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钻井技术管理探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3652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钻井技术管理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田钻井技术管理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田钻井技术管理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油田钻井技术管理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油田钻井技术管理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油田钻井技术管理探讨摘 要:随着油田规模日益扩大,钻井技术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论文将对钻井技术涉及的施工前、中、后、各个细节加以探讨,并提出管理方法与注意事项,希望对钻井技术的管理规定给予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钻井业 管理细则 方法研究与探讨 一、要对钻进基本技术熟悉并且掌握要领 1、孔位、孔深及孔径 (1)孔位 孔位不得随意移动,如有特殊情况需移动孔位时,必须经现场技术人员报项目技术负责人,经监理及设计部门批准后方可移动孔位。 (2)孔深 钻孔必须达到设计孔深,不得擅自加深,终孔前须通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人员,经核实验收是否可以终孔并确认实际孔深后方可终孔,坚决杜绝假钻孔、假进尺

2、,一经发现必须严厉处罚。 (3)孔径 应根据钻探目的和钻进工艺确定,但开孔口径不得小于 110mm,终孔口径不得小于 91mm。 2、岩芯及采取率 坚硬完整岩层85%,强风化及破碎岩层50,粘性土地层80%,砂土类地层65%,碎石土地层50%。 回次进尺不得超过 2m,严禁超管钻进。当松散地层、溶洞充填物、软弱夹层、破碎带采取率偏低时,必须缩短回次进尺在 1.00.5m,并采用小水量或干抓措施提高岩芯采取率。 所有钻孔岩芯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摆放整齐,不得颠倒、人为拉长,每排长度为 1.21.5m。 3、原位测试 钻探过程中必须按钻孔设计要求进行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水文试验及其它原位测试

3、;标贯、动探试验均用 63.5kg 自由落锤,落距 76cm、垂直贯入;试验间距一般 11.50m,未达到要求不得终孔。 4、钻探班报表 钻探班报是钻探工作的原始记录,由钻探机(班)长填写,填写内容如下: (1)钻孔位置:包括工程名称、孔号、里程桩号、所在村寨等; (2)钻具情况:包括钻杆长度,加尺、减尺、前次上余、回次进尺、本次上余等; (3)钻进过程:包括钻进快慢程度、钻具跳动、掉(卡)钻情况、返水颜色、漏水孔深、岩芯长度等。 (4)取样:取样编号、取样性质、取样孔深; (5)原位测试:测试类型、孔深、测试数据等; (6)地下水位:包括初见水位、稳定水位; 钻探班报记录必须按回次及时填写,

4、每完成一回次,立即记录;表格内容必须逐项填写清楚,做到内容完整、齐全、清晰、整洁,不得遗漏;严禁事后补记,写回忆录,一经发现,该孔视为废孔,而且责任栏必须有机组人员签名。 二、钻探编录 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完成下例工作: 1)了解场地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钻孔资料对钻孔揭露地层进行准确判断,并完成所在工点的地质调绘工作。 2)钻孔施工前对钻孔孔位进行核实,确定工程名称、孔号、里程、孔位等无误后填写钻孔开孔通知单,报项目技术负责及监理签字同意后方可开孔。 3)熟悉钻探全过程,指导、督促机组人员按表规范进行钻探过程记录,与机组人员共完成原位测试、取样、试样登记保管、储存等。 4)及

5、时完成钻探编录工作,有关编录技术内容如下: 岩石:应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岩层厚度、坚硬程度、风化程度、岩体的完整性、轴夹角、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有无溶蚀现象、溶洞及冲填物、岩芯状态及其他特征;砾岩等应描述砾石大小、形状、胶结成分和胶结程度。 遇溶洞时应准确记录其顶、底板深度,洞内有无充填物,描述填充物的成分、状态。 对土的描述包括:土名、颜色、状态、湿度、密度、包含物及有机物的含量等,描述内容必须与定名相符。 对巨粒土(卵石、漂石)的鉴定描述内容为:名称、颗粒级配、磨圆度、成分、大小及含量、充填物性质的和充填程度、密实度及层理特征。 对粗粒土(碎石、圆砾、角砾、砾砂、粗砂

6、、中砂、细砂、或混合土)的鉴定描述内容为:名称、颜色、矿物成分、颗粒级配及土石比、颗粒形状、粘性土含量、湿度、密度及层理特征、包含物含量等。其中的夹层、互层还应描述单层厚度和层理特征。 对细粒土(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的鉴定描述内容为:名称、颜色、湿度、状态、包含物的成分和含量,以及其他野外鉴定特征(如切面、粘度、搓条情况等) 。 5)对钻探中的不规范操作、记录应督促改进,当钻孔达到技术要求时提出终孔申请,并配合项目技术负责及监理进行钻孔验收。钻孔验收后立即照相。在钻探结束后 24 小时内完成钻孔柱状图(草图) 。 三、编录基本要求 1、岩石编录基本知识 根据区内地调资料及初步勘察阶段勘察成果

7、,勘测区内出露地层较齐全,岩性变化较复杂,主要岩性有页岩、泥质砂岩、石英砂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碳质页岩等。 现简单介绍典型岩石及编录示例,未列出的岩石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上有所区别,编录时应该注意区分,按照实物详细描述。 (1)页岩:属泥质岩,主要为粘土矿物组成,页理发育。 编录示例: 强风化页岩:灰绿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呈土状,岩芯多呈 17cm 碎块状,碎石土状。采取率 55%,RQD=10%;岩质极软,岩芯手可择断;钻进平稳、快。弱风化页岩:灰绿、灰黑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节理裂隙较发育,隙面多

8、被铁锰质浸染呈褐黄、呈褐红色;岩芯呈 530cm 短柱状及柱状,采取率 90%,RQD=65%;岩质软,锤击声略显沉闷;钻进平缓。 碳质页岩编录与此类似。 (2)灰岩:属碳酸盐岩,50%以上为碳酸钙(白云岩为碳酸镁) ,矿物晶体多以方解石出现,偶为文石。纯石灰岩为白色、灰白色,常具隐晶、微晶、鲕粒结构,具致密块状、层状、缝合线、结核等构造。遇盐酸剧烈起泡。 2、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 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发生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被切割成 220cm的岩块,手可折断。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 弱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仅节

9、理面出现次生矿物。裂隙发育。被切割成 2050cm 的岩块,锤击声脆,且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 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未风化:岩石新鲜,未见风化痕迹。 3、现场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锤重为 63.5kg,落锤高度均为 76cm,将标准贯入器垂直贯入原状土层或砂层 30cm,以其对应的击数作为评价该层位力学状态和性质的依据。适合的地层:粘性土、砂土。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重为 63.5kg,落锤高度均为 76cm,将 74mm 标准圆锥探头垂直、连续贯入测试层位,记录每贯入 10cm 的试验击数,以该系列数据作为分层、评价各层位力学状态和性质的依据。适合的地层:碎石土、强风化层。 四、结束语 本论文对钻井时应该注意的钻机本身操作及工作人员的要求和钻井施工地都加以详细的论述,我们都知道,钻井技术的熟悉程度不仅决定了钻井的成功率,而且关系着我们的经济效益和钻工的人身安全情况,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钻井技术的管理加以探讨,并提出可靠并且可以实际应用的方法,以此来使钻井的工作有序并且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生,王志刚,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2011年钻井技术及管理经验交流会,2011(4) 2朱华华,关于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探讨T,.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