是令农业生产处在尴尬的弱势地位, “现在的考核机制是以 GDP 为主的政绩观,在一、二、三产业的考核比重中,农业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各地政府都是忙着大力招商引资,很多农业政策只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雷声大雨点小,很难真正对农业生产重视,也很难落到实处。 ”上述官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